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进入混沌走的是不周山方向,就在他向上遁光与不周山山顶齐平时,一股莫名的召唤从山巅传来,
帝俊稍微感应一番,那股莫名的召唤之力却是消失不见。
因为赶路要紧,帝俊也不再纠结,继续朝着天外混沌而去,
此处机缘打算等听道结束再来寻找。
很快帝俊来到天外边缘地带,混沌接壤之地,此刻己经有不少洪荒大神在此处聚集。
青玄也是早早来到此处,研究着混沌虚空。
因为混沌虚空漫无坐标,混沌之中无常规法则,乃是未被天道规则束缚的纯粹状态,为“无状之状”,可衍生出任何可能性,
诸神早己试过,进入混沌立马就会失去方位,就算刚踏入一步,回头可能己经远离洪荒无量距离了。
混沌中又充塞着无穷无尽的混沌之气,可消磨众神护体神光,所以在场众神可谓是进退两难,进则有可能身死道消,退则失去听道机会,修为不得寸进!
太一在太阳星离此处最近,而羲和也通过扶桑树快速转移到星空,他们是最早来到在此处的,现在随着帝俊的到来,三人汇合一处,
太一取出他的伴生至宝——先天至宝混沌钟,此刻他还没成为妖庭东皇,至宝也还没有用来镇压妖族气运,所以还是混沌钟本来模样。
混沌钟拥有镇压“鸿蒙世界”之威,
扭转“诸天时空”之力,
演变“天道玄机”之功,
炼化“地水火风”之能。
相传混沌钟乃混沌至宝盘古斧破碎的斧柄所化,有无尽的开天功德,呈混沌玄黄色,玄妙无限、造化无穷。
可以禁锢时间、镇压空间。
反弹任何宝物神兵的攻击和无视一切神通法术的伤害。
攻击防御一体具备,顶于头上先天立不败。
刚一取出便是钟声浩荡,宇宙煌煌,天地失色、乾坤动摇,先天至宝之威显露无遗。
只见太一把灰蒙蒙的混沌钟立于头顶,一拍钟身,
“duang…”
一声钟鸣,身前混沌之气停止翻涌,时间空间具都冻结,
再有帝俊祭出河图洛书化作龙马,龙龟,三人乘坐其上,毫不犹豫踏入混沌之中,三人所过之处,混沌之气纷纷让开,形成一条真空之路。
有大神通者见状,立马想要跟上,没成想一步踏入,后面的混沌之气又补充到真空地带,那位大神通者还没走出第二步就被汹涌而至的混沌之气淹没,护体神光瞬间暗淡,接着神体灰暗,元神消散。
其余大神通者见此,噤若寒蝉。
接着又有红云和镇元子到来,
赤松子则去找了紫府洲木公道人一起结伴而行。
镇元子手持一本玄黄书卷,与红云站在一起,正是洪荒天地人三书之一的地书——山海经,
地书乃48道先天禁制的极品先天灵宝,乃是先天至宝以下,最为顶级的灵宝,
此书记录了洪荒地形地貌和万灵万类真形,在大地上可以勾连洪荒地脉,驱使无尽大地之力。
而红云道人则祭出一朵红色云团,正是他的本体,为了听道,他也是要拼了。
此刻镇元子祭起地书无尽的玄黄地气勃发,护住镇元子和红云,两人立于红云本体云团上,化作一道红光,红云极速展开,划破混沌远去。
接着青玄又看到太阴星常曦女神,此刻她己经继承了望舒在洪荒中的一切,只见她头顶月桂树抵御混沌之气侵蚀,手持月精轮划破混沌气流,稳步踏入混沌。
金母九妙绫罗护身,手持昆仑镜破开虚空而去。
木公和赤松子也是头顶各现出一株神树,两树连成一体防护,
再有木公手持纯阳剑披荆斩棘,两人相伴而行。
血海冥河则端坐十二品业火红莲,前方阿鼻元屠两剑开路,平平稳稳进入混沌。
青玄见己有数万大神通者进入混沌,剩余的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存在,便也不再耽搁。
只见青玄祭出玄元控水旗,周身水汽弥漫,化作一道黑色水幕,把混沌之气隔绝在外,
又手持两仪翠光灯,发出翠光琉璃净火照耀前路,
青玄在这水火之力的护持下,也踏入混沌之中。
混沌之中不辨方位,不显时间,只能靠着冥冥之中的感觉行走,青玄不禁想到,
能有在混沌中来去自如的实力,又有气运找到紫霄宫,这就是鸿钧说的有缘吧。
一路走来,青玄看到了相伴而行的同伴为了活命,拿同伴抵挡混沌乱流。
也看到了为了救同伴,把自己处于险境中。
又有看中对方灵宝而杀人夺宝的。
正可谓众生百态,不可一概而论。
此时,紫霄宫门口,一男一女两个童子分立两旁,男童名曰昊天,女童名为瑶池,正是后世的三界之主,玉帝王母。
现在却也不过是鸿钧老祖的道童而己,看着八九岁的可爱模样,粉妆玉琢。
瑶池嘟着小嘴,笑眯眯地向昊天问道,
“师兄,你猜是谁会最先来这啊?”
昊天眯着眼,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打了个哈欠,说道,
“应该是三清师兄吧,他们在玉京山中修行这么久,怎么也得和这紫霄宫有了感应才对,循着这股感应之力,应该不至于迷失方向吧!”
说话间,就看到远处混沌中一道金光由远及近,果真是三位盘古三清道人,此时他们顶着一尊天地玄黄玲珑宝塔,道道玄黄之气垂下,使得混沌之气纹丝不进,护着三人安全抵达紫霄宫。
“见过老子师兄,元始师兄,通天师兄”
昊天,瑶池异口同声向三清问好,
老子,通天皆点头示意,
元始也是微笑问道,
“老师可在宫内?”
昊天答道,
“在的,三位师兄可先行前往宫内等候,等人到齐了,老师自会现身讲道!”
说着昊天瑶池各推半扇门,紫霄宫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无言的道韵弥漫而出,三清感觉自身道行都在缓缓增加,现在这紫霄宫可比以往在玉京山时可神妙多了。
三清踏入大门内,依旧是那个熟悉的道场,却又有了不同的道韵,
三清来到讲座云台的最前面,以前此地有三个蒲团,正是他们听道时所坐,这会却是摆放了六个蒲团,
老子略一思量,便来到左首第一个蒲团上盘膝坐下,
元始,通天见此,依次坐在了第二,第三个蒲团上,
三人坐好后对视一眼,纷纷在蒲团上闭目打坐起来。
(http://isfxs.com/book/HBFIJ0-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