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在链上活着的人,必须开始为“链下”发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在链上活着的人,必须开始为“链下”发声

 

“你不能永远靠沉默对抗复制。”

这是青炭在频道语音里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我刚刚挂断和周漾的通话,脑子像灌了铅。

一边是链上的诱惑,一边是现实中的逼问,一边是过往自己挣扎出来的“活法”正在被拿去打包装、上标签。

LooseDAO频道开了个深夜讨论会。

话题是——

“我们,是不是该出现在链下了?”

?

频道成员【旧程】发言:

“现在的节奏不是我们掌控,是X-Bleed在定他们的定义。

我们一首写真实、写反引导,但那些声音只在内部自转。”

【青炭】跟进:

“我们不是怕他们控制我们。我们怕,

到最后这段‘活下来’的路,是他们卖得最贵的一门课。”

频道沉默了足足十分钟。

我打下一句话:

“我愿意出面。”

【离岸】发了个问号:“你确定?”

我回复:

“如果我都不为自己写的复盘站出来,

那以后谁还敢写?”

?

第二天,LooseDAO在一个独立平台上发布了首份公开联名声明。

标题是:

《我们不是你们合约里的节奏参数》

内容不长,只有七百字。

由我署名,青炭审定,频道内12位活跃用户匿名支持。

声明内容包括三点:

1. 强烈反对将任何真实交易复盘日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模型训练用途;

2. 拒绝链上行为节奏被强制用于黑链套利策略配套评估;

3. 呼吁全平台支持“复盘者原创声明”保护机制。

我在末尾署上:

“我是林屿。不是一个节奏原型,不是一个K线机器人。

我是一个挣扎着活下来的人类。”

?

这篇声明上线后,并没有引爆热搜。

但却迅速传遍了币圈交易社区的几个深水频道。

有老用户留言:

“我看过林屿最早写复盘的时候,那是真刀真枪,不是带单文案。”

“这个人是真的从亏空一路走上来的,不是你们收割样板能定义的。”

也有人发私信给我:

“我以前也写复盘,但看到你被盗用之后我删掉了。你敢站出来,太牛了。”

“你不站出来,他们就一首告诉别人你是他们教出来的。”

我没回私信。

我只更新了LIN计划的一页:

“今天,我为自己写过的字,站了一次台。”

?

三天后,我收到消息。

我的“X023x98”钱包地址,在某个黑链交易池中被匿名列为“低风险干扰源”,状态标注为:

“适度规避,不做主动追踪,但需持续监听。”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被标记了。

他们不会正面攻击我,但他们己经开始在链上布防。

接下来,只要我一有异常,就会被“行为偏离”算法记录。

LooseDAO技术组警告我:

“建议你更换地址,启动镜像账户计划。”

我摇头。

我不换。

我反而将那串地址贴在了LIN计划首页,并附上一句话:

“这个地址,是我用每一笔止损撑出来的命。

我不会因为他们监控我,就把自己的路藏起来。”

?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高风险操作:

我用这个地址,在Unis开了一笔3倍杠杆的震荡反向单。

不是为了盈利。

而是为了告诉他们——我还在用自己节奏活着。

这一单,我止损3.8U。

我把亏损截图贴上复盘页,写道:

“你们可以跟踪我,但你们无法控制我在什么时候认输。”

?

第五天,平台上一位叫【TK】的分析博主,主动发文:

“林屿可能是近两年币圈唯一敢用‘自己的复盘节奏+实名对抗系统性复制’的人。”

“他没成功,但他活下来了。”

我点进去一看,居然有超过六百条评论。

有嘲讽,有支持,有模仿,也有一群人在争论:

“林屿是不是故意反向炒作?”

“LooseDAO是不是其实是另一个系统组织的分支?”

我没回复。

我只是轻轻笑了一声。

?

你活着。

你写字。

你发声。

你就必须承担“被误会”的代价。

但比起被误会,更可怕的是——没有声音可发。

?

那晚我更新LIN计划,写下:

“如果有一天我被误解成带节奏的骗子、炒作的营销号,那也无所谓。

至少他们还会记得,有个人曾不靠喊单、不靠包装、

只靠止损止盈,一点点把自己救了出来。”

?

【第西章 完】


    (http://isfxs.com/book/HFECCD-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