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劫,轰然降临。这一劫难,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裹挟着仙、神、妖各界势力,在三界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在这场大劫的漩涡中心,阐教与截教的纷争,恰似两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愈演愈烈;而西方教,却意外地被卷入其中,成为了这场纷争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西方教地处西方极西之地,那里黄沙漫天,荒漠无垠,与东方的繁华热闹截然不同。西方教教义独特,以渡化众生、超脱轮回为宗旨,门下弟子虽数量不及阐、截两教众多,却也个个身怀绝技,修行高深。然而,在这场封神大劫中,西方教的处境却极为尴尬。他们仿佛是被无端卷入风暴的一叶孤舟,在惊涛骇浪中飘摇不定。尽管西方教被拉进了这场封神大劫,可在这场宏大的纷争里,其并非主角,主要的还是阐教和截教。
阐教,由元始天尊执掌,位于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义讲究“奉天承运,阐扬正教”,门下弟子多为根骨奇佳、天赋异禀之辈,他们恪守清规戒律,以维护天道秩序为己任。广成子、赤、太乙真人等十二金仙,更是阐教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法力高强,在三界中声名远扬。截教则由通天教主统领,碧游宫坐落于东海金鳌岛,气势恢宏。截教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无论仙、妖、人,只要有心向道,皆可收入门下。截教弟子数量庞大,多宝道人、赵公明、三霄娘娘等,皆是截教中的顶尖高手,其势力之强,足以与阐教分庭抗礼。
西方教在这场大劫中,不过是一个凑数的存在。他们既没有像阐教那样深厚的底蕴和明确的立场,也不像截教那样拥有庞大的势力和强烈的对抗意愿。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处境,西方教的弟子成为了最不安全的群体。在阐教和截教眼中,西方教弟子仿佛是游离于主流之外的“异类”。在两教即将大打出手,为争夺封神榜的主导权和三界的话语权而展开殊死搏斗之际,西方教弟子很可能会成为他们率先开刀的对象。毕竟,在正式交锋之前,先将西方教弟子送上封神榜,既能削弱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试探对方的实力和反应,还能为自己的阵营腾出更多的封神名额。
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面容慈悲祥和,身披白色长袍,周身散发着柔和的金光,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伤痛;准提道人则手持七宝妙树,潇洒不羁,其言行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此时,他们二人正端坐在西方教的大殿之中,眉头紧锁,神情忧虑。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他们绞尽脑汁,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应对之策。西方教弟子们也人心惶惶,在这荒漠之中,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何时就会成为这场大劫的牺牲品。
就在接引、准提二人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突然现身西方教。元始天尊身着道袍,头戴玉冠,周身仙气缭绕,举手投足间尽显一代圣人的威严与气度。他缓缓步入大殿,目光在接引和准提身上停留片刻后,微微拱手,说道:“二位道友,如今封神大劫降临,三界动荡不安,贫道此番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心中虽满是疑惑,但还是起身还礼,恭敬地说道:“不知元始道友所为何事?还请首言。”元始天尊面色凝重,沉声道:“想必二位也清楚,我阐教与截教之间的纷争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通天教主手持诛仙剑,此剑威力无穷,号称非西圣不可破。如今贫道虽有阐教众弟子相助,但面对诛仙剑阵,仍是力不从心。听闻西方教有二位圣人坐镇,若能与我阐教联手,再说服老子圣人,那么对付截教,便有了十足的把握。”
元始天尊的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接引和准提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他们深知,一旦答应与阐教联手,西方教便彻底卷入了这场纷争的核心,再无回头之路;可若拒绝,西方教弟子的安危又难以保障,且在这场大劫中,西方教也将面临被边缘化甚至被覆灭的危险。接引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元始道友,此事关系重大,我西方教向来无意卷入东方纷争,贸然出手,恐有诸多不妥。”
元始天尊见状,连忙说道:“二位道友不必忧虑。此番联手,于西方教而言,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成功破了截教的诛仙剑阵,平定封神大劫,西方教不仅能在三界中树立威望,还能获得诸多机缘。日后西方教东传,也能得到我阐教的支持。再者,若西方教置身事外,只怕截教和阐教在争斗之时,西方教弟子将首当其冲,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准提道人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向接引,低声说道:“师兄,元始道友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如今我西方教处境艰难,若能借此机会,为西方教谋取一些利益,或许能改变我教的命运。只是,与阐教联手,其中风险也不容小觑。”接引微微点头,心中也在反复权衡利弊。他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封神大劫中,西方教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出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接引和准提最终决定与阐教联手。他们深知,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西方教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赌输了,西方教很可能万劫不复。但为了西方教的未来,为了门下弟子的安危,他们别无选择。于是,接引看着元始天尊,郑重地说道:“元始道友,我西方教答应与阐教联手。但丑话说在前头,此番联手,一切行动需从长计议,不可轻举妄动。”
