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精密度是达到了,苏言还想测试一下在恶劣环境下的效果怎么样。
对着陈立军开口道:“来,把机床撒上铁屑,看会不会影响丝杠运转。”
陈立军闻言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按照苏言的要求,在丝杠和导轨上撒了一层细小的铁屑。
苏言再次开动铣床。
丝杠依然运转顺畅,铁屑并没有进入轨道内,这就说明防护罩和密封设计很成功。
苏言又让工人拿来一块更厚的钢材,换上一把更大首径的铣刀。
然后加大进给量,打算进行高强度铣削。
看看这高荷合下的铣削,机床能不能撑的住。
结果也没让苏言失望。
机床运转良好切削稳定。并没有出现超负荷停机的情况。
“好,看来我们的第一台精密机床成功了。”苏言拍了拍铣床,大声的喊道:“从今天起,我们红星工厂有了自己的铣床。”
“以后我们,也能开始精密零件加工了。”
众人一听,都欢呼了起来。
谁能想到,他们红星工厂不仅能生产子弹。
就是搞机也不在话下。
二十来人搞一台机,就问还有谁。
陈立军眼睛都瞪的大大的。
喃喃道:“厂长,你还真的神了,当初你说搞机我就觉得不可能。”
“可这才多久啊,就把铣床给造出来了。”
苏言笑了笑,开口道:“老陈,你信不信这只是开始。”
“我们有了这台铣床,接下来就以这机床为底力,继续往下一台的机床开始研发。”
“等我们把配套的机床都生产出来,那我们就能生产更精密的零件,对我们未来的研发才真正有了保障。”
信。
对于苏言这种一言不合就把机床给生产出来的牛人。
陈立军哪里敢说不信,现在说什么他都信。
就是苏言现在说天上的太阳是方的,他也毫不犹豫的相信。
谁反对他就揍谁。
没看到吗?
红星工厂现在己经迈出了自主制造精密设备的第一步。
这是谁带来的。
苏言。
……。
铣床的成功,让红星工厂的工人们士气大振。
现在个个都觉得自己强的可怕。
走起路来都要带上一阵风。
没办法。
他们可是连精密机床都能造的出来。
不牛逼一点。
怎么对的起厂长。
苏言倒是觉得这仅仅是个开始,要真正实现自主生产,就必须把机床制造的体系搭建起来。
一台铣床远远还不够。
还得有精密磨床,钻床,车床……。
站在那台铣床旁,苏言对着一脸都兴高采烈的工人。
开口道:“铣床成功了,但我们还不能满足这个成绩,我们要用它来制造更多的机床, 把我们整个生产体系都给建立起来。”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工厂全部精密生产,生产更多可靠的装备出来。”
工人们闻言精神一振,都纷纷点头。
搞。
反正都是搞机。
铣床都能搞,那别的自然也能搞。
纷纷喊道:“厂长,那你就安排任务吧。”
“对,我们都听你的,你让我们搞什么机我们就搞什么机。”
“一台机不够,那我们就多搞几种机。”
苏言闻言脸一黑。
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健康?
在意不了这些细节,苏言又拿出了一堆图纸,放在工作台上。
大声道:“那我们先从车床开始。”
“我们的铣床可以加工导轨,滑块等核心零件,能省去我们不少用手工动手的时间。”
“再配合手工刮研,我们就能造出自己的车床。”
陈立军搓了搓手,兴奋道:“厂长,这活我们能干。”
“刮研,我们有经验。”
苏言点了点头,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陈立军。
开始把任务分配下去。
车床的床身,依旧还是高强度铸铁。
利用之前的方法,还是采取拼接式来进行拼接床身。
人多力量大。
有了之前铣床成功的buff加成,众人是干的热火朝天。
三天后,第一批车床床身铸造完成。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部分,导轨的加工与刮研。
先用那铣床加工导轨表面,粗加工出来后,再靠手工刮研调整精度。
刮研,陈立军表示他们都是专业的。
工人们轮流上阵,拿着刮刀,一点点手工修整导轨面。
每次刮去的铁屑不到0.01毫米。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没一个人叫苦。
“厂长,我这边刮了一百多刀,终于合格了!”
“很好,继续保持!”
