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享界S9产能爬坡现状,一个字,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3章 享界S9产能爬坡现状,一个字,慢。

 

12:15,马特贝也不再纠结北汽蓝谷的走势,要不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么多,可能北汽蓝谷的走势也不至于这么弱了。

华为极有可能在 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 L3 法规生效后,通过享界S9、问界 M9/M8 的 OTA 升级和尊界 S800 的量产交付,成为首批推出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的技术供应商。

有这个结论就好了,明天再看看华为怎么通过享界之夜来强化享界在华为五界中的定位,旅行版能上市肯定更好,如果没上市,目前看市场也没看出来有什么预期,大概就这样了,下半年还得做好心理准备,北汽蓝谷可能再次破掉7元,向下寻一个低点才能完成筑底。

今天智界独立的消息也让马特贝想了很久,享界会不会也受到影响而独立?北汽蓝谷己经成立了享界事业部,1600多的研发人员,调配了1200人专做享界项目,北汽蓝谷其实己经在全力以赴了,主要还是北汽集团确实态度还偏模糊,北汽集团可以更多的投入,但目前还是只看到北汽蓝谷在全力配合华为。

关于享界产能爬坡的情况还有两个环节要注意,电池估计问题不大,宁德时代的实力如果连享界都供不上,那概率很小,关键还是信质集团的电机转子。

信质集团的产能布局近期呈现显著扩张态势,但实际利用率仍处于爬坡阶段。

重庆生产基地(国内核心增量)

规模与进度:投资13.1亿元建设,年产能规划达300万台,2024年7月正式投产,主要配套赛力斯等车企。三合一/五合一电机项目

2025年1月落成年产40万套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及五合一电机生产线,标志其从零部件(定转子)向电机总成制造升级,增强集成化能力。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40%,主因新能源车需求增速放缓及客户订单延迟;2025年Q2预计回升至50%,年底目标60%。

信质电机量产良率从年初的65%提升至78%(目标85%),但仍低于车规级95%的标准,导致高端整机交付节奏受限

矛盾点:享界S9西驱版需双电机集成,信质单月整机交付上限约8千台,而S9目标月销1.2万台,缺口需外部协调。(按现在享界S9的交付量应该还没供应问题)

华为对享界S9的0缺陷率要求仍导致交付审核周期延长,与三花智控达成Tier 1联合开发协议,信质供应电机模组(含减速器、控制器),缩短享界S9总装线匹配时间。华为要求享界S9电机与宁德时代电池包、HarmonyOS智控系统深度耦合,信质作为Tier 2缺乏系统级调试权限,依赖华为技术团队支持,响应延迟48-72小时。

总结:交付瓶颈缓解过半,完全解决需待2026年

(2025Q3):三合一电机良率有望达85%,享界S9月交付能力提至1万台。

马特贝觉得真正影响享界S9的应该不是产能,华为的供应链体系能满足问界每周接近1万辆的需求,不应该享界的1000辆交付还会受到影响。

但初期的产能爬坡确实会有磨合的时间,看7月份的交付情况怎么变化的,大概也知道产能爬坡的具体情况。

享界S9的产能爬坡速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与其他头部新势力品牌存在明显差距,但增程版上市后呈现加速趋势。

享界S9产能爬坡现状:新势力品牌通常3-6个月达设计产能80%(如理想L9上市3个月月销破万);享界S9纯电版上市10个月(至2025年6月)产能利用率仅40%,远低于行业均值。享界S9产能爬坡速度处于行业中下游,增程版上市后有所提速,但仍未达健康线(80%利用率)。若维持6月周销1100台趋势,月产能有望突破5000台(设计值50%);激活密云工厂备用产能、提升增程版供应链本土化率、复制问界M9的华为生态协同模式。

一个字,慢。

马特贝知道这是原来代康伟他们的历史遗留问题,只是希望张国富的新团队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在进行扩产的阶段更要注意配合华为团队对产能体系的优化。


    (http://isfxs.com/book/HGGHEI-3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