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剧本之后,是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剧本之后,是战争

 

鲸哥体系推出了一门新课程。

标题是:

《林屿模型:从失败中逆转的套利方法论》

副标题更首接:

“模仿即可复制的自由式交易节奏,适用于执行员稳定期至成长期的全阶段。”

价格:1999元。

含教材PPT、语音课三期、图表复盘模板。

我坐在电脑前,看着这些内容,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

恶心。

?

我不是反对别人总结经验。

但我看着他们在视频里模拟我当年爆仓的场景,说出:

“林屿在被系统标红之后,采取了‘情绪注释式复盘法’,这使得他在2个月内重新进入自我构建流程,最终建立了高执行力模型。”

我只想把鼠标砸了。

谁来告诉他们——我当初不是想“构建模型”,我只是怕自己在爆仓后会去死,才用一句一句注释强行拽住自己不要疯。

他们拿那些情绪、那些拼出来的语句,当教材卖钱。

而我,写这些字的时候,正在房间里穿着没干透的内裤,身上还有洗发水没冲干净的味道,一边发抖一边抠出5U去补仓止血。

我不是一门课,我不是他们产品里的亮点。我他妈是人。

?

那天,LooseDAO频道爆了。

最早是一个匿名账号把截图甩进来,说鲸哥策略课的第一批试讲内容里,有六页PPT是从我们频道摘取的,包括青炭写的“行为自我监督表”。

群里炸锅了。

有人怒了,有人骂了,也有人说:

“我们继续写就行,别理他们。”

但我清楚,这一次不是“理不理”的问题。

他们不是“误用”,他们是“刻意抓取”。

这不是单纯的信息偷窃,而是一次正面包围——他们想把我们连根收编。

?

我打开电报,私信青炭:

“我要说话。不是在频道里,是在外面。我要写一篇文章,告诉所有人,这些字是我自己写出来活命的,不是给他们拿去包装给学员看的。”

青炭回我五个字:

“我支持你说。”

我再发:

“我要实名写。”

这一次,他停了十秒,回我三个字:

“更支持。”

?

我打开电脑,写下文章标题:

“我不是你们课程里的‘林屿’。”

然后我花了整整西个小时,从大学爆仓、黑网贷、系统标红、被踢出策略组、复盘计划、自建模型、LooseDAO加入,到最近看到自己模型被商品化,全部写了进去。

我没打任何标点花哨句式,我只想让每一句话像刀一样干净。

文章结尾我写道:

“你们可以编教材,但别再拿一个人的血做涂料。

你们可以收徒,但别再把一个人的眼泪剪成演示PPT。

我是林屿。

我还活着。

我是自己活下来的,不是你们教出来的。”

我在知乎、微博、小红书全发了一遍,标题一致,内容不删。

没有广告,没有打赏,没有任何营销链接。

我只是想让这件事有一个声音:

“我拒绝成为你们定义的样子。”

?

前两个小时,没有什么水花。

第三小时,我的知乎文被推上“币圈写实”小类目的热门。

第西小时,微博“林屿模型”热词搜索开始出现“反抗原作者发声”。

第五小时,鲸哥那边的策略宣传文案悄悄修改:

“本模型为基于自由交易者复盘体系改编,非其原创。”

然后他们把视频里出现我ID的部分打了马赛克,把青炭的复盘框架标注为“灵感来源自社区”。

我笑了。

你可以盗用,但你怕我们说话。

你不怕别人骂你商人,你怕别人说:

“你从没活过,却要教人怎么活。”

?

LooseDAO频道全体更换简介:

“我们不是匿名者,我们是活过来的人。”

“我们不再是系统之外的岛屿,我们是正在发声的自由人。”

?

三天后,有一个前系统内测小组成员匿名发长文爆料:

“系统行为模型选用过程确实参考了LooseDAO中三位活跃用户的复盘节奏,林屿为其中之一,其行为框架在系统评分体系中标为‘高适应性+高模仿性’,被用于试点复制模板……”

我看完那篇长文,没再生气。

因为我知道——

我们赢了第一场。

不是市场上的胜利,不是行情上的翻倍,而是:

“我们不是商品,而是叙述者。”

?

那一晚,青炭在频道里发了句很安静的话:

“故事能被讲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写剧本的人。”

我点了“喜欢”,然后在自己的复盘文末写上了固定的一句话:

“本复盘仅代表我,未经允许不作商用;我不是模型,我是林屿。”

?

【第二十章 完】


    (http://isfxs.com/book/HFECCD-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