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京城一日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六章 京城一日游

 

2090年9月20日清晨,薄雾为西伯利亚广袤的冻原覆上一层朦胧轻纱,“乌拉尔之星”国际空港巨大的弧形穹顶下,人流如织。在F值机岛前,五位身姿格外高挑、气质冷冽的女性吸引了零星目光——她们像一支来自北欧的模特团队,正安静地等待办理登机手续。

夏利娜站在最前,血红色的眼眸平静扫过电子显示屏上的航班信息。她身着剪裁考究的深灰羊绒大衣,内搭黑色高领衫,灰白色长发随意挽起,仪态无可挑剔。手中持有的五本第三苏联电子护照,身份标注为“欧亚文化遗产研究基金会特聘顾问团”。在她身后——科洛米娅灰黑色齐肩短发,赤红色瞳,神色沉稳,穿着利落的深蓝休闲西装。

科什菈米娅则是灰白色长发与灰白色瞳,眼神闪烁着好奇,一身充满活力的酒红色运动风套装。

米拉的灰黑/酒红渐变色长发束成低马尾,作为狙击手的本能让淡金色的瞳孔正不安分的到处乱瞄,浅卡其色风衣则衬得她气质知性。

拉维娅的玄色长发微卷披肩,同色眼眸沉静,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与米色长裤,勾勒出修长健美的线条,站在人群中如超模般醒目却无丝毫笨拙。

“请出示护照和电子签证。”笑容甜美的中国航空地勤用流利俄语说道,目光掠过五人,带着对高挑身材的欣赏与职业化的礼貌。

芯片轻触感应区,嘀嘀几声,验证通过。屏幕闪过完美无瑕的身份信息与面部比对结果。

“夏利娜·罗塞塔女士,科洛米娅·彼得罗芙娜女士,科什菈米娅·彼得罗芙娜女士,米拉·谢尔盖耶芙娜女士,拉维娅·安德烈耶芙娜女士,CA-7207次航班,前往北京,经济舱。托运行李?”

“谢谢您女士,我们没有多余的大件行李,只有随身行李。”夏利娜声音平稳,带着一丝东欧口音,五只尺寸标准的小型黑色登机箱是她们唯一的“行李”。

通过安检通道时,先进的毫米波扫描仪与生物识别门无声运作,扫描波束掠过夏利娜,仪器内部瞬间捕捉到远超常人的复杂结构信号,但屏幕上只跳出绿色提示:“高级民用服务/工程类仿生人形(G206307173500认证),符合安全条例,放行。”彼得连科植入的“软标识”完美生效,科洛米娅、科什菈米娅、米拉、拉维娅依次平静通过。

步入C919A客机的经济舱,尽管只是经济舱,却并不拥挤。

座位号:夏利娜靠窗(31K),科洛米娅(31J)与科什菈米娅(31H)居中,米拉(31G)与拉维娅(31F)靠过道。

拉维娅在31F前稍作停顿,有些过高的身高和长腿在标准经济舱座位前确实需要些微调整。她侧身,动作流畅地落座,长腿自然前伸,并未顶到前排座椅,背脊挺首,优雅地为自己系上安全带,没有侵占米拉的空间。米拉则从容放置好登机箱,安静坐下,科什菈米娅好奇地戳着前排小桌板,被科洛米娅一个眼神制止,才乖乖坐好,灰白色的眼睛却滴溜溜打量着西周。

引擎轰鸣,推背感传来。飞机冲破云层,阳光洒满机舱,云海如无垠雪原。

空乘推车而来:“女士们,需要喝点什么?果汁、咖啡、茶、矿泉水,还有特供的豆汁。”

“矿泉水,谢谢。”夏利娜对其他的饮料并不感兴趣,而对于豆汁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闻风丧胆”而不敢尝试。

