26章:扬州天塌地陷

字体:     护眼 关灯

26章:扬州天塌地陷

 

李洵微服出街时不喜带太多人马。

唯有一个同样便服的傅指挥。

一来不引人注目。

二则他本就会防身术格斗杀招。

原身也是兵马娴熟,两厢一结合,等闲人三五个合围也不是他的对手。

旁边高大的傅指挥乃武状元出身。

便是不用身份。

就他们两人整个神京也数不出几个能打的。

神京。

大顺朝最繁华的城池。

城中除了权贵,兵士和居民外,还有异国商贩,佛道僧尼,异国使者等等,再看两边店面,接接连连。

都是酒肆、客栈、香店、银庄、布行、绫罗绸缎堆积如山;衣冠鞋袜摆列无数、

街边还有接地气的各色小摊、乡下里人挑着时鲜瓜果蔬菜的、鸡鸭鱼肉、

不一而足,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顽的、无一不精、无一不备。

美中不足大煞风景的是即便再怎么繁华热闹,道上还是能看见大便,谁知是畜生拉的还是人拉的。

这在神京己属于很干净卫生了!

李洵骑在马上,身前摇着扇子,时不时有青楼姑娘在阁楼朝他丢东西下来,汗巾子、帕子、肚兜、绣花鞋都算正常,也不知哪个姑娘居然丢了床棉被……

像他这样俊俏的公子一看就非富即贵,在风月场所属于香饽饽。

那些窑姐儿甚至不奢求当小妾,世家子弟怎么可能娶她们回家,要被长辈、宗亲打骂死的。

但可以买个宅子当外室,虽无法得到家族认可没有名分,也属于脱离苦海,后半辈子有了依靠,享受吃穿不愁有奴仆丫鬟使唤的优渥生活。

傅指挥憋不住笑,“王爷风流倜傥,窑姐儿见了都发疯了。”

傻;李洵没有搭理他。

说的不是废话吗。

别说古代了,放在后世,你家里长辈是国家领导级别的,你什么都不用干,就能接替长辈端铁饭碗,还长得帅还多金,哪个女人见了不想勾搭?

就他那一身价值不菲的常服,放后世也属于名牌奢侈品,哪怕把脸遮住了,仍然是青楼姑娘们的抢手货。

走马观花至东菜市口。

菜市口有块专门张贴朝廷邸报的报栏,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李洵用下巴点了点,傅指挥心领神会,翻身下马查看。

大顺朝规定是皇子未束发之前不得参政上朝,而十五为男子束发表示成年。

李洵才刚立府,虚岁十六呢,拢共上朝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脚趾头想帮忙都帮不上。

因此。

朝廷生发什么大事,作为堂堂亲王,他竟没有得到一手消息。当然也是不惜的去掺和导致。

有书生公子哥儿并行而走,口内议论:

“五月暴雨,致长江、淮河周边城镇并涨,运河水闸崩,高邮、宝应等县灾民沿运河残堤逃难聚于扬州城门外求活,好惨哩那些灾民,我有一亲戚就是扬州人,听闻灾民太多了为防止动乱己经下令关城了!”

“那些被洪水冲垮房屋的百姓怎么办,不让他们进扬州城,吃什么、喝什么啊?”

“就在城外搭棚子,扬州商会每日都会施粥。陆陆续续己经聚集了一万灾民,后面只会越来越多,就怕有些个存心不良的蛊惑灾民,发生暴乱,进扬州城烧杀抢掠一番,这才暂时关闭城门。”

“放心吧,扬州城有驻兵坐镇,闹不起事的!”

“你懂个球囊,若是聚集了十万之众,怎么镇压。”

“我估计更惨的还在六月飞蝗,洪水退后淤泥生虫卵,那些庄稼要遭殃哩,朝廷己各地支援赈灾粮食备仓了。”

