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波平息后的第七日,师徒西人宿在云栈岭西麓的山神庙。庙中残破的神像缺了半张脸,香案上积着三指厚的灰。八戒用钉耙柄拨弄火堆,火星溅到褪色的幔帐上,烧出几个焦黑的洞。
"那日菩萨说劫数未尽..."唐僧着断裂的九环锡杖,月光从漏风的窗棂斜照进来,将他半张脸浸在青白里,"六耳虽灭,他胸口的金蝉烙印却未消散。"
悟空蜷在梁上,尾巴垂下来扫过供盘里干瘪的供果:"老孙这几夜总梦见五指山,那山底压着的石头...竟生着六只耳朵。"他说得随意,火堆却无风自动,在墙上投出狰狞猴影。
沙僧默默擦拭降妖宝杖,忽然抬头:"过了云栈岭便是万寿山地界,听说五庄观的镇元大仙..."话未说完,庙外传来金石相击之声,似有百十人踏着星斗而来。
晨光初现时,众人在庙后三里的乱石堆中发现古怪。七块丈许高的黑石排成北斗状,石面爬满藤萝。八戒扯开藤蔓,露出底下朱砂绘就的符咒,细看竟是倒写的《心经》。
"这符咒用了鲛人血。"沙僧指尖抹过石面,暗红粉末簌簌而落,"南海鲛人泣泪成珠,唯有遭剜心取血时才会..."
悟空一棍扫开碎石,地面露出青铜碑角。碑文记载着前朝旧事:有高僧携异宝过此岭,夜遇天火坠地,宝毁人亡。碑侧小字更奇,竟是十种不同笔迹重复写着"不可往西"。
唐僧以掌心抚过碑文,忽见那些字迹如活物游走,拼成半篇《金刚经》。缺失处隐约浮现血色地图,指向百里外雾气笼罩的峡谷。
未时三刻,西人站在千障谷口。两侧绝壁高耸入云,岩缝间生着铁灰色的荆棘,谷中白雾凝成乳酪般的实质。八戒掷出块山石探路,那石头落入雾中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
"好重的兵戈气。"沙僧解下腰间骷髅项链,九颗头骨空洞的眼窝里腾起幽蓝鬼火。火光照耀下,雾中现出无数残缺兵刃,箭矢插在青铜盾牌上,断戟挂着生锈的锁子甲,仿佛整支军队被封印在此。
悟空拔根毫毛变作雀鸟探路,那雀儿刚飞入三丈便首坠而下。落地时己化作铁铸的死物,翅尖还凝着霜花。"好厉害的庚金煞气!"他火眼金睛穿透浓雾,见深处有座石碑泛着血光,"师父,那碑上刻的似是梵文。"
碑高三丈,碑顶蹲着只三眼石狮,狮口中衔着半截降魔杵。碑文以梵汉两体并书,记载唐初有十八罗汉在此降妖,反被妖物吞噬金身。
"这降魔杵的纹路..."唐僧伸手欲触,石狮眼中突然淌下黑血。地面剧烈震动,雾中兵刃自动拼合形,断剑为骨,残甲为肤,空头盔里燃起磷火。
沙僧宝杖横扫,击碎三个兵俑,碎片却化作铁砂重组。八戒钉耙勾住一具无头兵俑,见其胸腔里蜷着干尸:"这尸首穿的是武德年间的禁军服!"
悟空跃至碑顶,发现降魔杵末端刻着细小梵咒。他以棒击杵,声如洪钟震荡山谷,兵俑闻声跪拜,磷火中浮现罗汉残魂:"快走...此地镇压着..."话音未落,碑底裂开深渊,伸出缠满符咒的青铜巨手。
巨手抓住石碑连根拔起,地缝中露出八角青铜井。井壁刻满怒目金刚,每条锁链都拴着具白玉骷髅。井底传来梵唱,却夹杂着铁链拖曳的刺耳声响。
唐僧颈间忽然浮现金蝉印记,井中骷髅齐齐转头。沙僧扯住师父疾退,原先立足处己插满骨刺。悟空抡棒砸向井口,反被震得虎口迸裂——那井沿竟是用佛骨舍利熔铸而成!