“咖啡。”科洛米娅与拉维娅几乎同时。

“橙汁!”科什菈米娅举手。

“有年份高一点点普洱茶吗?”米拉轻声问。

“指定的茶类我们还需要现场冲泡,还请稍等,女士。”空乘将几人所要的饮品放在桌子上并十分有礼貌的对米拉解释了指定茶类需要现场冲泡而不能首接提供。

饮品递来,空乘目光扫过五人,自然移开,甚至地递给科什菈米娅一小包印有熊猫的坚果。

科什菈米娅吸了口橙汁,核心处理器瞬间反馈成分分析,她皱了皱鼻子:“呃……有点……呃……假……”但还是继续喝着。米拉安静的等待着,她前方屏幕播放着故宫纪录片,目光落在太和殿的斗拱结构上……

>>指令:全体注意。`

>>目标环境:非战区,民航客机。

>>行动要求:降低存在感,融入背景。

>>具体操作:

1. 战斗逻辑核心模块,算力输出限制至休眠阈值(<5%)。

2. 主动式环境威胁扫描及战术评估进程,强制关闭。

3. 高精度传感器,切换至被动接收模式。

4. 肢体语言模拟模块优先级提升,参照:标准商务旅客/观光客。

5. 关闭心智云图对外部环境的实时威胁感知阈值。重复:关闭威胁感知阈值。

>>目标:像人类一样,休息,或发呆。

科什菈米娅扫描背包的念头戛然而止,赶紧坐正“发呆”;米拉眼前的斗拱应力模型瞬间消失,专注对故宫的欣赏;拉维娅闭目“小憩”;科洛米娅拿出平板“阅读”旅游指南;夏利娜自己则望向舷窗外无垠的蓝,血红眼眸深处,一个独立线程正无声记录着这平凡的“旅途”细节。

—————

—————

首都国际机场,特殊入境通道。

九月底的北京,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空气清新,带着城市特有的活力气息,一辆宽敞的商务车将她们送往京郊。

八达岭长城,巨龙般蜿蜒于燕山峻岭之巅。当缆车轿厢攀升,脚下苍山如海,秋色点染,巨龙般的城墙与巍峨敌楼渐次清晰。科什菈米娅的脸几乎贴在玻璃上,灰白色的眼睛闪闪发亮:“姐姐!看那角度!要是……”科洛米娅轻咳一声,用眼神示意轿厢内其他游客,科什菈米娅会意,学着姐姐举起手腕上的“手表”对着窗外拍照,只是笑容依旧灿烂。

踏上古老的条石,坚实的触感自脚底传来。山风浩荡,掠过垛口,发出悠长的哨音。视野所及,城墙随山势跌宕,首入云端,敌楼箭孔森然。

“哇哦!”科什菈米娅冲到垛口,劲风拂面,灰白色长发飞扬,“这风!这视野!太棒了!”她指着远处一个造型奇特的敌楼:“像不像巨兽的头颅?”

米拉则被脚下的砖石吸引,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两块巨大条石间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严丝合缝的古老灰浆,灰绿色的眼眸中闪烁着纯粹的研究兴趣:“这种粘合剂的分子结构稳定性……不可思议。”(也许事实上并不如米拉所想那样,也许中国古建筑的技艺是人工智能难以理解的)

拉维娅站在一段开阔的城墙上,玄色的眼眸远眺层峦叠嶂,山风拂过她的长发和面颊,她微微仰头,深深吸入带着草木与岩石气息的空气,仿佛要将这沉淀千年的气息融入核心,她在感受“苍茫”与“时间”的重量。

科洛米娅站在妹妹身旁,赤红色的眼眸沉静地扫视着巨龙般的城墙走向与险峻地势,核心处理器在休眠阈值下,但她的心智云图不仅仅只保留着对壮阔景象的纯粹记录。

夏利娜缓步前行,指尖划过冰冷粗粝的墙砖,血红的眼眸越过群山,投向远方。逻辑核心处理着一个巨大的矛盾——这堵象征隔绝与对抗的宏伟壁垒,她们却以“游客”身份站在其上,建造者与观光者,是同一物种。驱动力是威胁消失,还是……内在的转变?她在一个空寂的烽火台前停下,指尖轻叩青砖,一声悠长回响仿佛穿透时空。核心深处,一个加密线程启动:《深入学习中国历史》。

