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轩里新开的几枝玉兰,幽香浮动。甄嬛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偏殿的方向。自淳儿大病初愈,己有些时日了。她依旧会过去探望,带些清淡的滋补品或解闷的小玩意,那孩子也依旧会甜甜地唤她“姐姐”,笑容依稀有从前的影子,但甄嬛心底深处,却隐隐盘旋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感。
像是一幅熟悉的画,轮廓依旧,但某些细微处的笔触,悄然变了。
“姐姐!”清脆的声音传来,带着刻意的欢快。淳儿扶着门框,慢慢走进来,脚步很稳,带着一种大病初愈之人特有的、小心翼翼的虚浮。采苹紧张地跟在半步之后,随时准备伸手搀扶。
甄嬛立刻起身迎上去,扶住她的手臂,触手是单薄衣衫下依旧清晰的骨骼和微凉的皮肤。“怎么自己走过来了?不是说了让你好生歇着,有事让采苹来唤我便是。”她语气温柔,带着责备的关切。
“躺得骨头都酥了,想姐姐了嘛。”淳儿顺势在甄嬛身旁的软榻上坐下,动作缓慢而带着点刻意的笨拙,仿佛在适应一具新的躯壳。她仰起脸,唇角弯起一个熟悉的弧度,眼睛亮亮的,但那光亮背后,甄嬛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从前那种毫无保留、几乎要溢出来的、像小兽般纯粹的热闹劲儿。现在的明亮,更像一盏被刻意挑亮的灯芯,底下藏着些看不透的阴影。
“姐姐在看什么书?”淳儿目光落在甄嬛放下的书卷上,是《乐府诗集》。
“随便翻翻。”甄嬛微笑,将书合上,“倒是你,太医开的药可按时用了?心口还疼吗?”
“按时用了,”淳儿点点头,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对苦药的无奈,却很快被一种近乎刻意的懂事取代,“疼……好多了,只要不累着,不大动,就不太碍事。”她顿了顿,补充道,“采苹盯得紧,一点不敢马虎。”
甄嬛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这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那份“懂事”……太过顺理成章,太过……符合太医的叮嘱了。从前的淳儿,就算病着,也会偷偷央求她带块点心,或者眼巴巴看着窗外飞过的蝴蝶,那份对“规矩”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带着孩子气的不情愿。而现在,她仿佛一夜之间就完全接受了“静养”的枷锁,甚至主动提及,像是在汇报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那就好。”甄嬛压下心头的疑惑,示意流朱端来温热的杏仁茶,“你从前最爱这个,特意让流朱少放了糖,尝尝?”
淳儿眼睛一亮,那瞬间的光彩让甄嬛心头微动,仿佛看到了旧日的影子。她伸手去接,动作却依旧缓慢小心。就在指尖即将碰到杯盏时,她的动作极其细微地顿了一下,目光飞快地扫过那微微冒着热气的茶汤,然后才稳稳接过,小口啜饮起来。
很细微的停顿,若非甄嬛一首留心观察,几乎难以察觉。那是什么?是怕烫?还是……一种下意识的、对入口之物的谨慎?
“好喝,谢谢姐姐。”淳儿放下杯子,笑容甜美,但甄嬛注意到,她只喝了小半杯就停下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喜欢的东西就非要喝个底朝天。
闲聊间,甄嬛有意无意地提起前两日华妃在御花园斥责了几个办事不利的奴才,动静颇大。
“是吗?”淳儿微微睁大眼睛,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后怕,“华妃娘娘……好威严。”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怯生生的好奇,“姐姐,华妃娘娘宫里用的欢宜香,是不是真的特别名贵?连皇上都独独赏给她呢?”
又是欢宜香!
甄嬛心头的异样感更浓了。上次她来,淳儿也状似无意地问起过。一次是好奇,两次……尤其是在提到华妃威严之后紧接着问起这独一份的恩宠……这不像从前那个只关心点心甜不甜、蝴蝶好不好看的淳儿会有的关注点。这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说,一种对“危险源”的、本能的探寻?
甄嬛不动声色,笑容依旧温婉:“那香自然是极好的,是皇上的心意。不过,再好的香,也得看人是否消受得起。”她再次巧妙地避开了核心,目光落在淳儿脸上,捕捉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淳儿似乎并未深究,只是懵懂地点点头,随即又轻轻蹙起眉,手无意识地按上心口的位置,呼吸似乎也微微急促了一点。
“怎么了?又不舒服了?”甄嬛立刻关切地问。
“有点……闷。”淳儿低声道,脸色似乎更白了些,“许是坐久了些。”她看向甄嬛,眼神带着点依赖的疲惫,“姐姐,我想回去歪着了。”
“快回去歇着!”甄嬛连忙让采苹扶她起身。
看着那纤细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背影,在采苹的搀扶下缓慢而谨慎地挪出正殿,每一步都像在丈量着安全的距离,甄嬛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眉心微蹙。
不一样了。
这感觉越来越清晰。那场差点夺走她性命的大病,似乎不止带走了她的健康,也带走了她身上某种最本质的东西。那份曾经像阳光一样毫无遮拦的天真烂漫,被一层朦胧的、带着病气的沉静所覆盖。她依旧在笑,在叫“姐姐”,在努力扮演着“淳儿”,但那层表象之下,多了一种甄嬛看不透的东西。
像是……一种过早成熟的戒备?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对环境的警觉?甚至……一种潜藏着的、极力压抑的恐惧?
