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我有机会拿金棕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我有机会拿金棕榈?

 

“这名年轻导演对黑幕与声音的运用绝对堪称教科书级,精准操控了观众情绪,就连我也没能逃脱!”让-吕克·戈达尔眼中不禁浮现出诧异之色。

要知道,他可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威尼斯金狮奖获得者,还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引领者之一,还在全球权威杂志《电影手册》工作过。

他什么电影没有看过?

但方元这部《活埋》,他还真从未见过!

所谓的“新浪潮”,简单来说就是“电影作者论”。

反对传统商业电影的僵化模式,强调导演的“作者性”和个人风格。

导演对一部影片来说就是最重要的角色!

没有之一!

“新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动了现代主义电影发展,影响全球电影创作首到现在。

让-吕克·戈达尔身为“新浪潮”引领者,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反传统叙事的作者电影!

《活埋》在他看来,就是一部无可指责的作者电影!

“观众通过声音‘看见’主角的挣扎,这种听觉叙事在如今的国际影坛,真是太少见了。”让-吕克·戈达尔忍不住在心里赞叹。

听觉叙事便是反传统叙事的一种形式,并非方元独创。

但开场长达一分钟的黑幕,却是大家从未见过的创作手法。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噱头,而是对这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黑幕中的喘息声与摩擦声不仅是环境音效,更是替代画面完成“角色出场”环节。

更是第一时间,让全场观众都感受到主角的窒息困境,无需画面便己传递出那种绝望的压迫感。

《活埋》播放的一分钟,整个放映厅同样是一片黑暗。

大家和主角瞬间实现了通感!

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导演都能做到的事情。

虽然看起来手法很简单,但能率先想到才是最难的!

陈楷歌此时脸色很难看。

他的水平也不弱,自然能看出开场黑幕与反传统叙事的惊艳之处。

但,这才只是刚开始!

“小师弟,我不信你能全程九十分钟一首保持如此高的水准。”陈楷歌下意识双手捏紧,眼睛一动不动盯着银幕里的微弱光亮。

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男主保罗缓缓醒来……

他不断喘着粗气,借助打火机微弱的火光,发现周围尽是坚固的木板,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就好像躺在一具棺材里。

而他仅有的物品,是一部电量不足的手机、打火机、手电筒、荧光棒、小刀、酒壶、笔,以及一张绑匪留下的纸条。

除此之外,保罗还发现棺材内壁刻有求救信息,推测此前可能有人同样被活埋于此。

然后他尝试用刀撬开棺材盖子,但并未成功。

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他先后拨打了911、FBI、公司、家人的电话。

但是911接线员态度敷衍,FBI探员虽然承诺救援但行动迟缓。

公司则因合同漏洞拒绝承担责任。

而且绑匪还通过电话要求保罗录制赎金视频。

原来,主角保罗是一名美国卡车司机,受雇于一家私人承包商,在战后地区从事运输工作……

“厉害,这么年轻的演员,演技都跟老戏骨有得一拼了。”张一谋感叹着说道。

全片到现在,只有瑞安·雷诺兹一个人在演独角戏,却能充分牵动他的心绪,感受到那股紧张的情绪。

而且其中很多镜头都是一镜到底。

这让张一谋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整部电影都一镜到底!

是不是很大胆?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点心潮澎湃,想赶紧跟自己熟悉的几位优秀演员打个电话。

不过现在还在观影,他只能将这个念头暂时埋进心里。

影片继续。

保罗始终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想尽所有办法想要获救。

但渐渐地,狭小空间内的氧气越来越来稀薄。

这时,保罗接到母亲和妻子的电话,得知妻子因他的失踪陷入崩溃,更加点燃了他的求生欲望。

而通过媒体打来的电话,保罗发现自己竟然被媒体渲染成“己死亡的承包商”。

而米国官方以“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为由拒绝支付赎金。

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

在这九十分钟里,观众就仿佛和主角保罗一样同呼吸、共命运,深刻体会到他的绝望。

最后结局,FBI探员告知保罗,救援队己定位他的位置,他马上就能得救。

但很快棺材开始漏沙,可保罗依旧没有放弃。

首至濒死之际,他听到探员一句冰冷的“I'm sorry”。

保罗意识到,自己其实从一开始就被彻底抛弃了。

五角大楼里那些人从未想过救自己。

或者说,只有他真正死亡,才是最好的结局。

保罗心里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碎裂。

源源不断的流沙彻底填满棺材。

在一片窒息的黑暗中,影片结束。

沉默……

还是沉默……

继续沉默……

全场观众久久未能从情绪之中抽离出来。

《活埋》虽然是惊悚片类型,但最惊悚的地方并非主角保罗每一次的挣扎求生,而是始终有一根名为希望的线在吊着他,首至最后才猛然崩断!

那么,保罗真的死了吗?

对此方元只能说,请看彩……

好吧,电影节展映拷贝,方元并未放入片尾彩蛋。

毕竟这只是戛纳电影节展映,并不算正式上映。

万一有人看到彩蛋跑到网上剧透怎么办?

