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路军的艰苦征程中,每一场战斗都关乎生死存亡,每一个决策都影响着部队的未来走向。
孙钰青明白,自己在总部养伤期间,不能仅仅关注自身伤势的恢复,更要时刻留意战局的变化,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西路军的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他回想起过往的战斗,那些与战友们一同冲锋陷阵的场景历历在目。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挫折都让他们更加坚韧。
如今,虽然要暂时离开红九军,但他知道,自己与西路军全体将士的目标从未改变——那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为人民争取自由与解放,为革命事业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他暗自思索,到了总部后,要尽快养好伤,深入了解整个西路军的战略布局和面临的困境。
也许,他可以凭借自己对战斗的理解,为部队提供新的战术思路;也许,他能够协助总部更好地调配资源,提升西路军整体的战斗力。
无论如何,他都要为广大西路军将士们创造更有利的战斗条件,争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孙钰青向王书生和陈海颂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决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充满艰辛,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无数西路军将士的期盼,他将毫不犹豫地踏上征程,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挑战。
在那战火纷飞、局势如乱麻般错综复杂的年代,西路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孙钰青站在西十里堡往永昌县城方向的雪地地上,望着眼前那一片被白雪覆盖的曾经被战火洗礼得千疮百孔的土地,心中满是忧虑。
此时离开红九军,他知道自己己经没有再次返回红九军的机会了,但是红九军的全体将士,却还在他的内心之中放不下,尤其是接下来红九军的命运多桀。
此时,他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要带领着警卫班的成员,外加50 名伤兵,还有100 匹战马,外加50支己经损坏的枪支,前往西路军总部所在的永昌县城。
这 50 名伤兵,每一个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艰难挺过来的勇士。他们有的手臂缠着渗血的绷带,有的腿部受伤行动艰难,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这50名伤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伤势严重,10天半月内都无法好利索,所以孙钰青打算把他们带到身边,借口好方便给他们治疗,实际上是为他们争取一个相对安全的恢复时间。
100 匹战马,毛色各异,在寒风中不安地刨着蹄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路的艰辛。
孙钰青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同志们,咱们这一路,也不好走,但只要大家咬紧牙关,就一定能到达永昌县城,与总部会合!”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就这样,他们踏上了前往永昌县城的征程。永昌县城距离西十里堡有 120 公里的路程,虽然在地图上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遥远,但这一路全是蜿蜒曲折的山路。
山路两旁,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树林,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此时,天空中还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小雪花,那洁白的雪花如同无数的小精灵,在空中肆意飞舞。
原本整个世界就被一层厚厚的白雪所覆盖,大地变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下更显得白色迷茫了。
大雪给他们的行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原本就崎岖难行的山路,被厚厚的积雪掩盖,变得更加难以辨认。
战马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时不时会因为踩到松软的积雪而滑倒。伤兵们坐在马背上,紧紧地抓住缰绳,忍受着身体的伤痛和寒冷的侵袭。
冬日的西北大地,寒风如刀,肆意地切割着每一寸的肌肤。孙钰青裹紧身上略显破旧的棉衣,骑着战马,在警卫班的陪同下,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西路军总部走去。
战马的脚步虽有些踉跄,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几天前的那场战斗,红九军将士们浴血奋战,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自己也在战斗中受了伤,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斗志。
孙钰青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深知,这一路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时刻警惕马家军的追击。
“大家小心点,注意脚下的路!”孙钰青大声提醒着众人。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却很快被呼啸的风声所淹没。
6名警卫员紧紧地跟在孙钰青身后,肖永彪这个警卫员,则是骑着一匹快马,在前方300米远的地方探路哦,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周围的环境。
别看肖永彪不到16岁,但是却己经非常成熟了,跟在孙钰青身边两年,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保护首长安全的重任,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
同时肖永彪前些天刚去过了一趟永昌县城西路军总部,所以由他带路最为合适,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道路,钻进这雪山里,也不知道多久才能绕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体力开始逐渐消耗殆尽。寒冷的天气让他们的手脚都变得麻木,每一次呼吸都能看到口中呼出的白色雾气。
伤兵们的伤口在寒冷的刺激下,疼痛加剧,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依然顽强地坚持着。
“军长,这雪越下越大了,肖永彪会不会不认识道路了,咱们会不会迷路啊?”
警卫班班长肖勇银,则是担忧地问道,他也就是比肖永彪大了一岁,这次被孙钰青刻意要到身边来做警卫班班长,因为肖勇银也负伤了,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痊愈。
孙钰青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家放心,肖永彪刚去过永昌县不久,对这一带的地形还算熟悉,不会迷路的。这大雪虽然给咱们带来了困难,但也能帮咱们挡住马家军的追击。”
正如孙钰青所说,这皑皑白雪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西路军的行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积雪让山路变得湿滑,增加了行军的难度;寒冷的天气也让伤兵们的伤口愈合变得更加缓慢。
但另一方面,大雪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家军的追击。厚厚的积雪掩盖了西路军的足迹,让马家军难以追踪他们的行踪。
孙钰青骑在马上,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大雪能够下得再大一些、再久一些。他想着,如果这场大雪能够持续十天半月就好了。
那样的话,红九军的很多伤员就能够在温暖的营地中得到更好的治疗,逐渐恢复痊愈。同样红九军的战斗力就能够再次提升,或许就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在那片广袤而又苦寒的西北大地上,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无情地切割着每一寸的肌肤。
漫天的飞雪在狂风的裹挟下肆虐横行,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掩埋在这混沌之中。西路军的战士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军长,您说咱们红九军,后续会来永昌吗?”一名伤兵轻声问道。
孙钰青看着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说道:“我和陈政委反复交代过,不能凭借现在红九军的力量与马家军进行顽固的鏖战,那样只会让红九军的实力继续下滑。我相信陈政委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时带领队伍到永昌,但具体结果如何,还得看与马家军战斗的情况。”
众人听了,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心中都清楚,红九军此刻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他们虽然与红九军相隔甚远,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支曾经并肩作战的队伍。
孙钰青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前世的记忆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首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能重新返回红九军。这一次前往永昌县城,或许就是他与红九军的最后诀别。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之情。
“红九军的同志们啊,你们一定要挺过去!”孙钰青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
他深知,红九军是一支有着顽强战斗精神的队伍,他们在无数次的战斗中都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但这一次,面对马家军的疯狂围剿,他们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
在这艰难的前往永昌的行程中,孙钰青不断地回忆着与红九军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
那些一起冲锋陷阵、一起出生入死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他想起了战友们那一张张充满热血和激情的脸庞,想起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这些回忆,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西路军的胜利而努力的决心。
(http://isfxs.com/book/GBIFBI-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