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校场的晨雾中,三十名精锐弓手正在进行列装前的最后试射。李典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盯着这批新制的复合弓。弓身采用上等柘木,漆面在晨光下泛着暗红光泽,弓弦则是用最新工艺制作的牛筋复合弦。
"放!"
第一轮齐射,十支箭呼啸而出。然而就在第二轮拉弦时,"啪"的一声脆响打破了校场的肃静。紧接着,接二连三的断裂声响起——十张弓的弓弦在满弓状态下接连断裂!
李典一个箭步上前,拾起一根断弦。本该呈乳白色的牛筋此刻泛着诡异的黄褐色,断口处的纤维松散如絮。他用匕首挑开弦芯,一股刺鼻的酸味扑面而来。
"这不是工艺问题。"李典的声音冷得像冰,"筋丝用醋泡过,有人在刻意弱化弓弦。"他的指尖捻着几根断裂的纤维,"而且...这不是牛背筋,是混入了廉价的蹄筋!"
老工匠赵三接过断弦,浑浊的老眼突然瞪大:"大人明鉴!这批牛筋确实是按规制采买的背筋,怎会..."
"嗖!"
一支鸣镝突然破空而来,精准地钉在演武场的牌匾上。箭尾系着的半块竹符还在微微颤动,上面染着的鲜血己经凝固发黑。李典取下竹符,发现断裂处刻着一个模糊的"卫"字。
当夜,李典召集所有弦匠,在火光通明的工坊内宣布新规:
"即日起,制弦实行'五步验筋法'!"
第一步,选材。李典命人牵来十头黄牛,亲自示范如何挑选:"三岁壮牛,背筋呈玉白色,指压后能立即回弹。"说着,他用力按压一根筋条,松手后筋丝瞬间恢复原状。而另一根掺杂的蹄筋,按压后却留下了明显的凹痕。
第二步,撕筋。老匠人张弦师展示传统手艺:"必须手工撕成发丝细,铁器切割会破坏纤维。"只见他干枯的手指灵活翻飞,一根牛筋很快变成数十根细若发丝的筋线。
第三步,浸胶。李典取来特制的鱼鳔胶:"要混入新鲜蛋清,比例是十比一。"他亲自将混合物涂在筋线上,胶液在火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第西步,编织。"三股必须顺时针捻合。"李典示范道,"逆纹编织的弦,拉力会弱三成。"匠人们围坐一圈,小心翼翼地开始编织。
第五步,养弦。新制的弦被悬挂在阴凉的地窖中,"涂蜂蜡后阴干百日,严禁曝晒。"李典警告道,"提前一天使用都会前功尽弃。"
首月验收时,老匠人王弦突然跪地痛哭:"大人!那批醋泡牛筋...是卫氏商队的周掌柜亲自送来的啊!他说是上等陈筋..."
李典命人取来账簿,发现记载的"牛筋千斤"后面,有个几乎看不见的墨点。用湿布擦拭后,露出被修改过的痕迹——原本写的分明是"蹄筋七百"!
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检验,第一批完全符合标准的复合弦终于被制造出来了!这些弦的结构非常独特,采用了三层复合的设计:最内层是以坚韧的牛背筋作为核心,提供强大的拉力;中间层则是用鱼鳔胶进行加固,增加弦的强度和稳定性;最外层则是缠绕着细密的丝线,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试射当天,众人都对这批新弦寄予厚望。当弓弦被拉开,箭矢如流星般疾驰而出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射程竟然比旧式弓弦增加了整整三成!这意味着在战场上,使用这种复合弦的弓箭手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对敌人造成威胁,大大提高了战斗的胜算。
曹洪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兴奋地拍着李典的肩膀,大声喊道:“有了这等利器,何愁吕布不破!”李典也难掩喜色,他深知这种复合弦的出现将会给军队带来多大的优势。
然而在濮阳守城战中,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当吕布军的铜锣声响起时,城头上的弓弦突然接二连三地断裂!正在拉弓的士兵们猝不及防,被回弹的弓臂打得头破血流。
"有古怪!"李典冒着箭雨冲上前线。他折断一根断裂的弓弦,在芯部发现了极细的铜丝——这些铜丝被精心编织在筋线之间,肉眼几乎无法察觉。
郭嘉咳着血检查残弦:"是声波共振...特定频率的铜锣声会让铜丝剧烈震动..."他指着弦上细微的磨损痕迹,"这些铜丝就像锯子一样,慢慢割断筋线!"
更可怕的发现还在后面。李典检查养护弓弦的蜂蜡时,发现蜡中竟然掺了细小的盐晶!"盐会吸潮..."他的脸色变得铁青,"这些弦在潮湿天气里会自行松弛!"
深夜的弦库里,李典亲自核对账簿。记载中的"牛筋千斤"与实际库存差了整整二百斤。更蹊跷的是,差额正好出现在卫氏商队最后一次送货之后。
"去卫氏作坊!"
当李典带兵赶到时,作坊大门虚掩。推门而入,浓重的鱼腥味扑面而来。守库人张老三仰面漂浮在巨大的胶缸中,己经气绝多时。他的右手紧握成拳,指缝间露出一点金属光泽。
李典费力掰开死者僵硬的手指,掌心赫然是半枚铜铃舌——上面刻着一个清晰的"邺"字!
"大人!"亲兵从库房深处跑来,"地窖里发现..."
就在他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的时候,一阵突如其来的、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仿佛大地都在随着这阵马蹄声而颤抖。这阵马蹄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急,让人不禁心生警惕。
众人的目光纷纷被这阵马蹄声吸引,只见一匹快马如闪电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传令兵满脸惊恐,他的身体随着马匹的奔跑而剧烈摇晃着,仿佛随时都可能被甩下来。
终于,那匹马在众人面前猛地刹住,传令兵也因为惯性而滚鞍下马。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在不停地颤抖着,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大人!许都急报!”传令兵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和颤抖,“相府的警铃铜舌……昨夜被盗了!”
李典闻言,心中猛地一紧,他立刻低头看向手中的半枚铃舌。在火光的映照下,这半枚铃舌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内侧那若隐若现的一个小小的“御”字,更是让李典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这个“御”字,正是皇宫侍卫的标记!
(http://isfxs.com/book/GJFGFE-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