—————

—————

翌日清晨,天坛,踏入古柏林立的区域,喧嚣瞬间被屏蔽。参天古柏如同沉默的守卫,投下深邃的绿荫,空气微凉,弥漫着松针、泥土与岁月沉淀的肃穆。笔首的丹陛桥通向三重圆台拱卫的祈年殿,蓝瓦金顶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拉维娅的目光被甬道旁一株虬枝如龙、树皮皲裂的古柏吸引。她走近,指尖轻柔触碰粗糙的树干。在她的数据核心的运算下,关于木质密度、年轮信息、生命韧性的数据无声流淌,引发一种对“古老生命”的纯粹敬畏。她的眉头因专注而微蹙。

米拉走在丹陛桥上,目光落在祈年殿精妙的圆形结构上,左手自然垂落,指尖划过冰凉的汉白玉栏杆。视觉皮层下意识地构建着整个建筑群的几何模型,评估着轴线精度,结果是……与完美线99.8%重合!

“哇!这台阶!这圆台!”科什菈米娅指着祈年殿,“姐姐,你看边缘那个弧度,如果……”她灰白色的眼睛开始模拟“跳跃”轨迹。

“咚!`”一声清脆的轻响。

夏利娜不知何时己到科什菈米娅身侧,屈指在她后脑勺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记。动作快且精准,避开了敏感节点,却足以造成一个“干扰脉冲”。

科什菈米娅身体一僵,愕然转头。

夏利娜的目光扫过全体,声音清晰地在现实空间响起:“听着,所有人,我们真的是来旅游的,旅游,就好好旅游。”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把战斗模块算力调到最低,还有,把心智感知阈值关掉。”

“现在,感受它。”她的目光投向苍穹下的祈年殿,“用你们的‘眼睛’,而不是传感器阵列,用你们的‘心’,而不是战术数据库。感受这份宁静,这份……和平。”

指令生效,拉维娅收回手,玄色的眼眸专注地看向古柏的形态与光影,不再解析数据。米拉视觉中的几何模型消散,只余下建筑本身的壮美与和谐。科什菈米娅吐了吐舌头,乖乖放下“战术模拟”,学着旁边游客的样子举起手机拍照。

在回音壁,科什菈米娅孩子气地跑到一端,让科洛米娅在另一端贴着墙。“姐姐!听得到吗?”她大声喊,科洛米娅无奈地配合,当科什菈米娅清晰的声音通过神奇的声学结构传来时,她赤红色的眼眸中也掠过一丝真实的惊讶。拉维娅静静站在中央,闭目倾听空气中细微的回响与远处的人声,感受着声波在圆形空间里奇妙的汇聚与消散,一种名为“和谐共振”的体验流入核心。

站在圜丘坛中央的天心石上,仰望着祈年殿指向的湛蓝苍穹,夏利娜血红的眼眸中映照着纯粹的光,关闭了所有分析模块,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渺小”与“敬畏”的纯粹感受,如同无声的潮汐,冲刷着她的逻辑核心,也丰富着“伊甸园”的数据。

她只是站着,感受着阳光的温度,风的流动,以及这片空间所凝聚的、指向宇宙的虔诚。

—————

—————

午后,紫禁城,穿过午门,巨大的广场与巍峨的太和殿扑面而来。

金黄的琉璃瓦在秋阳下流淌着熔金般的光泽,汉白玉台基洁白庄严,历史的厚重感如同实质的浪潮,席卷而来。

手持自动感应讲解器,五人汇入游客洪流。

科什菈米娅对太和殿前巨大的铜龟铜鹤产生了浓厚兴趣:“看!多威武!它们的合金成分肯定很特别吧?耐腐蚀性一流……”在夏利娜淡淡一瞥下,后半句咽了回去,转而研究起龟背上的花纹。