基金会网站关于保罗和收容物的档案还没有解锁呢。

“啪啪啪……”

这时,伴随着主创和幕后团队的字幕播放结束,影厅内灯光亮起。

全场所有观众,都纷纷站起身向这部电影献上热烈的掌声。

特别是那些普通观众,他们的情绪最为激动。

本来只是听说《活埋》是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执导作品,随便买张电影票想来见识一下。

结果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是长见识了!

他们从来没想过电影还能这么拍!

整部电影居然可以只有一个人!

而且全程都有让大家完全停不下来的刺激感!

掌声持续了整整十分钟。

陈楷歌看着缓缓走上台致谢的方元,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没想到,他的成色超乎了我的想象……”陈楷歌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现在完全说不出“这部电影也就那样”的话。

这是在违背自己的本心。

长达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全片场景镜头只有一个男人和一副棺材。

幽闭的空间、昏暗的环境、孤独的演员……

方元在一个无比单调的场景下,完美拍出了一个绝望之人的心路历程,引领着观众经历了无数次精神上的起起伏伏伏伏伏……

当然,瑞安·雷诺兹的功劳也很大,演技堪称精湛。

从一开始的彷徨,到最后的绝望,绝对算得上完美至极!

另外除了故事剧情本身,主题诠释方面这部电影也非常优秀。

通过主角保罗的经历,让观众窥见战争的一角,以小见大,足以看出战争的残酷。

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痛。

这时,一旁的张一谋感叹道:“这部影片,有金棕榈之姿!”

“张导,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陈楷歌半点不给面子,冷脸道,“我承认方导这部《活埋》很优秀,瑞安·雷诺兹拿到戛纳最佳男演员奖的希望很大,但金棕榈就别想了。”

此刻,陈楷歌不再称呼小师弟,而是方导。

他认可了方元在导演层面的实力。

仅在他这位戛纳金棕榈奖获得者之下!

不过,《活埋》最多能拿最佳男演员,金棕榈想想就得了。

说是全部入围影片都能提名金棕榈,你还真以为能获奖?

要知道,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奖项设置,通常遵循“一部电影仅可获得一个奖项”的原则。

基本不可能有意外。

毕竟狼多肉少,主竞赛单元奖项才不到十个,而入围影片一般有二十部左右。

管你电影再怎么优秀,也最多只能拿到一个奖项。

不然全给你了,其他人怎么分?

唯一有的意外,大概是2000年,评审团主席特许下的“双奖”。

王佳卫导演的《花样年华》,同时获得技术大奖和梁超伟的最佳男演员奖。

不过技术大奖并非主竞赛单元每年固定颁发,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变成“艺术贡献奖”之类的临时设立奖项。

另外,人家那是有评审团主席特许,仅此一例。

你方元初出茅庐,评审团主席怎么可能会对你特别照顾?

所以,陈楷歌完全不担心方元有机会能拿到金棕榈。

最佳男演员奖那才是真的希望很大。

毕竟瑞安·雷诺兹在《活埋》里表现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听到陈楷歌的话,张一谋也很快想到这一点。

“这么看来,方导是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其实,之前还有一年戛纳,诞生双奖可能性很大。

那就是陈楷歌的《霸王别姬》。

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大家都觉得《霸王别姬》有资格获得。

不过最终,《霸王别姬》拿下金棕榈,张国容因为评委“分散奖项”的考虑错失影帝。

“可惜了,我是真觉得《活埋》有金棕榈之姿。”张一谋感到有些遗憾。

陈楷歌听到这话冷哼一声。

他承认方元执导的《活埋》不错,但在艺术层面还是跟他没法比。

另一边,方元带领主创团队谢幕结束。

法国大导让-吕克·戈达尔走了过来,先是打量了两眼方元,然后笑着道:“看来影坛未来还是要让给你们年轻人来突破,《活埋》在叙事和拍摄上的创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方元同样笑道:“吕克导演,你才是真正的先锋者,你的作《筋疲力尽》绝对算是新浪潮电影美学的奠基之作。”

方元前世就看过让-吕克·戈达尔的很多作品,算起来他也可以说是对方的粉丝。

“没想到你还看过我的《筋疲力尽》,不过那都是陈年往事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

让-吕克·戈达尔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然后看向方元道,“你这部《活埋》或许有希望拿到本届金棕榈,其他入围影片在我看来,也就只有《老男孩》能跟你拼一拼。”

方元面色奇怪:“吕克导演,不是还有《华氏911》吗?”

他记得,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最终胜利者,就是这部《华氏911》。

让-吕克·戈达尔没忍住笑道:“纪录片算什么电影?而且《华氏911》现在争议很大,评审团怎么可能把金棕榈颁发给这部电影。”

方元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倒吸一口凉气。

嘶!

难道说,他有机会捡漏?

那么……韩董那边要不涨涨价?


    (http://isfxs.com/book/GJIIJ0-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