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暗茧里的光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八章 暗茧里的光鸣

 

在《光的起点》半决赛与林深审讯同步首播的那一天,整个舞台都被一种紧张而激动的氛围所笼罩。舞台中央,一座巨大的灯箱宛如一座灯塔般矗立着,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尹星澜站在舞台一侧,凝视着那座灯箱。灯箱的玻璃表面光滑如镜,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景象——“光票兑换墙”。这面墙上贴满了各种照片和文件,每一张都代表着一个光票兑换的项目。

尹星澜的目光缓缓扫过墙上的每一张纸,她看到了山区小学的舞蹈教室照片,那是用光票兑换来的孩子们的梦想之地;还有流浪猫的绝育证书,这是对那些无家可归的小生命的关爱;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在了苏小满的解约协议上,这是她用自己的努力为苏小满争取到的自由。

每张纸的右下角都盖着一个鲜红的印章,上面印着“天枢黑钱流向”几个字,这是对那些黑暗交易的有力揭露。

就在这时,导播的声音突然在尹星澜的耳边响起:“尹总,林深的审讯室信号接通了。”

大屏幕切换的瞬间,整个观众席仿佛都被一种沉重的情绪所笼罩,原本嘈杂的人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紧接着,一阵轻微的抽噎声如涟漪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林深静静地坐在铁椅上,他的身影在聚光灯下显得有些孤单和落寞。在他身后的白板上,贴着和灯箱里一样的照片,那些照片记录着他所经历的一切,然而,在这些照片的旁边,多了一张尹星澜在山区操场的旧照,那张照片里的尹星澜笑得格外灿烂,仿佛阳光都集中在了她身上。

林深的手腕上,那根草绳在冷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柔的绿色,那是他与尹星澜之间的羁绊,也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观众席,最终停留在镜头前,然后,他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声音说道:“这些钱,的确很脏。”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然而,他的下一句话却让人们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脏钱也能买玻璃,买暖气,买孩子们的舞鞋。”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但更多的是对那些孩子们的关爱和责任感。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搬运工。”林深继续说道,“我所做的,不过是把资本的黑暗,搬到需要它的地方,去滋养普通人的光明。”

就在这时,观众席的灯牌突然亮起,不是人们常见的“冠军”“加油”之类的标语,而是“林深,我们信你”这几个字。这些灯牌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闪耀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观众席。

前排的菜市场阿姨高高地举起了一件“光的馈赠”练功服的标签,那是林深为山区孩子们捐赠的衣物;后排的程序员则举着一张资金流向图,详细地展示了林深所筹集的善款的去向。

甚至连那些向来严肃的媒体人,此刻也都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他们写道:“原来,对抗黑暗的方式,不是远离它,而是让它成为光的燃料。”

尹星澜望着监控屏里林深的侧影,突然看清了他后颈的疤——那不是耻辱的印记,是光穿破黑暗时留下的裂痕。

“尹总,林深的律师递来封信。”助理的声音响起。

信纸上的字迹带着监狱特有的蓝墨水味:“尹总,您记得巴黎公寓的绿萝吗?我出狱后想再养一盆——这次,让它晒足阳光。”

舞台上,林野的舞步渐入高潮。他的脚尖点地时,导播切出山区小学的实时画面:孩子们正趴在玻璃窗前,对着镜头比心,玻璃上的反光正好映出“光的搬运工”五个字。

投票结束时,林野的支持率定格在99.7%。他捧着话筒说的第一句话是:“林叔叔,您搬来的光,今天照亮了整片天空。”

散场后,尹星澜静静地站在“光票兑换墙”前,凝视着那面贴满了各种颜色纸条的墙壁。这些纸条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希望和勇气,每一张都承载着一个故事。

突然,一个身影缓缓走来,是苏小满。她的手里紧握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似乎有些紧张。走到尹星澜面前,苏小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那张纸递给了她。

尹星澜接过纸,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潦草,但却能感受到写字人当时的心情。纸上写着:“尹总,这是我妈写的光票——她把当年偷面包的钱补上了,说‘现在,我也有光票了’。”

尹星澜的目光落在那些字上,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仿佛能看到苏小满的母亲在菜市场的摊位前,用粗糙的手写下这些字时的情景。那纸上的油星,也许就是她日常生活的痕迹。

接着,尹星澜继续往下看,只见纸上还写着:“小满的光,是尹总和林先生给的;我的光票,是补上当年的错——光,原来可以这样还。”

这几句话让尹星澜的喉咙有些发紧,她不禁想起了林深在审讯时说过的话:“光票的本质是勇气。”首到此刻,她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所谓的“光票”,并不是简单的金钱交易,而是普通人在面对黑暗时,愿意传递温暖、勇敢面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心意。它代表着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贵财富。

深夜,万籁俱寂,尹星澜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我的光票”活动数据。她的目光被其中的两条视频吸引住了。

在第一条视频中,一个身穿环卫服的女孩站在路灯下,正耐心地教一只流浪猫跳舞。那只猫似乎很聪明,跟着女孩的动作一板一眼地舞动着,画面十分温馨。视频的配文写着:“我的光票,是让它知道,黑暗里也有伴。”

接着,尹星澜点开了第二条视频。画面中,一位退休教师站在山区小学的讲台上,手中拿着一个粉笔盒,正教孩子们用它来打拍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跟着老师的节奏欢快地拍打着。视频里,老师说道:“这是我们的光票,换更亮的明天。”

就在尹星澜沉浸在这些温暖的画面中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拿起手机一看,是林深发来的消息:“观众席的灯牌,我看到了——全是光的形状。”

尹星澜抬起头,望向窗外。黎明前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星星也变得越来越亮。她突然明白了林深所说的“光的搬运”的含义——有些光,注定要经过黑暗的手,才能抵达最需要它的人;而有些黑暗,终将被光写成诗。


    (http://isfxs.com/book/GJFBFI-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