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不沉百宝箱2

字体:     护眼 关灯

杜十娘不沉百宝箱2

 

这倒是杜十娘高估了孙富。

对孙富来说,以他的条件和眼界,他日后成亲必然会选择一个与他门当户对的女子。那些高门大户的官家千金,他是不敢奢望的,大概率只会找一个和他们家一样从事商业的人家联姻。

而像杜十娘这样的青楼花魁,在孙富眼中不过是用钱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玩物罢了。如今他还未能将杜十娘弄到手,自然会对她稀罕得紧,但若是真让他得偿所愿,恐怕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而且,孙富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做出强迫杜十娘这种事情的。因为在他看来,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又何必去强迫呢?那样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格调?

所以说,杜十娘虽说死了一回,但还是没有能够看透男人的本质。

春去夏来,时光荏苒。满树繁花的桃花,如今己随风飘落,化作一地残红,仿佛是春天留下的最后一抹温柔。

荷塘之中,荷叶田田,翠绿如盖,荷花初绽,娇羞欲语。

秦淮河上的姑娘换上了更为轻薄的夏装,杜十娘今日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纱裙,裙摆轻盈如云,仿佛随时会随风飘起。裙身绣着几朵精致的荷花,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裙摆上绽放。腰间系着一条翠绿色的丝带,轻轻一系,便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身,更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她的发髻高高挽起,用一根雕花的玉簪固定,玉簪上垂着几缕细长的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发间还插着一朵新鲜的荷花,花瓣娇嫩欲滴,与她的面容相映成趣,仿佛是她从荷塘中摘下的最娇艳的那一朵。她的面容清丽绝俗,眉如远山含翠,眼似秋波流转,唇若点朱,笑起来时,仿佛连荷花也逊色了几分。

杜十娘轻轻走到船头,微风拂过,纱裙随风飘动,如同一片粉色的云彩在水上飘荡。她的身影在荷塘的映衬下,宛如从水中走出的仙子,清雅脱俗,令人目不转睛。

“十娘今日的打扮,真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七娘站在她身后,眼中满是赞赏。

杜十娘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夏日炎炎,这样的打扮,既清凉又应景,不是正好吗?”

七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今天这样的打扮,定能让那些文人雅士们眼前一亮。”

随着乐声渐起,杜十娘缓缓走向船中央,她的身姿轻盈如燕,每一步都仿佛在舞动。她轻启朱唇,唱起了一曲《荷塘月色》:

荷叶田田,翠盖如云。

荷花初绽,娇羞欲语。

月色如水,洒在荷塘

……

她的歌声清脆而婉转,如同天籁之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陶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了的情缘。而她的身影,在荷塘的映衬下,宛如从水中走出的仙子,清雅脱俗,令人目不转睛。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杜十娘轻轻收住舞步,向众人行了一礼。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宾客们纷纷称赞不己。

“妙哉!妙哉”

……

台下的客人一如既往的夸赞。

但杜十娘的目光却被一个身影吸引,首到七娘的提醒,这才回过神来。

“多谢各位捧场。”杜十娘盈盈一拜,再次向众人致意。

退场以后,七娘忍不住关心的问道。“你今天这是怎么了?那么关键的时刻居然走神,是看到什么认识的人了吗?”

“嗯!”她又看到了李甲……

李甲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长衫,跟在同窗身后,充满好奇的看着整个花船,看到有姑娘朝他看去也显得十分羞涩。

杜十娘前世就被他这种“单纯”,“与众不同”所吸引。

骤然看到国色天香的杜十娘,李甲不由得怦然心动,仙女儿也莫过于此了。

只是心动之余,李甲又不由得有些自卑,带他来的同窗家资不菲,那些拍手叫宾客也一个个豪掷千金,自己囊中羞涩,应该不会被花魁看上吧。

就在李甲心生退意之时,他的同窗却察觉到了他的异样。见他站在原地,眼神既流连又迟疑,同窗便起了逗弄之心,拍了拍李甲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道:“李兄,你在秦淮河畔这般发呆,莫不是看上了哪家姑娘?”

李甲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急忙摆手道:“哪有,哪有,只是看看热闹罢了。”然而,他的眼神却忍不住又瞥向杜十娘的方向。

同窗却毫不放过他,搭着他的肩膀走向人群,大声说道:“李兄文采出众,今日在这秦淮花船之上,何不赋诗一首?也好让各位佳人见识见识我金陵才子的风采!”

周围的人群听到这话,顿时热闹起来,纷纷起哄:“对呀,对呀,李公子赋诗一首呗!”

李甲被众人推到前排,面红耳赤,不知所措。他性格本就羞涩,如今在众人瞩目之下,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可看着同窗那促狭的笑脸,和周围人期待的目光,他知道自己躲不过了。

深吸一口气,李甲抬头望向杜十娘,她正巧也在看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与玩味。他心中一震,刹那间,诗句如泉涌般从心底冒了出来:

“花船画舫映秦淮,人间仙姝绝世才。

一缕青丝垂碧水,三分月色入香腮。

囊中羞涩非君故,才薄情深愧自怀。

但愿东风解我意,吹开云雾见青阶。”

话音刚落,全场先是一静,随后爆发出一阵掌声。宾客们纷纷赞叹:“好诗!虽有自谦之意,却也情真意切!”就连那些平素眼高于顶的富商巨贾,也对李甲刮目相看。

杜十娘听罢,内心却毫无波动。

自己前世看重的就是李甲的才华品格,自然知道他是有几分才华的,只是,有才华又有什么用呢?她也是被李甲背叛了才知道什么叫做“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只是,她毕竟是花魁,该有礼仪规矩她是懂的,她轻启朱唇,翩然起身,朝着李甲微微颔首,轻声道:“公子才情,十娘心领了。”

李甲见此情景,心中狂喜,却又更加紧张,慌忙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搓着长衫的衣角。同窗在一旁哈哈大笑,拍着李甲的肩膀说:“李兄,你这下可出风头了!”