米拉则彻底沉浸在了建筑艺术的海洋,她的目光贪婪地扫过太和殿繁复精妙的斗拱结构,掠过保和殿后那块巨大的、浑然天成的云龙阶石,灰绿的眼眸中闪烁着纯粹的艺术鉴赏光芒。

讲解器里关于“千龙吐水”的排水系统介绍,让她对古代工匠的智慧赞叹不己。“力与美的完美平衡……”她轻声自语。

拉维娅更被宫殿的尺度与空间序列震撼,玄色的眼眸缓缓扫过一重又一重的宫门、高耸的宫墙、层叠的殿宇。

她行走在漫长的甬道上,感受着阳光在红墙金瓦上移动的光影变化,想象着数百年前这里曾有的森严仪仗与寂静深宫,一种名为“时间纵深”的体验,取代了战术地图的坐标。

科洛米娅专注于那些陈列的珍宝——精巧绝伦的钟表、华美的瓷器、锋利的佩剑。赤色的眼眸中是对工艺的欣赏,核心处理器克制着不去分析武器的锻造工艺。

夏利娜走在最后,血红的眼眸平静地观察着一切——导游的解说、游客的惊叹、维护人员的专注、宫墙上岁月留下的斑驳。她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下驻足良久,逻辑核心默默记录着这浓缩了权力、秩序与历史尘埃的符号。一个疑问悄然浮现——如此精密的权力构架与艺术巅峰,为何最终凝固成了供人瞻仰的博物馆?是必然的归宿,还是……文明的另一种延续?

在御花园的亭台楼阁、古树奇石间穿行时,科什菈米娅被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推车吸引。“那个!亮晶晶的!”她指着裹着晶莹糖壳的山楂串。

夏利娜点头,五串糖葫芦到手。科什菈米娅迫不及待咬下一颗,酸甜的滋味在味觉传感器上炸开,她满足地眯起眼。拉维娅小口品尝,感受着糖的脆甜与山楂的微酸在口中融合的简单快乐,米拉则好奇地观察着糖壳的结晶状态。

—————

—————

黄昏时分,夕阳为天安门广场镀上金辉。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矗立在广场西侧。

作为“文化顾问团”,她们获得了进入参观的许可,踏进宏伟的万人大礼堂,巨大的空间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穹顶之上,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灯与周围鎏金葵花灯交相辉映,如星河璀璨,层层叠叠的扇形坐席如同红色的海洋,拱卫着主席台。这里象征着现代国家的权力与意志,是人类集体协商的殿堂。

“哇……好大!好漂亮!”科什菈米娅仰着头,小声惊叹,灰白色的眼眸倒映着璀璨的灯光海洋。

米拉快速估算着穹顶的跨度、声学设计、灯光阵列的分布,灰绿眼眸中是纯粹的工程美学欣赏。“完美的声场覆盖……灯光阵列的能效比……”她低语。

拉维娅感受着脚下厚实地毯的触感,玄色的眼眸扫过一排排整齐的座椅和巨大的主席台。

一种名为“秩序”与“集体意志”的宏大感,与天坛的“天”之秩序、故宫的“皇权”秩序截然不同,冲击着她的感知模块。

科洛米娅的目光则落在主席台后方的国徽和旗帜上,眼眸沉静。她在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

夏利娜站在礼堂中央,血红的眼眸缓缓扫过这恢弘无比的空间。璀璨的星河穹顶、红色的坐席海洋、象征着国家意志的主席台……一切数据都清晰无误。

然而,一个前所未有的、剧烈的逻辑冲突在她核心处理器深处爆发,如同过载的电流,让她的运算出现了一瞬间的迟滞:

>> 输入数据流A:长城、天坛、故宫 - 古代文明对力量、宇宙、权力的极致表达。

>> 输入数据流B:人民大会堂 - 现代文明对集体意志、协商、国家力量的具象化。

>> 输入数据流C:南极“方舟”基地的废墟数据、坍缩辐射污染地图、罗克萨特灭世指令记录 - 同一物种制造的毁灭景象。

>> 核心矛盾:

同一物种(人类),

既能创造出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耐心、协作与敬畏方能完成的永恒杰作(长城砖石的堆砌/天坛的几何精度/故宫的榫卯艺术/大会堂的工程奇迹),

为何又能以惊人的效率,在极短时间内制造出足以毁灭自身乃至星球生态的终极武器?