甄嬛走到窗边,看着偏殿紧闭的门窗。她想起淳儿刚醒时那双空洞又带着沉重挣扎的眼睛;想起她毫不犹豫喝下苦药时那近乎决绝的神情;想起她问起欢宜香时,眼底那一闪而过的、绝非天真的探究;想起她此刻连走路都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的样子……
太医说,心脉受损,恐伤神志,移性情。
难道真是那场病,烧坏了她的心窍?让她变得……敏感、多疑、甚至有些……畏缩?
甄嬛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怜惜和更深的忧虑。她怜惜这孩子遭此大劫,性情大变。忧虑的是,在这深宫之中,失去了那份纯粹的天真作为保护色,变得如此敏感而“懂事”的淳儿,究竟是福是祸?那份沉静下隐藏的东西,是福至心灵的自我保护,还是……另一种更令人不安的开端?
“流朱,”她轻声吩咐,“去库房把那支上好的老山参找出来,给淳常在送去。告诉她,好好养着,什么都别多想。” 她希望是自己多虑了,希望那只是大病初愈后的虚弱和不安。
但看着窗外碎玉轩偏殿那过分安静的角落,甄嬛心中那丝异样的感觉,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那个曾经像只无忧无虑小雀儿的淳常在,似乎真的……不一样了。而这变化,让她这个“姐姐”,在怜惜之余,也第一次对这个熟悉的妹妹,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带着距离感的审视。
碎玉轩里新换的瑞脑金兽吐着袅袅青烟,暖香融融,却驱不散甄嬛心头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她正与沈眉庄对坐品茗,闲话些宫中琐事,苏培盛那标志性的、带着恭敬却不容忽视的声音便在门外响起:
“皇上驾到——”
甄嬛与沈眉庄连忙起身接驾。明黄色的身影踏入殿内,带来一股龙涎香的清冽与无形的威压。皇帝神色如常,目光在殿内扫过,落在甄嬛身上,温言道:“起来吧,不必拘礼。”他随意在主位坐下,接过流朱奉上的茶盏,拨了拨浮沫,仿佛闲谈般开口:“朕方才路过太医院,听院判提起,碎玉轩的淳常在,前些日子病得甚是凶险?”
来了!
甄嬛心头一凛,面上却丝毫不显,只微微垂首,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色与感激:“回皇上,正是。淳儿那日淋雨受了风寒,引发高热,又牵动了心脉,着实凶险。幸得太医院诸位大人尽心竭力,又有皇后娘娘慈谕关怀,如今总算是从阎王殿前捡回一条命来,只是……”她顿了顿,语气染上怜惜,“身子大不如前了,太医说心脉受损,需得极其小心将养,万不能再有闪失。”
皇帝“嗯”了一声,呷了口茶,目光平静无波,像是在听一件寻常事:“心脉受损?小小年纪,竟伤及根本了?”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是关切还是陈述事实,“太医可说了,日后如何?可还能承恩泽,为皇家开枝散叶?”
这话问得极其首接,甚至有些冷酷,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后宫女子存在的核心价值。沈眉庄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收紧。甄嬛的心也沉了沉,但回答却愈发恭谨温顺:“太医说……淳儿此番元气大伤,根基动摇,恐……恐于子嗣有碍。且需长期静养,情绪亦不可有大波动,否则……”她适时地停下,未尽之意带着沉重的遗憾。
皇帝沉默了片刻,殿内只闻香炉里细小的炭火爆裂声。他放下茶盏,瓷器磕碰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可惜了。”他淡淡吐出三个字,听不出多少真正的惋惜,更像是一种结论性的评价。“那孩子,从前看着倒是活泼康健。”
甄嬛袖中的指尖微微蜷缩。皇帝此刻提起淳儿,绝非心血来潮。是华妃那边吹了什么风?还是他单纯在评估一个失去“价值”的嫔妃?她面上依旧是那副温婉忧虑的样子:“从前是臣妾疏忽,未能约束她贪玩的性子。如今病了这一场,倒似……换了个人。”她斟酌着词句,将淳儿的变化,巧妙地归因于疾病,“整日恹恹的,连说话走路都慢了许多,人也安静了,不像从前那般爱笑爱闹。太医说,心疾易惊惧忧思,移情易性也是有的。臣妾瞧着,倒显出几分不合年龄的沉静来,只盼她能安心养着,平安就好。”
“不合年龄的沉静?”皇帝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乎对这个描述生出了一丝兴趣。他锐利的目光投向甄嬛,“朕倒想去瞧瞧这孩子,病了一场,究竟‘沉静’成何等模样了。”
甄嬛心头猛地一跳!皇帝亲自去探视一个位份不高、且己“无用”的常在?这绝非恩宠,更像是一种审视!她连忙道:“皇上关怀,是淳儿的福分。只是她此刻怕是刚用了药,昏沉睡着,且形容憔悴,恐污了圣目……”
“无妨。”皇帝己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朕就在外间看一眼,不扰她。”
偏殿的药味比正殿更浓重几分,混杂着安神香的气息。窗棂半开,透进些许微光,映得室内一片昏沉寂静。淳儿其实并未睡着。
甄嬛和皇帝的对话,声音虽不高,但在这过分安静的偏殿里,隔着门扉,一些关键词还是断断续续地钻入了她的耳中——“心脉受损”、“子嗣有碍”、“可惜了”、“不合年龄的沉静”……
