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穷到吃泡面得分成两顿吃的时候,他的理智和疯癫之间,只隔着一根辣条。
而我,己经断顿三天了。
?
自从那晚我重新下载了火币App,盯着那5.64 USDT,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既然钱不够大,那我是不是得变得疯一点,才有机会把局面反转回来?
我不再像最初那样盲目追涨,也不再傻乎乎听群里喊单的指令。
我开始认真研究每一根K线,找YouTube、B站上所有讲“小仓位高胜率策略”的视频,把笔记记得密密麻麻。
我甚至把手机屏幕分成三块,一边是火币K线图,一边是知乎分析贴,一边挂着一个“币圈社群消息机器人”。
我不是在赌命,我是在拼命。
?
但问题是,5.64 USDT,连个波段都翻不起来。
我在浏览器里搜了好几个关键词:
“如何用5美元日内波段翻倍”
“币圈低成本交易术”
“如何从吃土翻盘”
其中一篇帖子吸引了我:
“人都得有点疯相,才配在币圈活着。”
——作者ID:秃头博士
文章不长,但写得很“野”:
“做币就像下棋,你没得选先手,只能打游击。主力不是杀你,是不屑你;但你要学会像老鼠一样钻缝,从波动里偷吃。”
“我从30USDT做到10万,用了102天,靠的是:低吸、快跑、不犹豫;看懂大饼,割别人前先保护自己。”
我盯着这几句话,心跳越来越快。
我认了,反正不疯我也活不下去,那就疯一次。
?
我拟了一份计划,命名为:
《计划一:老鼠战法》
?本金:5.64 USDT(按5美元计)
?目标:一周翻倍,十周满仓生还
?策略:
?只做高流动性小币(PEPE、FLOKI、DOGE)
?止盈3~5%,止损控制2%
?不用杠杆,或极低杠杆(不超3倍)
?T+0滑点战术:日内多个微波段,频繁切出
?
第一天,我空仓盯盘六个小时,只观察,不动。
下午三点,PEPE一小时内震荡起伏4次,振幅接近9%。
我模拟了西次进出,最高一次可赚0.46 USDT。
这让我兴奋得像个赌徒看到骰子全是6。
第二天,我下了第一单:PEPE/USDT,买入额2.5 USDT,目标涨幅4%。
挂单成交、挂出,价格波动到+4.3%,我点击“卖出”那一刻,账户余额跳到:6.08 USDT。
我真的赚了。
赚得不多,甚至还没地铁起步价,但我心里咯噔一下。
这种“靠本事挣回一点命”的感觉,比上次靠运气翻倍还踏实。
?
我把每天交易复盘记录在一本厚厚的旧笔记本上。
屋里没灯,我就拿手电筒照着写。
有一次手机突然没电了,我就干脆点了根蜡烛,像古代术士一样记录每一次胜负。
朋友没了,钱没了,爱情没了。
但我终于开始觉得:我,好像还有点脑子。
?
第五天晚上,我照例在社群群里观察消息流。
突然,一条灰色的小广告弹出来:
“币圈项目方内部通道,0gas空投套利通道开启,限时72小时。”
我下意识点进去,跳转到一个名叫“极速捕鲸”的Telegram频道。
一打开就看到几十张截图,都是“昨日收益 230USDT”“手慢无”之类的炫图。
我马上警觉:太假了。
但我又觉得不对劲,因为截图里的有几笔“交易明细”真实得过分——甚至我在火币都能查到那波交易。
我犹豫了一下,点了加群。
一进去,有个人叫“鲸哥”就私我了。
“兄弟,你也是底层翻盘的吧?”
我没说话。
“给你个机会,加我这个测试群,别怕,我们只拉最狠最拼的那种人。”
我回了一句:“我没本。”
他却说:“不要紧。你可以用脑子换资源,只要你真的有野心。”
?
我不信这群人,但那晚我心里确实第一次萌生了一个念头:
或许,靠技术和胆量之外,我还需要点社会化的关系。
我没有答应鲸哥,但我没退群。
我只是悄悄把他资料存下来,写进了笔记本:
“鲸哥,疑似割韭团队;但提供套利通道情报准确率高。留用,待验证。”
?
那晚我吃了一包快过期的面包。
边吃边在桌上画图,画的不是K线,而是我自己的思维地图:
?钱从哪来?
?怎么让人信你?
?如何不被人当成韭菜?
画着画着,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币圈不是靠钱翻身,是靠认知、信息、耐力、时间与微弱的优势叠加。
但最重要的,是脸皮够厚,够疯。
?
我低头看了一眼账户余额:8.93 USDT。
一周时间,我翻了快一倍。
是的,我还没成功,但我己经不是当初那个躺平挨骂的林屿了。
我开始明白,只要我还有思考能力,还有5美元,我就不算彻底被淘汰。
?
夜里,我洗完脚准备睡觉,手机亮了一下。
是朋友圈。
最上面一条,是江瓷发的限时动态:
“成长是独自穿越那些没人懂的黑夜。”
配图是一本书,旁边放着一个男人的手表,LOGO很清晰,是浪琴。
我没点开看。
只是关掉屏幕,翻了个身,盯着墙上发黄的老报纸发呆。
我告诉自己:我没输,只是起步晚了。
?
(第西章 完)
(http://isfxs.com/book/HFECCD-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