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内忧外患,力破困局
陆川在力保皇家科学院继续发展后,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士族残余势力定会再出幺蛾子。果然,没过多久,民间便开始流传一些诋毁皇家科学院的谣言,称科学院是劳民伤财之举,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却只做些无用之事。这些谣言在士族残余势力的暗中推动下,如瘟疫般在洛阳城乃至周边郡县扩散,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也开始对科学院产生不满情绪。
陆川得知此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士族的阴谋,意在煽动民愤,迫使他停止对科学院的支持。他决定正面回应,让百姓亲眼看到皇家科学院的成果,以事实击破谣言。
陆川下令在洛阳城中心的广场举行一场皇家科学院成果展示会。展示会当日,广场上人头攒动,百姓们怀着好奇与疑惑的心情赶来。广场上陈列着皇家科学院的各项发明,有改良后的投石机、新型织机、灌溉用的水车等。
马钧亲自担任解说,他指着新型织机对百姓们说:“大家看,这台织机乃是我院杜夔精心研制。以往织一匹丝绸,需耗费数日,如今用此织机,仅需一日便可完成,且织出的丝绸更加精美。如此一来,丝绸产量大增,价格便会降低,大家以后都能穿上便宜又好看的丝绸衣物。”百姓们听后,纷纷惊叹。
接着,马钧又来到投石机旁:“这投石机经改良后,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若在边疆,便可有效抵御外敌入侵,保我大汉百姓平安。”为了让百姓更首观地感受,士兵们现场演示,巨大的石块被投石机抛出,精准地击中远处的目标,引起一片惊呼。
展示会结束后,百姓们对皇家科学院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纷纷称赞科学院为大汉带来的好处,士族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就在陆川解决了国内这场风波之时,边境又传来了紧急军情。鲜卑轲比能在得知乌桓与大汉接触并可能归附后,大为震怒。他担心乌桓倒向大汉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联合了草原上几个较小的部落,集结了八万骑兵,突袭大汉北方边境的雁门郡。
雁门太守抵挡不住鲜卑的猛烈攻击,连忙派人向朝廷求援。陆川接到战报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鲜卑此次来势汹汹,我军需速派援军,解雁门之围。”大将军张角说道,他神色严峻,深知边境战事的紧迫性。
陆川点头:“张将军所言极是。朕命你率五万屯田军即刻出发,务必击退鲜卑,保我雁门百姓周全。”
张角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这时,郭嘉进谏道:“陛下,鲜卑此次突袭,意在破坏乌桓与我大汉的关系。我们可一面派军迎敌,一面派使者前往乌桓,告知他们鲜卑的阴谋,催促乌桓尽快表明立场,出兵相助。”
陆川赞许地看了郭嘉一眼:“奉孝此计甚好。传朕旨意,派快马使者前往乌桓,向蹋顿说明情况。若乌桓出兵协助击退鲜卑,朕不仅会给予更多赏赐,还会在边境开设互市,让乌桓百姓受益。”
张角率领的屯田军日夜兼程,很快便抵达雁门郡。此时,雁门城己被鲜卑军重重包围,形势危急。张角观察完敌军阵势后,决定采用火攻之计。
深夜,张角挑选了两千名精锐士兵,每人手持火把和易燃之物,悄悄绕到鲜卑军后方。一声令下,两千火把同时点燃,火势迅速蔓延,鲜卑军的营帐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与此同时,张角亲率大军从正面发起冲锋。
鲜卑军被突如其来的火攻和汉军的冲锋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他们以为汉军有援兵相助,士气顿时低落。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鲜卑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败退。
就在张角率军追击之时,乌桓方面传来消息。蹋顿得知鲜卑的阴谋后,决定出兵相助大汉。他率领三万乌桓骑兵,从侧翼突袭鲜卑军。鲜卑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绝境,大败而逃。
此役,汉军与乌桓军大获全胜,共斩杀鲜卑军两万余人,缴获战马、兵器无数。雁门之围成功解除,边境百姓欢呼雀跃。
战后,陆川为了嘉奖张角和蹋顿,不仅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还按照承诺,在边境开设了互市。乌桓百姓可以用马匹、皮毛等物资与大汉百姓交换粮食、丝绸和各种生活用品,双方边境贸易日益繁荣,乌桓与大汉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然而,鲜卑轲比能并不甘心失败。他退回草原后,一面收拢残兵,一面派使者前往西域,试图拉拢西域部分国家,共同对抗大汉。他承诺给予这些国家丰厚的回报,并表示愿意与他们平分大汉的财富。
西域一些国家在利益的诱惑下,开始动摇。原本己经倾向于大汉的他们,态度又变得暧昧起来。蔡邕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刻派人向陆川禀报。
陆川得知西域局势有变,再次陷入沉思。他明白,若不及时解决西域问题,不仅丝绸之路会受到影响,大汉在西域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而且,西域一旦与鲜卑勾结,将对大汉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陆川决定再次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这次他挑选了智谋过人的贾诩。贾诩领命后,对陆川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洞悉西域诸国心思,分化他们与鲜卑的联盟,稳定西域局势。”
贾诩率领使团抵达西域后,并未急于求成。他先暗中调查了那些被鲜卑拉拢的国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经过一番了解,贾诩发现这些国家大多是担心与大汉结盟后,会受到其他势力的攻击,同时也对鲜卑承诺的财富心动。
贾诩决定先从最动摇的楼兰国入手。他见到楼兰国王后,并未首接提及鲜卑的事情,而是与国王畅谈大汉的繁荣昌盛和文化魅力。他向国王展示了大汉的各种先进技术和精美物产,并承诺若楼兰继续与大汉交好,大汉将帮助楼兰修建水利工程,提高农业产量,还会传授他们先进的纺织技术,让楼兰的商业更加发达。
楼兰国王听后,心中十分心动。但他仍有些犹豫,担心鲜卑的报复。贾诩看出了他的担忧,笑着说道:“陛下无需担忧。如今大汉与乌桓结盟,实力大增。鲜卑此次在雁门大败,短时间内无力再战。而且,若楼兰与大汉携手,大汉定会保护楼兰免受鲜卑侵扰。若陛下轻信鲜卑,一旦他们战败,楼兰必将成为大汉的敌人,到那时,楼兰将面临灭顶之灾。”
楼兰国王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拒绝鲜卑的拉拢,继续与大汉保持友好关系。贾诩趁热打铁,让楼兰国王召集其他动摇的国家,共同商议对抗鲜卑的策略。
在贾诩的努力下,西域各国再次团结在大汉周围。他们共同签署了一份盟约,承诺相互支持,共同抵御鲜卑的入侵。同时,各国还表示愿意加大与大汉的贸易往来,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
陆川得知贾诩在西域的成果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西域局势的稳定为大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他也明白,鲜卑不会轻易放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此时,系统提示音在陆川脑海中响起:【历史修正度90%,宿主在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决策推动了大汉的发展,距离“成为千古一帝”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仍需警惕周边势力的反扑和国内潜在的危机。】
陆川看着洛阳城的繁华景象,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要带领大汉走向繁荣昌盛,实现成为千古一帝的宏伟目标。而接下来,大汉又将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陆川又将如何应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去书写新的篇章。
(http://isfxs.com/book/GCBCII-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