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地也犁好,精细的整理几遍,提前浸好的种子也发芽了,主要有红薯,玉米,豆子等主要作物,这些产量高,易成活,病虫害少,另外各家都种了蔬菜。
大家带着满心的期待将发芽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进土里。张大爷一边种着红薯苗,一边乐呵呵地跟旁边的人说着这红薯要是收成好了,能做出多少香甜的红薯饼。孩子们也没闲着,帮忙提着水桶给刚种下的种子浇水,清澈的水缓缓浇灌着土地,仿佛带着丰收的希望。
几天后,嫩绿的芽儿破土而出,整个田地里一片生机盎然。可是,麻烦事也跟着来了。不知哪儿跑来几只野兔,专挑嫩苗啃食。村民们着急了,聚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提议扎稻草人,于是大家纷纷动手,用旧衣服和稻草扎出一个个模样怪异的稻草人立在田间。还真别说,这招挺管用,野兔看到后再也不敢靠近了。
村里留了两块地,一块建学堂,西大间,每大间内有个内室做为先生的卧室和书房,后面还建了排房子作为厨房,柴房,厕所。一块建练武场,很大的场地。建好后,学文练武也得提上章程,生生不息,学海无涯。
但没过几天,新的状况又出现了。一群麻雀总是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分来啄食谷粒。稻草人对它们毫无威慑力。村民们再次聚集商议对策。这时,村里最年长的李奶奶说:“咱可以编些竹网罩在上面嘛。”众人一听觉得可行,于是赶忙砍竹子编织竹网。经过几日的忙碌,竹网终于罩在了庄稼上。这下麻雀只能干瞪眼了。
随着时间推移,农作物茁壮成长。大家的院子基础上建好入住,各家有些内饰慢慢完善。到了收获季节,红薯个个长得硕大,玉米棒子沉甸甸的。村民们欢天喜地地忙着收割。收完之后,按照之前的约定,一部分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一部分李雾全部收购,现银结算。蔬菜则统一销售到酒楼和大户人家,一部分集市上去售卖。卖蔬菜得来的钱用来购买文具书本放置在新建的学堂里,还有一些武术器械放在练武场上。剩下的则按投入的土地进行分收获。孩子们白天上午在学堂读书识字,下午去挖野菜,河里捞小鱼小虾,晚上就在练武场跟着柳师傅习武强身。村子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发展着。
村里连着办了好几场嫁娶喜事。还有些定亲的,待年岁足了就办婚礼。
忙忙忙反正大家各种忙,这不,随着爷爷奶奶李大伯李二叔和李一文的院子建好。菜地也小小的收获一波,但驾不住每家每户人多呀,经过艰难逃荒,大家都觉得家有粮,心才不慌,买地基建房还是侄女赞助的,孩子们也一天天大了,家里总得备个三瓜两枣的应急呀。
一大家基本稳定,李雾自己也有想法寻找出路,这什么年代,天灾人祸,饥荒马乱的,虽说南沥城暂没乱起来,现在一大村人也安定了,但居安思危,也得想个赚钱的出路多囤物资。
(http://isfxs.com/book/BBBIH0-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