"师父快看井底!"八戒声音发颤。透过交错锁链,可见井底坐着个披发僧人,颈戴罗汉金箍,双手结印如莲。那僧人抬头刹那,众人皆惊:其面容竟与唐僧有七分相似!
僧人周身锁链哗啦作响,每根铁环都刻着"迦叶"字样。他膝前横着柄断刀,刀身映出十八罗汉共斩妖邪的画面。
"金蝉子,你来得迟了。"僧人开口时,井壁金刚像纷纷闭目,"三百年前我私放妖猴六耳,被迦叶锁在此处,日日受佛火焚心之苦。"
唐僧腕间佛珠突然崩断,檀木珠子滚落井中,竟在僧人足下生根发芽。"你...你是降龙罗汉?"悟空嗅到熟悉气息,"为何身上有老孙当年大闹天宫时的火气?"
僧人屈指弹刀,刀鸣声中浮现幻象:三百年前长安城外,六耳猕猴即将被罗汉伏魔阵打得魂飞魄散,降龙罗汉却劈断戒刀放走一缕残魂。
"如来要的是绝对顺从的佛。"僧人扯动锁链,佛骨井沿裂开细纹,"六耳本是灵石双生子,与悟空同源而生。如来留他残魂,只为制衡..."
话音戛然而止,迦叶尊者的法相自井口压下:"孽障!竟敢泄露佛门秘辛!"金钵罩下时,僧人将断刀掷给悟空:"去找伏虎!他在..."佛火腾起,将后半句烧成灰烬。
出得千障谷,众人借宿山间农舍。老农端来黍米饭时,腰间玉佩闪过微光。沙僧瞥见玉佩纹样,赫然是伏虎罗汉的坐骑纹!
深夜,悟空潜至后院,见老农对着虎头香炉跪拜。炉中青烟凝成猛虎虚影,那老者褪去伪装,竟是伏虎罗汉的托钵僧!
"降龙的刀呢?"僧人以杖叩地,地面现出八百里狮驼岭虚影,"当年十八罗汉半数叛佛,狮驼岭三妖实为..."忽然窗外射入金箭,僧人化作青烟遁入香炉。
唐僧在厢房发现半卷《罗汉业火经》,书页间夹着片金箔。就着油灯细看,金箔上竟是用佛血写的偈语:"双生石,灵台种,真假难辨万法空。"
窗外飘来六耳猕猴的笑声,金箔突然自燃。灰烬中升起金蝉虚影,与唐僧额间印记重合。他恍惚间见自己端坐灵山,脚下跪着的不是诸佛,而是十八具罗汉金身。
悟空破门而入时,正见唐僧以指蘸血,在墙上画出狮驼岭地图。图中标注处,赫然是当年他与六耳猕猴决战之地!
启程前夜,山涧忽起瘴气。八戒晨起汲水时,见溪流漂着紫金铃碎片。顺着溪水上行,发现棵雷击枯树,枝头挂着半幅破碎袈裟。
"这是观音院金池长老的袈裟!"沙僧捻着布料惊道。当年黑熊精盗宝之事历历在目,如今袈裟上却多出串血字:"狮驼国危,速救伏虎。"
众人回首望向农舍,昨夜还炊烟袅袅的屋舍竟成废墟,梁柱焦黑如炭。悟空从灰烬中扒出块青铜残片,上刻猛虎与降龙相斗之景,虎爪下踩着金蝉。
(山风掠过废墟,带着远方的狮吼。唐僧手中断杖忽然生出嫩芽,绽开朵双生花——半是金莲,半是妖藤。)
(http://isfxs.com/book/HBDFIJ-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