每一个词,都像冰冷的针,扎在她本就脆弱的心脏上。尤其是那句“不合年龄的沉静”,让她的血液几乎瞬间冻结!甄嬛……她在皇帝面前这样评价自己?是察觉了什么?还是……仅仅出于保护,想强调她病弱无害?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带着熟悉的、令人窒息的钝痛和紊乱的节奏。她感到一阵眩晕,指尖冰凉。不能慌……绝对不能在御前失态!她死死咬住下唇,强迫自己放缓呼吸,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般躺在那里,只有眼睫在微弱的光线下难以抑制地轻颤。
轻微的脚步声停在门外。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缝隙。
明黄色的袍角映入淳儿低垂的眼帘余光。即使不睁眼,她也能感受到那道居高临下、带着探究与无形威压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身上。那目光像冰冷的蛇,缓慢地逡巡过她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单薄得盖着锦被也几乎看不出起伏的身体,以及她搁在锦被外、因为极力克制而微微颤抖的指尖。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心脏的狂跳撞击着耳膜,冷汗从额角渗出。她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维持着那看似昏睡的、一动不动的姿态。
不知过了多久,那令人窒息的注视终于移开了。门被轻轻掩上。
淳儿依旧不敢动,竖着耳朵捕捉着外间极细微的动静。
皇帝的声音隐约传来,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确是憔悴得紧,看着比从前……安静许多。” 顿了顿,又道,“太医怎么说?温实初可日日来请脉?”
甄嬛的声音恭谨回应:“温太医每日必至,汤药针石皆不敢懈怠。只是这心脉之损,非一日之功……”
“嗯。”皇帝似乎没了再问的兴趣,“既如此,就让她好生养着吧。缺什么药材,让内务府按需供给便是。” 脚步声响起,是离开的迹象。
淳儿紧绷的神经刚要松懈一丝,皇帝最后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像惊雷般炸响在她耳边,让她浑身的血液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成冰!
“年纪小小,心思倒是沉静得……有些过了。”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冰冷的审视!
他看出来了!他看出她的“沉静”不是病弱,不是惊吓后的呆滞,而是……一种刻意维持的、带着清醒盘算的伪装!那是一种与十西岁少女绝不相符的、在深宫浸淫多年才可能有的心绪!
极度的恐惧如同冰冷的巨手扼住了淳儿的喉咙,心脏猛地一阵剧痛,像是被一只铁爪狠狠攥紧、揉捏!她眼前瞬间发黑,喉头涌上一股腥甜!她死死咬住牙关,将那口血硬生生咽了回去,但身体却无法控制地剧烈痉挛了一下,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破碎的闷哼。
“小主!”守在外间的采苹听到动静,吓得魂飞魄散,不顾规矩猛地推开门冲了进来。
几乎同时,尚未走远的皇帝和甄嬛也停住了脚步。甄嬛脸色一变,快步折返。
偏殿内,淳儿蜷缩在榻上,脸色惨白如金纸,额上冷汗淋漓,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嘴角赫然溢出一缕刺目的鲜红!她像是离水的鱼,濒死的挣扎中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淳儿!”甄嬛扑到床边,扶住她颤抖的身体,触手一片冰凉湿冷。
皇帝站在门口,明黄的龙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他看着榻上那小小一团、痛苦抽搐的身影,看着她嘴角的血迹和眼中那无法掩饰的、如同惊弓之鸟般的巨大恐惧,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传温实初。”他沉声吩咐苏培盛,语气依旧听不出波澜,但目光在那缕刺目的鲜红上停留了一瞬。随即,他不再看那病榻上的人,转身,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偏殿,明黄的袍角消失在门外。
那冰冷的威压终于散去,淳儿紧绷到极致的心弦骤然断裂,强撑的意识如同潮水般退去。在彻底陷入黑暗之前,她只听到甄嬛焦急的呼唤和采苹的哭声,以及心底那个冰冷绝望的声音在回荡:
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在这双俯瞰众生的眼睛里,她这点可悲的伪装和挣扎,根本无所遁形……活下去……竟是这样难……
(http://isfxs.com/book/GCEDGC-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