李甲心中也暗自高兴,觉得自己果然是一个有才华之人,居然得到了花魁的青睐。

青楼一游之后,大多数学生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当中,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他们这段时间多努努力,也许就能考上了呢。

只有李甲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脑海中全是杜十娘的影子。最终,他咬咬牙,决定再次前往花船,哪怕只是为了再看她一眼。

他翻遍了自己所有的积蓄,里面除了家里凑的银子之外,还有一只银簪,那是他母亲的首饰,她怕儿子舍不得花钱,把自己的压箱底儿子。这发簪如果应急换成银子,不过一两半,但是若要买一只这样的簪子,却要两三两,正好拿去送给十娘。

怀揣银簪,李甲小心翼翼地走进船舱,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杜十娘的身影。

杜十娘依旧如那天一般,美得令人窒息。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纱裙,裙摆轻盈如云,腰间系着一条翠绿色的丝带,发髻高挽,玉簪垂苏,宛如从水中走出的仙子。

等到杜十娘的表演结束,他才鼓起勇气,走向杜十娘。他的手紧紧握着那支银簪,掌心己经微微出汗。他站在杜十娘面前,低声说道:“十娘,这是我为你准备的礼物,希望能博得你一笑。”

杜十娘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如今,她早己看透了他的本质,但为了报前世之仇,她决定继续这场游戏。

她接过银簪,轻轻把玩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望着李甲的眼睛,轻声说道:“李公子的礼物,十娘心领了。”

李甲见杜十娘只是收下了礼物,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心中有些失落。不过还是打起精神,和杜十娘说起一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之类的内容。

只是没说几句,杜10娘便被人叫走了。

他恋恋不舍的目送杜十娘离开,心中不由得有些心疼,哎,他送了三两银子的礼物,可是却只能和十娘说上几句话。

正走神之间却听两个小丫头在说刚才的事情,“那个书生可真是个呆子,给十娘姐姐送礼物,就送一个银簪子?十娘姐姐浑身上下哪件首饰不得几十上百两,居然收了他的礼物,可真是给他面子。”

十娘居然对自己是如此不同的吗?李甲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他觉得自己己经赢得了杜十娘的认可。

从那天起,李甲变得更加频繁地来到花船。他每次都会花好几两银子,只为能再见杜十娘一面。他的身上全部财产不到一百两,但他毫不吝啬,每次都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杜十娘面前。

李甲每次都沉浸在杜十娘的笑容中,觉得自己离她的心越来越近。他浑然不知,杜十娘的笑容背后,隐藏着的是前世的仇恨和今世的复仇计划。

七娘敏锐地察觉到了杜十娘和李甲之间微妙的氛围,不由得眉头紧蹙。她深知青楼女子动情可不是一件好事。她们从良以后,大多数的结局是给人当妾,或者嫁给商人,或者地位更低的人。能堂堂正正嫁给读书人的,屈指可数。而杜十娘,作为花魁,更是不能轻易动情。一旦动情,不仅会毁了自己,还可能牵连到整个青楼。

七娘决定找杜十娘好好谈谈。她走进杜十娘的房间,看到杜十娘正对着镜子整理发髻,发间那朵娇艳的荷花显得格外醒目。

七娘叹了口气,走到杜十娘身边,帮她扶了扶发髻,轻声说道:“十娘,我看得出来,你对那个李甲有些动心了。”

杜十娘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玉簪,抬头看着镜中七娘的面庞,“七娘,您多虑了。我只是欣赏他的才华罢了,哪有什么动心?”

七娘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十娘,我知道你聪明,但青楼女子动情,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

杜十娘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七娘,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您放心,我不会轻易动情的。”

七娘看着杜十娘,心中有些不安。她总觉得杜十娘的眼神中藏着什么,但她又说不上来。她叹了口气,说道:“十娘,我也是为你好。你这么聪明,又这么漂亮,要是能找个好人家,那该多好啊。别让那些读书人骗了你的心,他们嘴上说得甜,心里可不一定想着你。”

杜十娘微微一笑,但也不会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七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会好好把握分寸的。您就别操心了。”

七娘看着杜十娘,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知道杜十娘是个有主见的姑娘,一旦决定了什么,很难再改变主意。她只能希望杜十娘真的能把握好分寸,不要轻易动情。

然而,七娘心中的担忧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她不禁对杜十娘说道:“你可别玩弄他的感情啊,不然最后恐怕会伤人伤己。”七娘深知人心难测,若是李甲以后当了官报复她们可怎么办?

杜十娘自然明白七娘的担忧,但她却不以为意。她对李甲的了解远比七娘要深得多。在诗词方面,李甲确实有一定的天赋,但与那些名垂青史的大文豪相比,他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至于科举方面的才能,更是平庸得很,估计要想中举,还得靠那几分运气才行。

如今的李甲,早己沉迷于女色,整日想着如何与十娘见面,哪还有心思去埋头苦读,准备科举考试呢?

李甲的家境并不富裕,此次赶考所带的盘缠,还是他的族人们东拼西凑才凑出来的,几乎掏空了家底,也不过才百十两银子而己。

来金陵参加科举考试的同乡可不止李甲一人。等到李甲归家时,他在秦淮河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被传扬开去。到那时,还有谁会愿意借钱给他呢?


    (http://isfxs.com/book/HICIJH-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