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十万人,终究还是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十万人,终究还是来了!

 

说来也奇怪,李自成明明有过很多女人,那些女人或娇俏,或温婉,或妩媚,各有各的风情,李自成也十分宠爱他们。

哪怕是到了如今这般局势动荡的时期,他每天晚上都还需要姬妾侍寝,在那温柔乡里寻得片刻安宁。

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即便如此,李自成偏偏就生不出一个儿子。

李自成也曾满心期待着能有新生命的降临,能有一个亲生的儿子继承他的衣钵,延续他的霸业。

然而,一次次的失望让他渐渐明白,他这辈子估计是没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了。

所以一直以来,李自成都在把李过当做继承人培养。

他带着李过四处征战,教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运筹帷幄。

他让李过学习军事谋略,从最基础的兵法开始,一点点地教导他,积累战斗经验,每一次战斗都让李过亲身参与,感受战场的残酷与热血。

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放到明面上来说,毕竟在这乱世之中,继承人的问题一旦挑明,可能会引发诸多不必要的纷争和猜忌。

只是如今这事被李自成放到明面上了,李过心中自然也是有些激动。

他从小就跟着李自成闯荡,亲眼看着李自成一步一步有了如今的成就,心中一直对李自成充满了敬仰之情。

如今得知自己被李自成正式认定为继承人,那种被认可的喜悦如同潮水般在心中翻涌。

但这种情绪他也没法表现出来,毕竟他要是表现得太激动,那未免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于是李过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

“叔父放心,孩儿知道该怎么做,孩儿定当不负叔父的期望为叔父分忧,为咱们的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自成这才点了点头,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然后笑着拍了拍李过的肩膀说道:

“行了,去休息吧,忙活了一晚上你也累了,养足精神,我们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过不再说话,他恭敬地对着李自成行了一礼,随即便起身告辞了。

只是等到李过离开之后,李自成突然好似被抽走了浑身的力气,整个人瞬间了下来,然后一脸颓废地坐在了座位上。

这一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目光无比惆怅的透过营帐望向了远方。

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儿子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了。

毕竟他也想将来灭掉大明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然后成为皇帝,并且把这个国家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他也曾想象着自己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威风凛凛。

然后看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朝堂上朝拜,那是多么威风的事情啊!

但可惜,这件事情终究是不会发生了!

因为他生不出儿子!

这就代表哪怕他将来真的灭掉了大明建立了新的国家成了皇帝,也只能把这一切交给李过!

虽然李过是他看着长大的,对他忠心耿耿,情同父子,但他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

唉!

想到这,李自成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带着无尽的哀愁在空荡荡的营帐中回荡,久久不散。

与此同时,距离李自成营帐数里之外的地方,刘宗敏已经带着一众老营将士开始驱赶那些受伤的农民军前往潼关了。

寒风裹挟着枯叶与沙尘,在空旷的原野上肆意游走,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些农民军的命运而哭泣。

刘宗敏面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决绝。

说实话,看着这些受伤的农民军,他心中也有些不忍,但这是李自成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

随即他一挥手,身后一众老营将士便如狼似虎般涌出,开始驱赶那些受伤的农民军。

而这些农民军,无一例外地身上都带着伤,轻伤者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似乎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重伤者则被同伴或搀或抬,有的伤口还在汩汩流血,染红了单薄的衣衫,那鲜红的血迹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刺眼。

他们一个个面容枯槁,眼窝深陷,皮肤泛着不健康的蜡黄,嘴唇干裂,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然而,大多数却并未哭闹着不肯离开,反而眼中闪烁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与解脱。

他们在这乱世中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如今听闻要去潼关投降朝廷,似乎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

“听说咱们这次是要投降朝廷,这是真的吗?”

一个瘦骨嶙峋的农民军用沙哑的声音问身旁同样瘦弱的同伴,眼中满是期待。

“应该是真的,毕竟咱们都受了伤,成了一个废人,对闯王也没啥用了,说不定投降朝廷还能有条活路,能吃上一顿饱饭。”

同伴回应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却也透露出几分对未来的渴望。

人群中,不时传来低低的议论声,都是对潼关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

他们在这乱世中漂泊了太久,渴望有一个安稳的归宿。

而如今投降朝廷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

甚至一些未受伤的农民军为了能够跟随大军前往潼关向朝廷投降,竟然不惜自残。

他们或用刀划破手臂,或用石头砸伤脚踝,反正就是想办法把自己搞残废,只为了能踏上这前往潼关的路。

但很快这一切就被李自成的老营将士迅速察觉并制止。

接连杀了十来人之后,也就没人敢这么做了。

而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些人其实并不想去投降朝廷,这些人便是李自成的老营将士。

他们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双手沾满了鲜血,对于朝廷是否愿意接纳他们心存疑虑。

此刻,便有几个老营将士相互搀扶着,走在队伍的边缘。

其中一个断了腿,伤口处还渗着血,每走一步都疼得他直咧嘴,旁边两人一个断了手,空荡荡的袖子在寒风中飘荡,一个瞎了眼,脸上满是惊恐和迷茫。

他们相互依偎着行走,同时也在低声交谈着。

“你说,朝廷会接纳咱们这些人吗?”

