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由交易的第一周,我意识到了一件事:
比爆仓更痛的,是没人看你赚钱。
?
我每天盯盘、建仓、止盈、记录,用Google文档写复盘笔记、截K线图、画情绪线。
这些内容不再发往协作策略组的服务器,也不再发送到系统观察池。
我把它们丢进自己的“LIN计划”文件夹,连个赞都没有。
没人审你。
也没人夸你。
你亏了,不会被盯。
你赚了,也没人看。
?
有一天,我在凌晨三点,连续做了两笔极限低吸。
一笔PEPE,一笔TRB,都在预期价格反弹线上吃到完整利润,5倍杠杆,收益共计+13.4 USDT。
我盯着账户从81.7跳到94.2,兴奋得手心出汗。
打开微信,翻遍通讯录,最后却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
我点开QQ,大学群里也都是“求内推”“谁有岗位”“这个面试咋答”。
我没说话,默默关掉。
我做了一次漂亮的操作,但世界静得像没人知道我活着。
?
那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
以前系统不管我叫“狗”,还是“执行器”,我总是被“看见”的。
我亏了,有人提示止损。
我赚了,有人要求复盘。
哪怕我走错方向,也有人在后台写评估报告。
可现在,我是真的自由了。
自由得像一粒飘在币圈空气里的尘埃。
?
第五天晚上,我接到了一条私信。
来自一个叫【LooseDAO】的匿名账号。
消息不长:
“看到你写的那几篇自由复盘笔记,我们打算组织一个小型自由交易者互助频道,感兴趣吗?”
我下意识地想拒绝。
这类群体往往是骗子开的小圈子,先拉你进群,再推你交钱、报课、搞社群币。
但我点进去看了看对方发来的链接。
是个非常小的频道,只有17人。
没有课程,没有“收费指南”,也没有“VIP选项”。
置顶文案是一段话:
“我们不是策略员,不是系统狗,不是社群讲师。我们只是些在币圈还没死、但又不想被管的人。”
下面跟了一行小字:
“这不是项目,是岛屿。只对独立复盘者开放。”
我没点通过。
但我那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知道自己想加入,但我怕再被吞进去一次。
?
第二天下午,我在楼下便利店热饭时,旁边坐着一个外卖员,蹲着边吃边刷手机。
他忽然转头问我一句:“哥,你玩币圈的吗?”
我吓了一跳。
他笑了笑,指了指我正在看的火币APP。
“我也玩过,现在不搞了,爆完仓,不敢搞了。”
我嗯了一声。
他继续说:“不过你这看图的姿势有点像以前我群里一个带单的哥们,特稳。”
我一怔,问:“什么群?”
他摇头:“忘了,反正现在不玩了。哥你还在玩吗?还能活吗?”
我点头:“我现在是靠它活的。”
他愣了两秒。
然后低声说:“真牛。你是我见过第一个没爆死还能笑的人。”
?
我没笑。
我只是忽然明白了:
我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而做这件事。
我是在这个游戏里活着的人。
活着,本身就己经是一种表达。
?
那晚,我给【LooseDAO】回了消息:
“我愿意加入,但不交稿,不带人,不接推广,只讲自己复盘。”
很快对方回复:
“我们不要老师,我们只欢迎还在记交易日志的人。”
我进群了。
?
频道里有一个叫【青炭】的人,是发言最频繁的。
他每天写自己的交易节奏控制,用词极为细致,连“下午做单时心情烦躁,仓位被加重0.5成”都写进去了。
我一眼就看出来——他不是韭菜。
他是那种真的踩过系统通道、被清理出来过、然后又从地上站起来的人。
他主动私信我:
“我看过你在小站写的东西。你没死,很好。我们这些人……不是想当独立交易员,我们只是想不当别人的道具。”
我盯着这句话,觉得像是在和“镜子”说话。
我回他一句:
“哪怕我们自己活得像狗,也别再被他们当狗了。”
他只回一个字:
“嗯。”
?
从那之后,我每天在这个小频道写操作日志。
没有花里胡哨的截图,也没有炫技的策略。
我就写:
?今天看了什么币种
?为什么没做单
?如果做了,是哪一步值得复盘
?盈利/亏损背后的情绪来源
?我是不是有自我欺骗
每天写五六百字,有时候就一句话:
“今天太贪了,没忍住,把第一个盈利全还了。”
有一次,我写到凌晨两点,刚发完,一条消息弹出来:
是青炭发的:
“这就是我们写剧本的方式。”
?
你以为剧本一定是大人物写的?是项目方、组织者、系统操控者?
其实不是。
剧本也可以是:
一个自由交易员在凌晨写下一句“我错了”的笔记。
一张K线图边标出“这里我犹豫了一秒就翻车”的箭头。
一个人关掉交易界面后坐在床边,自言自语一句:
“我今天没被情绪打败。”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不是失败者。
我不是没用的。
我只是在用一种没人给掌声的方式,在活。
?
(http://isfxs.com/book/HFECCD-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