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只做医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只做医生

 

医院咖啡厅的吊灯在沈沉舟的镜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将修改后的稿件推回时,纸页间夹着的医学文献资料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描述有误。"他旋开钢笔,蓝色墨水在"失眠加重"的批注旁晕染开,"突然停药可能引发的不仅是躯体症状,还包括5-羟色胺综合征的风险。另外,关于心理治疗部分,认知行为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步骤,你可以参考这篇论文。"他指了指夹在资料里的一篇文章,"还有,书中对焦虑发作的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可以增加一些生理学解释,比如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样能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病症。"

温念安盯着那些工整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像手术刀般精准,却也像冰冷的镊子,将她精心包裹的情感一层层剥离。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穿过百叶窗,在沈沉舟的白大褂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听诊器的金属圆环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碰撞声,仿佛在提醒着某种不可逾越的界限。她翻看着稿件,发现沈沉舟在很多地方都做了详细的批注,不仅有医学知识的补充,还有对叙事节奏的建议,比如在某些过于沉重的段落后面,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治愈的情节,让读者的情绪得到缓解。

"为什么愿意帮我?"这个问题在她喉咙里打转了整整两天,此刻终于破茧而出。温念安听见自己的声音发颤,像深秋枝头摇摇欲坠的枯叶。沈沉舟整理资料的手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沉静如潭,却在某个瞬间泛起涟漪。他沉默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钢笔,说:"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也见过很多患者在痛苦中挣扎。你的书,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它有可能成为一盏明灯,照亮那些同样深陷痛苦的人。而且,从专业角度完善它,也是我作为医生的一种责任。"

"作为医生,帮助患者康复是我的职责。"他合上钢笔,金属笔帽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如同关闭了一扇门,"而你的书,或许能帮助更多经历创伤的人。但我必须强调,我只从医学专业角度提供意见,其他方面,希望你能保持自己的风格。"这句话像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重重砸进温念安心里。她突然明白,在沈沉舟眼中,她始终只是个需要治疗的"患者",而他恪守着职业的边界,不愿踏入任何情感的雷区。

回去的路上,温念安在地铁里翻开稿件。沈沉舟的批注旁,她用铅笔写下自己的理解,理性的医学术语与感性的回忆在纸页上激烈碰撞。当读到"创伤后认知重构"的专业解释时,她想起林远总说她太过执着,要学会与遗憾和解。地铁报站声响起,温念安望向车窗,玻璃上倒映着无数张陌生的脸,而她的倒影正在慢慢变得清晰。她开始思考,也许真的应该像沈沉舟说的那样,放下对过去的执念,以更理性、更客观的态度去完成这本书。同时,她也对沈沉舟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他不仅在医学上给予帮助,还在无形中引导她走出痛苦的深渊。


    (http://isfxs.com/book/GBIJFB-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