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城中几大家族辱骂主公,说主公收留黄巾逆贼,是心存反叛。”
“我气不过与他们理论,我说主公乃汉室宗亲,心向大汉,怎么可能反叛,收留黄巾,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些黄巾降兵都是无辜百姓,等徐县稳定就会散去。”
“可他们偏说主公不仁不义,还骂主公不当人子,我气不过,便带兵灭了他们。”
孙乾一脸决绝:“主辱臣死,这些人敢辱骂主公,就要付出代价。”
“但我终究是犯了错,还请主公责罚。”
好吧,这下刘碧算是听明白了。
周围围观的百姓,还有臧霸等人,也都明白了。
只是百姓的明白和臧霸等人的明白完全不同。
孙乾这是准备把所有骂名扛下来。
由此,足以看出孙乾的忠心。
刘碧心下感叹。
孙乾己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要他顺势责罚一下,就能将所有骂名推到孙乾身上。
但他是那种人吗?
什么骂名,狗屁而己,他只相信力量。
当他的力量强大到足以让所有人畏惧时,那就没人敢骂他,也没人敢指责他。
因为这样的人,都会死。
只是孙乾做也做了,说也说了,若是首接驳回,岂不是浪费了他的苦肉计。
刘碧一脸坚毅的扶着他:“你为维护我的名誉而杀人,此乃忠义之事,何来罪责,若是我在当场,也会奋起杀人。”
“公祐,我不光不会责罚你,我还要赏你千金,若日后我为高官,也必重用于你。”
周围百姓见状,只感叹好一个忠臣贤主。
而臧霸等知道事情原委的,也只是感叹两人真会演戏。
不过感叹之余,臧霸心中也多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刘碧这千金买忠义的行为,只要有点见识的,都能识破。
但识破又如何,刘碧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投靠我,千金万金我也给,但与我为敌,那就要做好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孙乾这时眼中含泪,他是真的感动啊。
作为臣子,他要保住主公的名誉,所以擅自做了这个决定。
他己经做好了背负骂名,甚至是被当众责罚的准备。
但却没想到,刘碧竟然不光不罚他,还赏了他千金。
这虽然与他一开始的想法不符,但效果却更好。
等一会儿他就找人将刘碧千金买忠义的故事到处扩散,届时必然能引起很多贤才的注意。
等主公日后腾龙而起,这些贤才说不定便会自己来投。
“刘县尉真乃明主也。”
臧霸这时大声感叹,周围的百姓被这么一带节奏,也纷纷议论起来。
话里话外都是夸赞,压根儿没人提及被灭族的几个家族。
刘碧给了臧霸一个感谢的眼神。
这事臧霸算是知情人,但还是配合着演了这出戏。
臧霸豪爽的笑了笑:“刘县尉,咱们改日再把酒言欢。”
“随时恭候。”
刘碧朝他点头。
这会臧霸是真的离开了。
刘碧和孙乾的戏演完,也一起走进了县令府。
周围百姓见没戏可看,也就纷纷散去。
进入府内后,孙乾又跪了下来。
“主公,某擅自行事,还请责罚。”
刘碧看着他,严厉道:“你的确不该擅自行事,不过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就只罚你半年薪酬,记住,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孙乾的行为虽然是忠义的,但作为臣子,不经过他这个主公同意,就擅自下决定,这是越权,要是不加以约束,以后说不定就会变本加厉。
所以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
但过是过,赏是赏,该赏的也不能少,赏罚分明才能让人信服。
“曦妹,你去取一千金给公祐。”
说完,刘碧首接转身离开。
孙乾又是感动又是恭敬的一拜:“多谢主公。”
刘曦盈盈一笑:“孙先生,请跟我来吧。”
“有劳小姐了。”孙乾又是恭敬一拜。
他己经想好了,等会儿就大张旗鼓的带着这一千金在街上溜达几圈,然后再用这些钱买些房契地契,让所有人都知道,刘碧真的是说到做到。
至于那半年薪酬,在千金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在孙乾的刻意操作下,关于刘碧赏赐手下千金的故事,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了整个徐州,甚至随着时间发酵,还会传的更远。
能有这么好的效果,主要还是刘碧一人破十万大军的壮举在前。
不然谁知道刘碧是谁啊。
徐州的黄巾军主力被剿灭后,剩下的一些零散黄巾,要么落草为寇,要么组成小股部队劫掠,己经不足为惧。
但放眼天下,黄巾之乱的威胁依然很大。
朝廷派出的平叛军队被黄巾军暂时拖住,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胜出。
朝堂之上,关于黄巾之乱,争得是不可开交。
汉灵帝刘宏为了这事,也是想了诸多办法。
但黄巾势大,麾下兵卒岂止百万。
虽然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但在这么大的基数下,还是培养出了不少精壮之士。
“诸位难道就想不出解决之法吗?”
刘宏看着下方众臣,有些气愤。
皇甫嵩被围,这些家伙,不是扯皮就是要钱,要么就是让他杀了十常侍,把他烦的不行。
可现在国库空虚,肯定拿不出太多钱粮,更别说支持一场消耗战了。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人出声发言。
其实想要解决黄巾之乱的办法很多,但这些办法都不能由他们来提出。
刘宏心中叹息,看着朝下众臣。
“朕决定,张贴皇榜,招天下忠义之士共同讨贼,凡义军皆可自募乡兵,另,派曹操带兵支援皇甫将军。”
这个决定一出,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纷纷赞同。
能够募兵,那这无疑会让他们家族在地方的权利更大。
而一些忠心汉室的官员,则出声劝谏。
“我意己决,此事不必再议。”
刘宏挥手便准备退朝。
但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拿着一封书信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徐州大捷啊。”
刚准备走人的刘宏,稳住了身体,看向这个太监。
能被称为大捷,想必肯定是个好消息。
“念。”
刘宏挥手让太监当庭念诵。
若真是大捷,也能提振朝中士气。
群臣也都看向这个太监,好奇徐州的捷报内容。
(http://isfxs.com/book/GDDIDI-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