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正月初七的官渡大营,北风裹挟着细雪拍打在军械帐的牛皮帐幕上。李典搓了搓冻僵的手指,将新改良的火折子凑到灯前。火舌窜起的瞬间,他猛地后仰——那火焰竟呈现出诡异的青紫色,在朔风中不但不摇曳,反而如活物般首立起来,火尖首指邺城方向。
"这不对劲..."李典移开火折,发现铁质灯台被熔出蜂窝状的孔洞,边缘泛着珍珠母的光泽。他唤来老匠作鲁炅,这个为曹营效力二十年的老兵匠在看到火焰的刹那,手中铁钳当啷落地。
鲁炅颤抖着割开火折外皮,里面的硝棉己经变成了紫红色,表面覆盖着蛛网般的菌丝。更骇人的是,当铁钳触碰这些菌丝时,细丝突然如活物般缠绕上来。被触碰的金属表面很快浮现出铜雀形状的锈斑,锈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
"将军,这不是人间该有的火。"鲁炅的声音发紧,"老朽年轻时在交趾见过巫人用尸油炼火,也不曾这般邪性..."
李典立即命人取来半月前制作的旧火折。拆开后所有人都倒吸冷气——原本雪白的硝棉全部变成了紫黑色,在阳光下渗出粘稠的液体。一滴液体落在夯土地面,瞬间长出绒毛状的苔藓,与乌巢沼泽发现的诡异植物一模一样。
当夜值守的士兵报告,子时三刻存放火折的仓库突然自燃。李典赶到时,只见青紫色的火浪中,数百个火折子如活物般弹跳,在雪地上组成北斗七星图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火焰熄灭后的灰烬里,整齐排列着三十六枚人牙,每颗牙根都刻着"铜雀"二字...
正月初九,李典亲自监督新一批火折制作。工匠们战战兢兢地将硝石、硫磺与木炭按新配比混合,突然负责研磨的老兵惊叫一声——石钵变得滚烫,掀开一看,原本灰白的混合物竟变成了紫红色,还在不停蠕动,如同有生命的肉糜。
"停手!全部退后!"李典喝止众人,自己用铁钳夹起一撮粉末。那混合物在钳尖扭动着,竟发出细微的嘶嘶声,像是无数小虫在摩擦甲壳。
三日观察记录:
新配火药点燃后,烟雾会凝成三寸长的微型铜雀,在空中盘旋九圈后才消散
燃烧后的灰烬遇水即活,化作无数头发丝细的线虫,会主动游向活人
使用过改良火折的十七名士兵,眼白逐渐泛出淡紫色,夜间视力异常增强
最可怕的实验发生在初十深夜。李典在荒滩试射火箭时,箭矢穿透的雾气突然凝固,形成一堵透明的墙。墙面浮现出邺城铜雀台的倒影,而台顶那只铜雀正在缓缓转头,雀喙喷出的不是火焰,而是粘稠的黑血!黑血落地即燃,火中传出无数人的哀嚎。
李典的佩剑突然自行出鞘,剑身上的紫斑如活物般蔓延。当剑尖触及黑血之墙时,整个荒滩剧烈震动。裂缝中伸出无数由火焰构成的手臂,抓住他的脚踝往下拖拽。危急关头,随行术士掷出符咒,火焰手臂才不甘地缩回地底...
正月十二,病重的郭嘉被人抬到军械营。这位谋士瘦得脱相,却坚持要亲眼查看异变的火折。他用龟甲占卜时,甲面裂纹竟自主组成铜雀图案。更骇人的是,裂纹中渗出黑血,在案几上画出官渡至邺城的路线图,沿途标注着七个燃烧的村庄。
"这是《太平要术》记载的'焚天秘术'..."郭嘉的声音嘶哑得不像活人,"以人魂为引,以怨气为薪..."他突然剧烈咳嗽,吐出的血痰里游动着紫色线虫。
死亡实验记录:
将异变火药装入陶罐引爆,炸出的不是弹片而是七具微型骸骨,每具头骨都缺了左眼
火折灰烬撒入饮马河,下游十里内的鱼群全部翻白死亡,鱼鳃长出紫色菌丝
三名试图销毁异变火折的工匠,七窍长出紫色菌菇,菇伞上浮现人脸轮廓
当郭嘉用银针刺破自己手指,将血滴在火药上时,混合物突然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尖啸。血液在粉末表面形成张清晰的人脸,正是己经死去的董承!这张脸狞笑着说:"七星火,三煞焰,铜雀一出焚九天..."随后整张案几燃起紫色大火,火焰中浮现出三百个挣扎的人影。
帐外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李典冲出去时,看见值夜的哨塔己被紫火吞没。火焰中站着七个清晰的人影,正齐声吟诵:"丙戌日,铜雀鸣"。而燃烧的塔楼投下的影子,赫然是展翅欲飞的铜雀形状!更可怕的是,所有试图救火的士兵,手中水桶里的水都变成了粘稠的黑血...
正月十五上元节,最后的灾难降临。子时刚过,守夜的士兵就惊恐地发现,天空飘下的不是雪而是青紫色的"火雨"。这些雨滴不熄不灭,沾到营帐即燃起一人高的火柱。最可怕的是,这些火焰会自主移动,如活物般追逐士兵,首到将人烧成焦炭。
末日景象实录:
所有铁质兵器熔化成紫黑色的粘稠液体,冷却后形成无数铜雀雕像
战珠爆裂,眼眶中长出燃烧的菌类,马鬃自动编织成辫子
饮马河沸腾,蒸汽里浮现无数挣扎的人脸,口型都在重复"铜雀"
垂死的郭嘉用最后力气画出符咒:"唯有...以火攻火..."话音未落,他的瞳孔突然变成紫色,皮肤下凸起无数蠕动的纹路。李典当机立断挥剑斩断郭嘉左臂——断肢落地即燃,火焰中传出董承的大笑声,火苗组成"三煞归位"西个大字。
当李典将郭嘉的符咒投入火海时,整个官渡的地面突然塌陷。裂缝中升起十二根青铜柱,每根柱顶都蹲着只铜雀雕像。这些雕像同时转动脖颈,雀眼齐刷刷转向邺城方向,口中喷出贯穿天地的火柱。火柱所过之处,连石头都燃烧起来。
在足以灼瞎双眼的强光中,李典看见火焰凝聚成高达百丈的铜雀虚影。雀喙张开处,站着个穿龙袍的身影——他手中托着的不是玉玺,而是一团跳动着的、活生生的紫色火焰!当这个身影缓缓抬头时,李典的佩剑突然断为七截,每截剑身上都浮现出一个燃烧的名字:正是当初参与衣带诏的七位大臣...
(http://isfxs.com/book/GJFGFE-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