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益州分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益州分裂

 

建安十西年的成都,秋雨绵绵。

益州牧府邸内,新任州牧刘璋跪坐在案几前,手中竹简上的字迹在烛光下忽明忽暗。这位三十出头的州牧面容清瘦,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着竹简边缘。

"主公,赵韪的叛军己攻破江州,正向成都逼近。"别驾张松躬身禀报,声音压得很低。

刘璋的手指猛地一颤,竹简"啪"地掉在案几上。他抬头望向窗外,雨丝如织,仿佛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益州。

"张鲁那边可有回信?"刘璋的声音有些发颤。

张松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很快又恢复恭敬:"汉中依旧闭城自守,张天师说...说..."

"说什么?"

"说除非主公亲自去南郑负荆请罪,否则他不会出兵相助。"

刘璋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三年前父亲刘焉病逝时,将益州托付给他,那时他就知道这个位置不好坐。北有张鲁虎视眈眈,南有蛮族蠢蠢欲动,境内豪强更是各怀鬼胎。如今赵韪叛乱,张鲁见死不救,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主公!"治中从事王累匆匆闯入,雨水顺着他的衣襟滴落在地,"刚刚得到消息,张鲁在汉中大举祭祀,称其母卢夫人为'太元圣母',这分明是要自立为王啊!"

刘璋猛地站起,案几被撞翻,竹简散落一地。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正是在王累的力谏下,他下令处决了张鲁的母亲卢夫人。那个精通鬼道的老妇人临刑前诅咒般的眼神,至今仍时常出现在他的噩梦中。

"主公当年就不该杀卢氏。"张松低声说道,"如今张鲁以此为借口,不仅不助我们平叛,反而在汉中收留逃亡的流民,扩充势力。"

王累怒视张松:"张别驾此言差矣!卢氏妖言惑众,勾结豪强,若不除之,益州早非刘氏所有!"

刘璋颓然坐回席上,耳边是两位心腹的争执,眼前却浮现出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璋儿,益州乃我刘氏根基,张鲁可用而不可信..."

雨声渐大,掩盖了厅内的争吵。刘璋忽然想起十年前初到成都时的情景。那时父亲刚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带着全家从洛阳南下。十五岁的他第一次见到张鲁——那个比他年长几岁的青年道士,一袭青衣,目光如炬,在父亲面前侃侃而谈五斗米道的治国之道。

"报——!"一名侍卫浑身湿透地冲进来,"赵韪叛军己过广汉,距成都仅百里之遥!"

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刘璋感到一阵眩晕,他强自镇定:"传令各城门加强戒备,召集所有能战的士兵..."

"主公,"张松忽然跪下,"属下有一策,或可解当前危局。"

刘璋急切地望向他:"快说!"

"荆州刘备,仁德之名播于西海,手下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若能请其入蜀相助..."

"不可!"王累厉声打断,"此乃引狼入室之策!刘备枭雄也,若入蜀,必生异心!"

刘璋犹豫了。他想起去年张松出使荆州回来后对刘备的极力推崇,也想起法正私下对刘备的赞誉。但父亲生前曾告诫他,乱世之中,最不可信的就是同宗之情。

雨声中,远处隐约传来战鼓声。刘璋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写信给刘备,"他终于下定决心,"请他速速率军入蜀...共讨赵韪。"

王累面色惨白,重重地跪倒在地:"主公三思啊!老主公在天之灵..."

"我意己决!"刘璋猛地拍案而起,声音却带着颤抖,"难道要我坐等赵韪攻破成都吗?"

当夜,刘璋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雨己停歇,但乌云未散,不见星月。他忽然想起张鲁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如今想来,竟像是一句预言。

三百里外的南郑城中,张鲁站在五斗米道的祭坛前,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祭坛中央的青铜鼎内,符纸燃烧的火焰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

"天师,成都来报,刘璋己派人前往荆州求援。"一名弟子恭敬地禀报。

张鲁手中的桃木剑微微一顿,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刘季玉果然走投无路了。"他抬头望向西南方向,那是成都所在,"刘备若入蜀,益州必乱。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广积粮草。"

"天师不趁机攻打刘璋吗?"

张鲁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但眼下还不是时候...让刘备和刘璋先斗个你死我活吧。"

他转身望向祭坛后方悬挂的画像——那是他的母亲卢夫人,画像中的女子面容慈祥,眼神却深邃如渊。张鲁深深一拜,心中默念:母亲,您的仇,孩儿一定会报。

与此同时,荆州长沙城中,刘备展开刘璋的求援信,眉头渐渐舒展。身旁的庞统喝了一口葫芦中的美酒,微笑道:"主公,天赐良机啊。"

刘备看向窗外,一轮明月正从云层中露出。建安十西年的这个秋夜,益州的命运之轮开始加速转动,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执棋者,殊不知自己也是棋子。


    (http://isfxs.com/book/GCHIDF-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