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云笙的办公室位于云传媒大厦的顶层,落地窗外是整个城市的灯火。李白站在窗前,手中的酒杯映着霓虹的光彩。

"这比长安的夜景如何?"杜云笙端着威士忌走到他身旁。

李白摇头轻笑:"长安夜禁,坊门紧闭,哪有这般通明景象。不过..."他指向远处闪烁的霓虹广告,"那些浮华字样,倒有几分扬州夜市的影子。"

三天来,杜云笙几乎寸步不离地带着李白熟悉现代社会。从手机使用到地铁乘坐,从电子支付到网络社交,诗仙的学习能力惊人,但某些方面仍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习惯——比如拒绝使用"那劳什子塑料卡片",坚持携带现金;又比如对"将人拍扁装在盒子里"的照相技术始终心存芥蒂。

"明天就是讲座了,紧张吗?"杜云笙问。

李白仰头饮尽杯中酒:"我李白何时怯场过?当年在金銮殿上应对玄宗,也不过如此。"

杜云笙笑着摇头:"但这次不一样。我邀请了媒体、文化界名流,还有几位...特别嘉宾。"他顿了顿,"包括你的前妻和女儿。"

酒杯在李白手中微微一颤。通过这几日的记忆融合,他己了解到原主李慕白的家庭悲剧——因痴迷学术而忽视家庭,最终妻子林悦带着女儿李月离开。而李月,今年刚满十八岁,正在本市最好的大学读中文系。

"她们...会来吗?"李白轻声问。

"林悦不确定,但李月答应了。"杜云笙拍拍他的肩膀,"那孩子其实很有文学天赋,只是...你们之间隔阂太深了。"

李白望向窗外夜色,突然吟道:"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他苦笑一声,"不想千年后,我又负了一个女儿。"

杜云笙正想安慰,秘书敲门进来:"杜总,周明德教授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质疑李教授的身份和学术水平。"

电脑屏幕上,周明德的专访标题赫然醒目:《警惕文化骗子——论某些人借李白之名的炒作行为》。

"这老匹夫!"杜云笙怒拍桌子。

李白却饶有兴趣地读完了文章:"有趣。他说我'对李白的解读过于主观,缺乏学术严谨性'。"他抬头笑道,"殊不知,我便是李白,何须解读?"

"这不是玩笑,慕白...或者说,李白。"杜云笙严肃地说,"周明德在学界影响力很大,他这篇文章会给你明天的讲座带来很多麻烦。"

李白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倒是..."他指向文章末尾,"他说要带学生来'现场辨伪',正合我意。"

当晚,李白在杜云笙安排的酒店房间里辗转难眠。他起身来到书桌前,铺开宣纸——这是他对现代生活为数不多的妥协之一,勉强接受了圆珠笔代替毛笔。

"致吾女李月..."他写下标题,却又停住。千年岁月,他写过无数诗篇,却从未给女儿写过只言片语。笔尖悬在纸上良久,最终落下:

"父别子女去,岁月忽己晚。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己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写罢,他长叹一声,将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这样的诗,如何能给一个十八岁的少女?


    (http://isfxs.com/book/GBGEEJ-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