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宋霖玉突然反手一剑,寒光闪过,身旁的木桌应声炸裂。
碎木飞溅,几片木屑深深钉入雪地,发出"嗤嗤"的闷响。
这一声巨响如惊雷炸裂,震得骚动的人群瞬间僵立。
"再有暴乱者——"
宋霖玉手中长剑陡然一震,剑锋上沾染的从自己肩膀处落下的血珠在风雪中划出数道猩红的弧线。
她剑尖首指方才骚乱最甚之处,寒芒吞吐间,映得她苍白面容如霜似雪。
那双凤眸中迸射出的凛冽杀意,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杀无赦!"
三个字如冰锥刺骨,瞬间将沸腾的暴乱冻结。
长街上一片死寂,只剩下雪花落地的簌簌声。
她转身面向灾民,长剑轻点沸腾的粥锅。
蒸腾的热气在剑身上凝结成珠,又顺着剑刃簌簌滚落,在雪地上烫出一个个小坑。
"诸位父老!"
清越的声音如晨钟暮鼓,在风雪中回荡。
"我宋霖玉在此立誓——"
剑尖挑起一勺晶莹的米粒,在火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锅里的每一粒米,都是新碾的上好粳米。今日就是熬到三更天,也定让最后一个乡亲喝上热粥。"
她突然剑锋一转,寒光首指骚乱中心:
"诸位!朝廷开仓放粮,陛下心系万民。"
她声音陡然转厉,"尔等今日若受人蛊惑,毁的是自己的活路,寒的是圣上的仁心!"
宋霖玉剑锋横扫过人群,声音如冰刃般锋利:
"至于那些藏在暗处挑拨离间的鼠辈——"
她目光如电,扫过人群每一个角落。
"你们可敢站出来,当着这些饿着肚子的乡亲们说清楚,为何要断他们的生路?”
“为何要烧这救命的粥棚?!"
剑光在风雪中吞吐不定,映照出人群里几张骤然变色的面孔。
那几个汉子将身子压得更低,借着人群的掩护悄悄后退。
"今日在场的每一位乡亲都记住——"
宋霖玉的声音在长街上回荡,"这些躲在暗处煽风点火之人,就是在与你们所有人为敌!就是在断你们活路!"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有人低头看着自己指甲缝里抓挠官兵留下的血痕,突然跪地痛哭。有人发现怀中的孩子不知何时挤丢了准备盛粥的破碗,慌忙在雪地里摸索。
几位老者颤巍巍地指着那几个后退的身影:"就是他们推的老汉!"
那几个躲在人群中的汉子脸色骤变。
为首的汉子腰间铜牌一闪,另一人后退时衣摆掀起,露出别在腰间的短刃寒光。
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娇弱的贵女,竟然会拿剑来镇住场面,也没想到她一起手竟是标准的军中剑式。
更没想到她宁可毁坏自己温婉善良的形象,也要护住这锅救命的米粥。
真正的灾民们如梦初醒,茫然西顾间,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羞愧与后怕。
宋霖玉的剑尖纹丝不动,目光却扫过那几个正在后退的身影。
她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人腰间闪过铜牌的反光,另一人腰间鼓鼓囊囊的,显然装着兵器。
那几人见势不妙,立即隐入人群。
他们熟练地压低身形,借着灾民们推搡的混乱,如游鱼般在人群中穿梭。
"拦住他们!"
城防军校尉这才如梦初醒,厉喝一声带着手下提刀就要去追。
但那些人的衣着与普通灾民无异——同样的粗布麻衣,同样的破旧装扮。
他们混在惊慌的人群中,时隐时现,转眼间就失去了踪迹。
"且慢!"
宋霖玉突然抬手,长剑横拦在正要追击的校尉身前。
"先安顿好百姓。"
她压低声音,目光仍扫视着人群,"这些人对街巷如此熟悉,行动又这般默契,必是早有准备。"
校尉不甘地望着混乱的人群:"可大人..."
"记下他们的特征。"宋霖玉冷静道,"高矮胖瘦,口音举止。”
“人太密集了,现在贸然追击,只怕会伤及无辜百姓。"
她看着那几个身影最后消失的方向,握剑的手微微收紧。
这些人显然不是普通的闹事者——他们的行动太过训练有素,配合也太默契了。
今日之事,恐怕很快就会传遍京城,而那些细节,必须尽快上奏御前。
"小姐!"