“厂长,我这刮了几十刀,就把误差给解决了。”
“不错,加油。”
一台车床最重要的导轨,在手工与机械配合下,终于达到了标准。
在车床制造的同时,苏言也没有只是专注于精密车床。
同时把精密钻床的研发也提了上来。
有了铣床,确实是方便了许多。
没有钻床,那很多零件的小孔就没法加工,因此必须把它补上。
钻床的主轴结构相对简单,但它的主轴同轴度要求极高。
苏言依旧依靠铣床先把主轴座加工出来,再用手工研磨……。
工人们边干边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陈立军打趣道:“厂长,我们再这样下去,我们以后是不是能造更复杂的机床?”
苏言笑着摇了摇头:“呵,估计你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等我们的机床体系完成,以后基本上都不用你们怎么动手了。”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看着就行。”
“把材料放进去,然后抽根烟的功夫都不用,就可以加工好了。”
陈立军点了点头。
这个他见识过了。
那能铣床不就是这样吗?
放进去,拿出去。
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材料了。
……。
一个星期后。
红星工厂又开始他们的第一台国产车床和钻床试运行。
“启动!”苏言大声喊道。
“嗡嗡嗡嗡嗡”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车床的主轴开始旋转起来。
按照编制好的程序,开始加工。
精密钻床也一样,钻头精准的对着材料,钻着一个个小孔。
两台精密机械的运转都流畅无比。
“成功了!”
整个红星工厂的人再次沸腾了。
苏言大声宣布道:“从今天开始,我们能自给自足生产自己的机床。”
“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陈立军现在表示自己己经习惯了,现在厂长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说明天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当皮球踢他都信。
苏言大声道:“下一步,我们继续开造别的机床。”
精密钻床和车床的成功研发,又让红星工厂的研发基础再进了一步。
这可不是什么小的里程碑。
这意味着红星工厂己经具备了精密的机械加工能力,拥有了更长的研发能力。
话说,有了这些。
以后研发一些高端一点的装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苏言觉得,仅有这几台还是不够。
他的目标更远,他要让工厂全面进入精密加工时代。
打铁要趁热。
苏言现在就打算把精密磨床还有什么加工中心之类的东西都给一并生产出来。
算起来,还有七八种呢。
不过,苏言对此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因为现在有三种精密机床在手,再研发接下来的这些,可以说是能省了不少的功夫。
基本上就是床身和一下大一点加工件而己。
小的都用机床来生产了。
从无到一,一到三。
现在他们可以说是己经在享受着这个精密机床的成果了。
“各位,仅仅单靠我们这几台机床还是远远不够的。”看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众人,苏言在车间内说道。
“我们还要继续开发精密型的磨床那些,争取把我们红星工厂的精密作业给普及了。”
“让我们以后对那些复杂零件的加工变得更精准!”
还造?
所有人闻言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以为大伙把这些搞出来就是到头了。
可没想到。
这厂长似乎是搞机搞上瘾了,怎么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厂长,你说的这些什么磨床,还有什么加工中心,冲压机床……”
“这些我们能做出来?”
陈立军看着苏言给他的那一页目录,有些目瞪口呆的开口道。
一页纸上,都是机床的名字。
好多他以前听都没听过。
苏言只是淡然一笑。
开口道:“我们现在都能从没有到拥有三台精密机床,再往前一步,多造点也不是不可能。”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立根之本。”
“必须造。”
好吧,看着苏言这个坚决的样子,陈立军表示不想说话了。
你开心就好。
想搞机是不是,那就大伙一起搞机。
精密磨床,核心在于控制系统,其中最关键的是步进电机驱动和程序控制。
这些都有。
虽然说都还没有后世的先进,但是也都是刘部长从香江弄回来的。
应该是现在最顶尖的了。
不过,有件事情必须得先解决了。
当时因为没有车床,那台铣床的丝杠只是普通的丝杠。
短时间内用还行。
时间长了,就达不到他想的要求了。
苏言带着人,用车床把东西给弄了出来,将手动丝杠更换为滚珠丝杠。
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摩擦,提高精度。
滚珠丝杠配合高精度轴承,能让精密机床的进给精度能提高十倍。
然后,开始对磨床那些开始研发。
分工合作,几人负责攻克一台机床。
苏言坐镇中间,哪边有解决不了的就到哪边去。
反正目的就只有一个。
就是必须把这些机床在半个月内都给完工了。
然后,开启军工爆发。
磨床的操作系统离不开控制器,这个苏言托刘部长带来的那些控制器都派上了用场。
不过这些控制器还达不到要求。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编程的问题,苏言将这些控制器进行拆解,运用起系统里面的单片机知识,着手设计着这些机床的程序。
这样的话,这些机床就都有了灵魂。
不然,还不是一台不会动的大家伙。
能看不能用。
(http://isfxs.com/book/BJBJJH-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