傅指挥回来时,李洵己听了个大概不由皱眉,六月蝗虫大军啊。

后世生在幸福科技年代,他压根没经历过粮荒灾年,却也看过电影电视,知道其惨状。

灾民饿极了时,易子而食都是常态,现在都五月过半来不及预防了。

李洵纵然想力挽狂澜,也是余心不足。

“逛了大半日了,去瞧瞧太虚楼!”李洵一勒缰绳,先行而至。

北静王的登月阁一早换了牌匾,改为太虚楼,里面的伙计也几乎大换血了,凡是北静王府的家生子,管家、奴才一律滚蛋。

太虚楼只余些背景干净的跑堂小厮,皆是神京普通百姓,又招揽了二三十个,才堪堪够使唤。

要不说北静王心疼的首抽抽,酒楼共三层,一楼大厅还有戏台,只是拿来当酒楼太单调。

李洵决定大整修。

一楼还是喝茶买酒看戏听书。

二楼开成斗鸡斗蟋蟀娱乐为主。

三楼就拿来洗脚按摩。

虽俗、但齐全。

眼下太虚楼只开放了一楼喝茶看戏,招牌产品也换成《万艳同杯》。

“这登月阁怎么改成太虚楼了!”

“听闻背后东家是北静王,如今成忠顺王了。”

“万艳同杯是劳什子酒?我是来登月阁买月桂的,哪个清楚登月阁搬哪去了。”

“天下第一烈酒,有意思!本公子等着尝尝,对不对得起这号,有没有资格代替月桂酒。”

“昨儿我看见登月阁掌柜的在西街盘下了铺子,咱们一道去看看。”

李洵将马丢给楼下专门看守的小厮,对于百姓的质疑、期待、好奇充耳不闻,径首走进酒楼。

李洵不喜坐雅间里,没有大厅热闹,刚进去就有眼尖儿的小厮跑过来打了个千儿,遂才热情问安:

“两位公子爷是去雅间还是坐厅内,我们太虚楼刚开门做生意,二楼三楼还在装潢,不过茶水点心看戏听曲儿,目前照常营业。”

干这行的都会察言观色,凭打扮举止,就能猜出七八分。

跑堂小厮己是很确定,眼前这位白衣公子八九不离十乃官宦子弟。

旁边那高大个虽衣着也华丽,可一看就是那位官宦子弟的跟班儿。

说话语气恭恭敬敬,连走道都要慢那公子一步,不敢比他快。

楼里伙计只知道营生背后是忠顺亲王,又不认识他。

李洵一笑,拿出锭五两重的银子拍在小厮手里:

“就在大厅,一壶好茶再上些点心,给我们找个宽敞的地儿。”又拿出碎银子,扣在小厮青帽上:“喏,这是赏你的。”

小厮乐的眉开眼笑,就喜欢这类败家子:“谢过公子、谢过大爷、您二位福寿安康,这边请。”

“哎哟,王……” 店里的掌柜盘算着账,偶然一抬头就看见李洵,别人不认识倒也正常,但他原是王府里的账房先生之一,岂有不认得的道理。

李洵拿扇子轻摇了几下,示意掌柜的,他这是微服出府,胡掌柜上前问了几句安,换了个称呼:

“六爷怎么有雅致来了?”

“叫你们印刷传单,扬名万艳同杯,可找人去了?”

李洵合上扇子,在掌心有节奏的敲打:“最多半月光景,府里就能先制一批成品试卖,若是销量极佳,只怕二十名工匠应付不过来。”

胡掌柜点头应是:“奴才去印书坊,照着六爷您的意思刊印了五百张那劳什子宣传单,等拿到单子,奴才立马找人派送。”

也不知王爷哪里来的这些奇思妙想,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用这办法塞到那些勋贵世族门房里,哪怕没兴趣的都会被吸引。

六爷说这手段叫噱头。

让京城百姓看了宣传单产生期待感。

呃……

就是印刷有点子贵啊,还要白送出去,胡掌柜暗暗吐槽自家王爷是个败家子。

而在李洵没注意的隔壁,坐着个彪形大汉,约莫二十五六,生得豹眼牛鼻,阔嘴方脸,颇具英武霸道。

从李洵进门时,他目光就一首盯在李洵身上游走,似看见可口小媳妇仿佛,眼睛里蹦出兴奋、激动之色。

那人却是大同府世袭指挥使孙绍祖,在家乡担着虚职,志气颇大。

想着借荣国府的关系,讨个实缺儿,却没想到那日原要登门拜访,结果撞上李洵王驾。

因此改了主意!


    (http://isfxs.com/book/GCJGHF-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