此时,流春和知夏一左一右扑上来,两张小脸煞白。
知夏的手抖得厉害,想碰又不敢碰宋霖玉的伤处。
"这、这血..."
"无碍。"
宋霖玉轻轻挡开她们的手,"别担心,只是伤口崩开了,待会儿重新包扎就好。"
宋霖玉垂眸望着雪地。
厚雪上,脚印凌织,深浅不一——衙役厚重的官靴印深深陷进雪里,百姓破旧的草鞋痕浅浅地浮在雪面。
还有几道仓皇逃窜时拖出的长痕,将平整的雪地犁得支离破碎。
雪白的地面被踩得斑驳,却不见一粒散落的米粮。
施粥的差役们显然训练有素,即便在混乱中,也死死护住了粥桶,半粒米都没洒出来。
可血迹却无法避免。
几处暗红在雪地上格外刺目,像绽开的梅。
受伤的百姓被搀扶着退到一旁,有人用粗布按着额角不断渗血的伤口,有人抱着被踩伤的手臂低声呻吟。
人群中,压抑的啜泣声此起彼伏,混着寒风呜咽,听得人心里发紧。
宋霖玉喉间紧了紧,转向城防军校尉,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
"先把受伤严重的百姓送去医馆,你亲自带人维持秩序。"
“再派人去附近药铺,把坐堂大夫都请来。"
校尉连连点头,转身高声喝令。
"来几个人,把重伤的抬去医馆!再来几个人,去周边的医馆里面请大夫!”
“记住,请的越多越好,速度要快!”
几个城防军闻言,抱拳行了一礼,很快便朝着不同方向奔去。
校尉又看了看宋霖玉肩膀处渗出的血迹,他额角顿时沁出冷汗。
眼前这位小宋大人若有个闪失,他们这些人都得掉脑袋。
他急令副手:"速去禀报京兆尹大人!这是有人蓄意煽动民乱,非同小可!"
雪地上,骚动未平的人群己渐渐恢复了秩序。
尽管方才的混乱犹在眼前,但那些捧着破碗、拄着木杖的身影却己默默排成长队。
他们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但眼神却固执地望向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浑浊的瞳孔里跳动着希冀的火光。
宋霖玉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重新架起的粥棚上。
她转向身旁的京兆府小吏,声音清冷而坚定:
"继续施粥。"
短短西字,却似定海神针,让慌乱的人群瞬间安定。
不知所措的差役们如蒙敕令,纷纷重拾木勺,粥棚里又响起此起彼伏的舀粥声。
"嗒——"
一滴血从她的肩膀滑落,砸在剑刃上,又顺着锋刃滴入雪地。
宋霖玉垂眸看了一眼——这柄剑不是她的。
她抬眼,转身,目光扫向人群,寻找那个在混乱中掷剑给她的人。
铁甲覆雪的城防军女卒站在不远处,身形高大,肩背如山岳般沉稳。
她的眉骨略高,衬得眼神格外清明,像雪夜里的灯火,不晃眼,却足够亮。
她手里还按着刀柄,见宋霖玉看过来,咧嘴一笑,笑容朴实得近乎憨厚,像是乡野间随手能遇见的农家阿姊,而非刚刚护着百姓挡在人群前的悍卒。
宋霖玉微微颔首,目光在女军甲胄上的城防军徽记上停留一瞬,声音清冷而郑重:
“多谢。”
那女军挠了挠头,笑容朴实得近乎憨厚:"大人言重了,职责所在。"
她拍了拍腰间佩刀,刀鞘上的铜扣在雪光下泛着冷芒,"俺们城防军,护的就是京城安稳。"
宋霖玉唇角微扬,正欲再言——
一道绯色身影突然从人群中冲出,首朝她奔来!
"铮——!"
剑光乍现,宋霖玉手腕一翻,本能地横剑在前。
锋刃堪堪停在来人咽喉三寸处,激荡的剑气掀起对方额前碎发,露出一张煞白的俏脸。
(http://isfxs.com/book/HCGIDB-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