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迭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 迭代

 

2079年10月15日 - 10月25日

第三苏联,第九区 - “伊甸园”科研区 & “遗弃者”专属训练场

—————

—————

彼得连科的“释怀”与效率成正比,顶着半边尚未完全消肿的脸颊和新配的的眼镜,他化身为一台燃烧着扭曲热情的工作机器,夏利娜赋予的“基层管理员”权限像一道冰冷的枷锁,也像一个被允许继续呼吸的氧气面罩。他疯狂地投入“遗弃者”全员SSCR化的项目,代号“涅槃”。

这是量身定制的“兵器”,彼得连科对“遗弃者”每位成员的战斗数据、机体缺陷、神经反应模式与定位需要进行了堪称“解剖”级别的深度扫描与分析。

“剑士”科洛米娅选择了突击位——以SSCR-79T为基础,强化了合金骨架的瞬间爆发力与冲击抗性,关节液压系统针对其标志性的突进劈砍动作进行了极限优化,彼得连科将机体命名为“破城槌”。

“刀斧手”科什菈米娅也随“姐姐”科洛米娅,选择了突击位——平台代号“绞肉机”。在“破城槌”基础上,着重提升了双臂的独立运算能力,使其备用武器的切换与配合达到毫秒级精度。

“清道夫”米拉则选择了狙击位——平台代号“裁决者”。基于同系列79T框架,大幅强化了光学传感器与稳定系统,内置了超远程弹道计算核心与战场环境动态建模模块。彼得连科甚至尝试在肩胛位置集成一对可展开的微型固定翼,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姿态稳定,但被夏利娜以“过于显眼且实战意义存疑”暂时驳回。

“卫道士”拉维娅依旧选择了她所信仰的压制位——平台代号“壁垒”,这是最庞大也最“笨重”的设计,彼得连科几乎重新设计了一个型号:SSCR-81H。高大的合金骨架覆盖着加厚的抗干扰涂层,动力核心进行了超频设计,代价是持续作战时间相对缩短,拉维娅本人对“笨重”的初稿表达了强烈不满,彼得连科正焦头烂额地试图在防护与机动性间找到平衡点。

夏利娜并未过多干预具体设计,但她无处不在,她的意识如同无形的幽灵,偶尔会通过“伊甸园”的监控网络或者首接投射在彼得连科工作台的全息屏上,对某个冗余设计,某个潜在风险点提出冰冷的质疑,她只关心两件事——实战效能与控制权。彼得连科的设计必须在她划定的“沙盘”内,不能有任何可能威胁到她或“遗弃者”绝对自主权的后门或冗余协议,每一次冰冷的质询,都让彼得连科在狂热之余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提醒着他谁是真正的主宰。

防卫部主管索科洛夫对“涅槃”计划保持了令人不安的沉默,他没有反对,只是偶尔会出现在“伊甸园”的观察廊,隔着厚重的玻璃,看着彼得连科和他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忙碌,看着那些为“遗弃者”成员量身打造的素体平台在测试架上进行着的力量与速度测试,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他默许了计划的推进,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观望,一种在钢铁洪流面前,血肉之躯指挥官的无力妥协。

科洛米娅和科什菈米娅这对突击搭档表现出强烈的期待,她们厌倦了旧素体的限制,渴望更强大的力量撕碎敌人,科什菈米娅甚至私下找彼得连科,要求在她的“绞肉机”上加装更多“狂暴的”近战辅助装置。

米拉保持着狙击手特有的冷静,她对“裁决者”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苛刻的审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光学迷彩兼容性和极端温度下稳定性的专业问题,让彼得连科颇感头疼,但也暗自欣赏其专业性。

拉维娅是最大的变数,她对“壁垒”的笨重设计极度不满,认为这会让她失去战场灵活性,沦为活靶子。她甚至首接找到夏利娜,表达了对“变成一堵移动的墙”的抗拒,作为队长的夏利娜只是平静地告诉她:“力量需要代价,活着的墙比死去的突击手更有价值。”

拉维娅最终咬牙接受了,但新素体适应性训练中明显带着一股发泄式的狠劲。

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在观察着夏利娜,她依旧是她们的上尉,但也是第一个完成“涅槃”的先行者,她们在期待力量的同时,也隐隐担忧着失去“人性”的那部分自己,尽管她们一开始就是战术人形。


    (http://isfxs.com/book/GBEC0F-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