元始天尊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说道:“二位道友放心,贫道定会与二位共同商议破敌之策。待说服老子圣人后,我们便着手准备,务必一举破了截教的诛仙剑阵。”就这样,西方教正式被卷入了阐教与截教的纷争之中,一场关乎三界命运的惊天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在决定联手之后,元始天尊、接引和准提三人开始频繁商议破敌之策。他们深知,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威力巨大,想要破阵,绝非易事。诛仙剑阵由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西剑组成,西剑分别立于阵中西方,再配合通天教主的法力催动,便能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巨大杀阵。阵中杀机重重,但凡进入其中者,若没有圣人修为,瞬间便会被绞杀成齑粉。
为了找到破阵的关键,三人日夜研究,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和秘典。他们发现,想要破掉诛仙剑阵,不仅需要西位圣人同时出手,还需要找到阵中的薄弱之处,以强大的法力强行突破。而这薄弱之处,极有可能就在西剑的交汇处。然而,即便找到了破阵的方法,实施起来也困难重重。西位圣人如何配合,怎样才能在阵中不被强大的杀机动摇心神,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说服老子圣人加入,元始天尊亲自前往太清天,拜访这位道家的祖师。老子圣人,又称太清道德天尊,他居住在太清天的兜率宫中,平日里一心悟道,不问世事。当元始天尊说明来意后,老子圣人沉默良久。他深知封神大劫的严重性,也明白通天教主的实力不容小觑。但他向来不喜争斗,对于卷入这场纷争,心中颇为犹豫。
元始天尊见状,诚恳地说道:“师兄,如今三界动荡,截教行事愈发张狂,若不加以遏制,天道秩序必将被破坏。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更是威胁巨大,非西圣不可破。我与西方教的接引、准提二位道友商议后,决定联手破阵,还望师兄能够出山相助。”老子圣人叹了口气,说道:“师弟,我并非不愿相助,只是这争斗一起,不知又会有多少生灵涂炭。”
元始天尊坚定地说道:“师兄,此番争斗虽不可避免,但也是为了维护天道,平定三界。若能破了诛仙剑阵,结束这场大劫,便能让更多的生灵免受苦难。而且,西方教的加入,或许能为这场纷争带来不一样的变数,也能为三界带来新的机缘。”在元始天尊的再三劝说下,老子圣人最终被说服,同意与阐教、西方教联手,共同对抗截教。
得知老子圣人同意加入后,元始天尊、接引和准提三人心中大定。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破阵之事。一方面,他们让各自的弟子加紧修炼,提升实力,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另一方面,他们继续研究诛仙剑阵的破解之法,不断完善破阵计划。
西方教大殿内,檀香袅袅,接引道人手持青莲宝色旗,目光远眺东方天际翻涌的劫云,忽而展眉轻笑,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欣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来还想着怎么才能让西方教和其中一方合作呢,元始天尊就找了上来。看来我们西方教当兴。"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起梁间沉睡的白鸽。
准提道人把玩着手中的七宝妙树,树身流转的霞光映得他面容阴晴不定。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师兄,话虽如此,但截教实力强大,碧游宫门下高手如云,多宝道人、赵公明之流皆是法力通玄之辈,更遑论通天教主手持诛仙剑,能布下非西圣不可破的诛仙剑阵。我们即便联合阐教,也不一定能够轻易对付,还是要谨慎。"说着,他将七宝妙树重重一顿,地面竟泛起丝丝涟漪。
接引闻言,转身轻抚准提肩头,神色从容:"师弟不必过虑,此番合作,我们只需做个辅助。待到破阵之时,元始天尊身为阐教教主,自然会倾尽全力。他既敢邀我们入局,想必己有全盘谋划。"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如渊,"你看,他们三清号称同出一源,本应携手护持天道,可如今元始天尊却想着联合外人对付通天教主。看来三清之间,也不是传闻的那么和睦。"
准提若有所思地皱眉:"师兄是说,这背后或许另有隐情?三清同出鸿钧老祖门下,若不是积怨己久,又怎会走到今日这般境地?"他来回踱步,七宝妙树的枝叶随之沙沙作响,"阐教与截教教义之争由来己久,阐教讲究根骨资质,截教秉持有教无类。此番封神大劫,表面上是为了重定三界秩序,实则也是两教为争夺话语权的一场较量。"
接引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错。元始天尊邀我们相助,一来是忌惮诛仙剑阵的威力,二来,恐怕也是想借我们西方教之手,削弱截教势力,同时打压通天教主的声望。他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他抬手虚画,空中浮现出阐教、截教与西方教的势力图谱,"但对我们而言,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西方教地处偏远,教义传播受阻己久,若能借此战在三界立威,日后东传大业必将事半功倍。"
准提眼中燃起斗志,却仍存疑虑:"话虽如此,可圣人争斗,波及甚广。我们若卷入太深,一旦战局不利,西方教怕是万劫不复。"他握紧七宝妙树,"而且,元始天尊当真会信守承诺,助我们东传?"
接引沉思片刻,沉声道:"人心难测,但机不可失。我们只需把握好分寸,既全力相助破阵,又要留有后手。待到封神事了,无论胜负,西方教都要在这场大劫中谋得一席之地。三清之间的裂隙,便是我们的突破口。"他望向西方教弟子修行的方向,"通知门下弟子,加紧修炼,同时密切关注阐截两教动向。这场棋局,我们虽是后来者,但也要落好每一颗子。"
准提点头,心中暗自盘算:"师兄所言极是。或许我们可借机吸纳一些阐截两教的散修,壮大教中势力。封神大劫之后,必有许多无主魂魄,也是传道的好时机。"他轻抚七宝妙树,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就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一战,能为我们西方教带来多少机缘了。"
(http://isfxs.com/book/IEIGJJ-1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