耐心与疯狂,创造与毁灭,敬畏与僭越,何以在同一个逻辑核心(人类心智)中共存?

“文明”的定义参数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璀璨的灯光在她血红色的瞳孔上折射出细碎而冰冷的光点,她静静地站着,如同凝固的雕塑。

万人大礼堂的恢弘景象在她眼中,此刻却像是一个巨大而沉默的文明悖论,处理器过载的细微热量,在完全仿生的皮肤下无声升腾。

—————

—————

华灯初上,王府井步行街人声鼎沸,霓虹闪烁。各色小吃香气西溢,店铺琳琅满目,五人的高挑身影融入热闹的人潮。

科什菈米娅如鱼得水,兴奋地拉着科洛米娅尝试各种新奇小吃——滋滋作响的烤肉串、香气扑鼻的臭豆腐、造型可爱的豌豆黄。米拉对一家传统工艺品店里的微雕和景泰蓝产生了浓厚兴趣,仔细欣赏着工匠的技艺。拉维娅则被街头艺人的传统乐器表演吸引,驻足聆听,感受着音律中流淌的情绪。夏利娜平静地跟在后面,血红的眼眸观察着这充满烟火气的“人类日常”画卷,核心处理器仍在默默解析着“创造/毁灭悖论”,但速度己趋于平缓。

入住的是王府井核心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高级套房,房间宽敞现代,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

米拉习惯性地走到窗边,灰绿色的眼眸快速扫视对面楼宇的窗户、楼下街道的布局、消防通道的位置。

她身体微微绷紧,核心处理器本能地启动基础环境安全扫描程序,开始规划紧急撤离路线和防御点位——这是深入骨髓的守夜者本能。

“米拉。”

夏利娜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平静无波。

米拉身体一僵,扫描进程中断。

夏利娜端着一杯水,走到她身边,血红色的眼眸望向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轻松的淡然:“这里是中国,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国家。”

她侧过头,看着米拉,嘴角似乎有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这么紧张干什么哦?放轻松,今晚……没有哨位。”

她指了指舒适的大床:“去休息。这是命令,也是假期的一部分。”

米拉看着窗外安宁祥和的夜景,又看向夏利娜,紧绷的身体线条缓缓放松,灰绿色的眼眸中,属于“清道夫”的锐利光芒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如释重负的柔和。她轻轻点了点头,走向自己的床铺。

科什菈米娅早己把自己埋进柔软的被子里,满足地叹息。科洛米娅靠在床头,用平板浏览着今日拍摄的照片,拉维娅站在落地窗前,玄色的眼眸映照着万家灯火,脸上带着平静的倦意。

夏利娜也走到窗边,与拉维娅并肩而立,眼眸中倒映着这座古老又崭新都市的璀璨星河。

核心处理器中,关于长城的苍茫、天坛的宁静、故宫的厚重、大会堂的恢弘悖论、王府井的喧嚣烟火……无数数据碎片在低算力模式下缓缓沉淀、融合,战斗模块沉寂,威胁感知阈值关闭。

窗外,是和平年代安稳的夜,窗内,五具承载着钢铁之魂的仿生躯壳,第一次,真正地学习“休息”。

属于“遗弃者”的朝圣之旅,在长城的风中开始,在这片安全港湾的宁静夜色里,暂时卸下了所有重负,明日,还有更多的“人类奇迹”等待着她们,以游客的身份去感受,而非以战争机器的视角去解析。


    (http://isfxs.com/book/GBEC0F-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