断了手的将士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恐惧。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在害怕即将到来的命运。

“谁知道呢?咱们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农民军,跟着闯王杀了那么多人,估计朝廷没那么容易接纳咱们!说不定到了潼关,等待咱们的就是砍头。”

瞎了眼的将士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绝望。

“可咱们现在除了去潼关,还能去哪里呢?毕竟闯王都不要咱们了!咱们在这乱世中无依无靠,如果不投降朝廷,就只有死路一条。”

断腿的将士苦笑一声,眼中亦是一片迷茫之色。

无一例外,他们的脸上满是无奈和悲哀,仿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

刘宗敏跟在队伍后方,看着这些人的背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他本以为自己这边还需要费尽心力驱赶这些人,这些人才愿意去潼关,却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自发地前行,根本不需要任何驱赶。

甚至有的人因为走的太快,接连摔了好几跤。

他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量,看来这些人也知道他们的活路在潼关。

这也证明,李自成如今已经不得人心了。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刘宗敏也想趁着这个时候投降朝廷,毕竟朝廷连罗汝才这样的农民军首领都能接受,更何况他呢?

他想着自己投降朝廷后,或许能得到一个官职,过上安稳的日子。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这次跟在他身边的这些老营将士都不是他自己的亲兵,而是李自成特意挑选的老营将士。

他们对李自成忠心耿耿,是绝对不会背叛李自成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敢有异心,不等他行动,这些人就会先杀了他。

想到这里,刘宗敏心中不禁苦笑连连。

他觉得眼下的自己就像是被李自成拴住的鸟儿,彻底失去了自由,只能跟着李自成一条道走到黑了。

而且这也证明李自成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只能继续跟着这支队伍向着潼关进发。

于是乎,这十万多人的队伍开始在寒风中缓缓前行,宛如一条受伤的巨龙,向着未知的命运蜿蜒而去。

他们的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齿轮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不多时,潼关。

“大人!大人!快醒醒!”

正在熟睡的孙传庭突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给吵醒了。

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他耳边响起,瞬间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孙传庭猛地睁开了眼睛,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朦胧之色,但更多的却是警惕和紧张。

虽然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那嘈杂的声音却是让他心中感到不安。

他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只觉得脑袋还是昏沉的厉害。

就在这时,外面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人,快醒醒!从闯贼阵营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军,正在向潼关而来,怕是得有十万之众!”

那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恐惧。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孙传庭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他知道,罗汝才之前说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

下一秒,没有丝毫的犹豫,孙传庭直接起身套上鞋子和外套,打开房门便冲了出去。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罗汝才也被人吵醒,同样得知了这个消息。

和孙传庭一样,罗汝才也是直奔城墙而去。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因为他知道这十万农民军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好巧不巧,两人刚好在城墙下相遇,彼此眼神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与此同时,整个潼关城上早已陷入了戒备。

守城的士兵们个个神情紧张,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就连城内的所有守兵都开始动员了起来,他们迅速地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奔赴各自的岗位。

各色的火器、火炮也全部装填了弹药,那黑漆漆的炮口对准了城外,仿佛是猛兽张开的血盆大口。

没办法,此刻的情况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因为此时此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从李自成的大营方向出现了一支约摸十万人左右的‘军队’!

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一片黑色的海洋,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恐惧。

只是透过望远镜,很快有将领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这些人身上似乎都带着伤,有的身上缠着破布,有的身上还在流血,甚至还有人缺胳膊断推,而且无一例外的,这些人手中都没有武器。

甚至连最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所有人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毕竟事关生死,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他们紧紧盯着城外的农民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当孙传庭和罗汝才来到城头上的时候,那十万人距离潼关已然不足一里。

哪怕不用望远镜,他们也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这让人震惊的一幕。

只见此刻的潼关城外,涌现出了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这些人基本上身上都有伤,有的身上至今还在流血,行走之时留下一个个血脚印,那血脚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醒目。

更有甚者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需要在同伴的搀扶下才能行走。

他们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而且这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们吹倒,脸上满是疲惫和饥饿,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绝望。

身上的衣物更是十分单薄,还打满了补丁,一个个冻的浑身发抖。

乍一看,这些人都不可能是来攻城的,倒像是来要饭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城上的守将才迟迟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

看到孙传庭前来,守在城头的将领们赶忙对着孙传庭拱手,脸上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

“大人,您可算来了,如今这局面到底该怎么办,还得您拿个主意!”

孙传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伫立在城头,目光深邃而凝重的看着城外的景象。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http://isfxs.com/book/DBEFCB-3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