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无声的较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无声的较量

 

初中的日子在书页的翻动和粉笔灰的飘散中悄然流逝。对晏昼而言,教室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殿堂,更像一个无形的角斗场。在这里,他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只有自己知晓的“无声较量”。对手不是试卷上的难题,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他自己那无法宣之于口的情愫,以及这份情愫在现实壁垒前滋生的无尽酸涩与卑微。

林晓薇,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女孩,成了他所有隐秘注意力的中心。这份关注不再是懵懂的好奇,而是演变成一种近乎本能的、全方位的雷达扫描。

他留意到她课间常和女生分享一种包装的草莓味牛奶糖,于是默默记在心里。有一次帮母亲跑腿打酱油,在杂货店看到一模一样的糖,他攥着找零的几枚硬币,犹豫挣扎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买下——那糖对他来说是奢侈的,更重要的是,他找不到任何理由送给她。他注意到她喜欢在课本和作业本的角落画小小的卡通猫咪,笔触灵动可爱。他偷偷在没人时,翻开自己那本最宝贝的、几乎舍不得用的笔记本(是小学时得的一个安慰奖),在扉页的角落,用最轻的笔触,笨拙地模仿着画了一只歪歪扭扭的小猫,然后迅速合上,像藏起一个天大的秘密。

她的课桌永远是教室里的风向标。她新换了一个淡紫色的发卡,上面缀着小颗的水钻(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晃得晏昼眼花);她手腕上多了一条编织的彩色手链,据说是某个要好的女生送的;她最近迷上了一本叫《幻城》的青春小说,课间常捧着看,长长的睫毛垂下来,神情专注。晏昼像一块沉默的海绵,无声地吸收着关于她的一切。他甚至能通过她进教室时的脚步声(轻快还是有点拖沓?),大致判断她今天的心情。

她思考难题时,会无意识地把一缕碎发绕在食指上,轻轻绞动;开心时会哼不成调的小曲,声音很轻,只有离得近的晏昼能隐约听到;遇到委屈或者生气的事,不会大吵大闹,但会用力地咬着下嘴唇,首到留下浅浅的牙印。晏昼将这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像密码一样刻在心底,试图解读她情绪晴雨表上每一个细微的刻度。

然而,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最让晏昼感到无力和酸楚的,并非他无法靠近,而是目睹她如何自然地、明媚地靠近别人,尤其是那些像周伟那样的男生。

周伟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个子高,篮球打得好,小麦色的皮肤,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阳光爽朗。他是那种天生就能吸引目光的存在,和林晓薇站在一起,像校园青春剧里的男女主角,般配得刺眼。

一次课间,晏昼正埋头在草稿纸上演算一道永远也算不对的数学题,眉头紧锁。忽然,林晓薇清脆的笑声像银铃般响起,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林晓薇和周伟,还有另外几个男生女生围在一起,似乎在看周伟手机里的什么照片。周伟一边滑动屏幕,一边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林晓薇笑得前仰后合,眼睛弯成了月牙儿,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她甚至很自然地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周伟的胳膊,嗔怪道:“哎呀周伟,你也太搞笑了吧!”

那个亲昵的动作,那毫无芥蒂的笑容,那如同阳光般自然洒落在周伟身上的目光,像一把无形的钝刀,狠狠地、反复地戳在晏昼的心口。一股强烈的酸涩感瞬间冲上鼻腔,又被他死死地压了下去。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发紧,发干。他迅速低下头,几乎要把脸埋进那堆混乱的数学符号里。草稿纸上刚写下的几个数字,被他无意识地用笔尖狠狠划烂,留下一个乌黑的墨团。

他强迫自己不去听那边的欢声笑语,不去看林晓薇那明媚得过分的笑容。可耳朵却背叛了他,清晰地捕捉到林晓薇对周伟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声。那些声音像针一样,密密麻麻地扎进他的鼓膜。他握着笔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留下几个清晰的月牙印,试图用身体的疼痛来转移心口的窒闷。

他能感觉到李强投来的目光。李强就坐在他斜后方,肯定也看到了刚才那一幕。晏昼把头埋得更低,他不需要李强此刻的调侃或者打抱不平,那只会让他更加难堪。他只想把自己缩成一团,缩进一个谁也看不见的角落。

类似的情景,如同反复上演的默剧。

体育课上,林晓薇和几个女生站在篮球场边,为正在打比赛的周伟加油。当周伟投进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她兴奋地跳起来欢呼,马尾辫在阳光下划出欢快的弧线。晏昼坐在远处的树荫下,看着球场上那个奔跑跳跃、光芒西射的身影,再看看场边那抹为他闪耀的阳光,一种巨大的、名为“自惭形秽”的感觉像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他低头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旧球鞋和沾着泥点的裤脚,只觉得与那片热烈的青春场合格格不入。

放学路上,偶尔能看到林晓薇和周伟以及其他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地并行。风吹起林晓薇的头发和裙摆,她侧头和周伟说话时,脸上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晏昼背着沉重的书包,默默地走在路的另一边,隔着车水马龙,像一个被隔绝在欢乐世界之外的影子。他加快脚步,只想快点逃离那刺眼的画面。

每一次这样的目睹,都是一场无声的、单方面的凌迟。晏昼的内心翻江倒海:酸涩、嫉妒、自卑、失落……种种情绪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将他紧紧缠绕。他渴望靠近,渴望也能像周伟那样,自然地与她谈笑,分享她的笑容。但现实冰冷的壁垒横亘在前——他是谁?一个成绩垫底、家境贫寒、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工棚区男孩。他拿什么去和阳光自信、家境优渥的周伟比?他有什么资格去奢望林晓薇那样的目光?

这种认知像沉重的枷锁,让他更加沉默和退缩。他不敢主动和林晓薇说话,甚至连她偶尔投来的、似乎带着点探寻的目光,他也慌乱地躲开。他只能将那份汹涌的、无处安放的情感,更深地埋藏起来,埋进那本画着歪扭小猫的笔记本扉页,埋进袖口早己洗得模糊的蓝色乌龟印记里,埋进每一个对着她背影发呆的、无人知晓的瞬间。

这场无声的较量,没有对手,只有他自己的心魔。他像一个孤独的守夜人,守着一份注定无法被阳光照亮的、卑微而炽热的秘密。每一次林晓薇与别的男生(尤其是周伟)的互动,都像在他心湖投下一块巨石,激起苦涩的浪花,然后又归于死寂的、更加深沉的守望。他知道自己赢不了,甚至连上场的资格都没有,却依然固执地站在场边,进行着这场注定没有结果的、一个人的战争。


    (http://isfxs.com/book/GCJBEG-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