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过去,沈星璃转眼也来到高三…
这天,沈星璃的保温杯成了全班热议的话题。
连续三十天,无论季节更替、气温骤变,那只浅蓝色的保温杯永远保持着37.2℃的恒定温度。
"这不科学。"物理老师推了推眼镜,在课间拦住了她,"水杯散热符合牛顿冷却定律,不可能维持恒温这么久。"
沈星璃没说话,只是默默拧开杯盖,热气氤氲而上,薰衣草的淡香弥漫开来。
"除非——"物理老师突然伸手,一把扯下了杯套。
全班寂静。
杯套内侧,密密麻麻的微型元件暴露在阳光下:
- 热电偶阵列(实时测算她到饮水机的距离)
- 蓝牙5.2芯片(接收国家天文台的实时气温数据)
- 薄膜压力传感器(记录她每次握杯的力度变化)
最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LYRA-US恒温系统 v3.1」
放学后,沈星璃把杯子带到了计算机教室。
她用数据线连接杯底的隐藏接口,屏幕上立刻跳出一段代码——那是用Python编写的温度控制算法,变量名全是天文术语:
```python
def love_temperature(distance, grip_strength):
base_temp = 36.5 + (grip_strength * 0.01) # 握力每增加1N,温度+0.01℃
weather_factet_tsinghua_weather # 获取华大天文台实时数据
return base_temp + (distance * 0.001) # 每远离饮水机1米,温度+0.001℃
```
"疯子......"她盯着最后一行注释:
37.2℃=从华大到央美的思念衰减系数
第30天清晨,保温杯突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杯盖自动弹开,喷出的蒸汽在冷空气中凝结,渐渐组成一行悬浮的小字:
「今天是我们相遇的第1314天,杯子该还我了」
沈星璃猛地合上杯盖,却看到内壁用热敏涂料画着微型地图——箭头从央美指向华大图书馆A区3楼靠窗座位。
华大图书馆的日光斜斜洒落,陆辰就坐在她曾经素描过的位置。
他耳后别着那枚失踪两个月的蓝发卡——去年文艺节表演时,沈星璃在舞台上弄丢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发饰。
"你......"
"压力传感器数据显示,"陆辰头也不抬地翻着《量子场论》,"过去30天你握杯力度最大的一次,是看到我发给苏晓晓的宵夜照片。"
沈星璃夺过保温杯就要砸他,却听到"叮"的一声——杯底掉出一枚芯片。
陆辰终于抬头,笑得像只偷到鱼的猫:"恭喜你触发隐藏彩蛋。"
芯片插入电脑后,播放的竟是一段音频。
"37.2℃是人类口腔黏膜最舒适的温度,也是哺乳动物心跳最平稳时的体表温度。"
"我计算过,要让一杯水在华大和央美之间保持这个温度,需要:"
- 每秒钟校准3次距离数据
- 实时接收两地气象站信息
- 根据你握杯力度动态调整加热曲线
"但比起计算宇宙常数,更难的是——"
音频突然切换成他的呼吸声:
"忍住30天不见你。"
后来沈星璃在《天体力学》扉页发现补充说明:
「37.2℃的深层含义:
当两个量子系统处于最大纠缠态时,其关联强度约为3.72×10^7 Hz
这恰好是——
我想你的频率」
(保温杯现藏于华大校史馆,标签写着"21世纪最无聊的伟大发明")
(http://www.isfxs.com/book/GHJDDB-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