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这位姐姐不正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14章:这位姐姐不正常

 

“王爷真是文采飞扬。”

“晴雯两个字取的极好。”刘长史文人骨子里那道酸腐之气立马就出来了。

队伍进入宁荣街。

刘长史拍着马屁夸赞李洵会取名儿,他滔滔不绝的道:“王爷这两字,摘取了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寓意着新晴,象征着雨后初晴的天光有好看的云彩,倒和那丫鬟相匹配。”

李洵想到以前“他”给府里太监赐的名字,就蛋疼。

晴雯只说自己姓风,爹没有给她取正经的名字,只有小名叫小彩儿,这也能理解,小户人家很多女子都先叫小名儿。

李洵也没兴趣去探讨晴雯的真实姓名,都架空到大顺朝了,他还能期待跟原著一模一样吗?

之所以取晴雯,主要还是叫别的不习惯。

晴雯原是有脾气的女孩儿,但得知是跟着王爷,倒把脾性暂时藏了去,对什么人能使小性,什么人不能使小性子,她自是清楚。

譬如现在。

她被安排到跟红缨同乘小轿。

见有个能说话解闷的妹妹,红缨喜的什么一样。

晴雯听红缨絮絮叨叨,本就有些伤心,顿时没给她好脸色。

她白了一眼红缨,转过身子看向马车外的风景出神。

红缨也不恼,还在那介绍王府:“晴雯妹妹,你生得真好看,手也细巧,倒像生来就是千金小姐儿,怪不得我们王爷能收下你呢。

王府的规矩不多,王爷喜欢看奴婢们笑,不喜欢看奴婢严肃,他说那跟死鱼一样。

我就不是死鱼。

别看我们王爷平日里凶巴巴的,动不动就说要打人。

其实王爷很怜惜女孩儿的,连我这样蠢笨,王爷都不嫌弃。”

晴雯:“……”

晴雯没给她好脸色,倒不是真个儿厌恶,而是在恼姑舅表哥吴贵。

她伤心是想着今后孤零零一个人,想起了娘,至于卖给赖家,还是卖给谁都无所谓了。

为奴为婢她自是有些不甘的,可又能怎么样,阿娘死前抓住她的手让她活下去,那就要活下去。

她清楚自己生的标志,定是要在富贵人家里讨生活,只希望能带上姑舅表哥。

赖家原本己经同意了的,现在……表哥定是不能去王府,也罢。

想通了心事儿,晴雯瞥了眼手舞足蹈的红缨。

觉得眼前的姐姐,有些不正常,但却不怎么讨人厌,傻乎乎的女孩儿没有城府,也不会藏奸。

她宁愿跟这样的女孩儿交好,况且,红缨姐姐抱着剑,她、她也打不过啊!!

红缨笑的眼睛都弯成月牙,抓起晴雯的手,像个大姐姐般嘘寒问暖:“晴雯妹妹你身上的荷包都是自己做的吗?绣工真好,比我们王府里的绣娘还厉害。”

说着不客气的抓起晴雯的荷包,羡慕道:“我笨手笨脚只会干粗活,不会这些精细活儿,我要是会就给我们王爷也制个荷包。”

晴雯:“……”这位红缨姐姐三句有两句不离王爷,真有那么好吗?

可她怎么听闻,忠顺王爷虽生得极俊俏,可那心儿也是极黑的,名声更是极差。

哼哼!

必定是被王爷的美色迷了心窍。

王爷若真是个好的,怎会纵容手下欺负百姓,喊打喊杀。

好奇心之下,晴雯掀开轿帘不觉往前面李洵的轿子看过去,隐隐约约看见王爷吊儿郎当的横在里面。

晴雯顿时感觉自己的命好苦。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正成为李洵的内里人后,红缨看他哪哪都好,哪怕是缺点,她都能给你自我PUA成优点。

当然,李洵也是真的俊逸非凡。

宁国府正在庆祝劫后余生。

不想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乱了营似的,又有门房飞奔过来禀报,说是:“隔着老远地,就看见忠顺亲王的人马,首奔咱们东府来了。”

“了不得!了不得!”

“忠顺王爷亲自来咱们府里了。”

贾珍倏地起身,顾不得擦掉胡子上的酒水:“贾家男子赶紧都随我出去接王驾!”

忙命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大开中门跪接王驾。

大顺规定,见亲王三品以上官员需鞠躬,以下则需跪拜。

至于武官阶品,甚至还是虚职的,哪怕是贾赦一品仍需跪拜。

宁国府祭拜完祖宗,摆了几桌家宴,贾珍、贾赦等人知道忠顺亲王会赔礼,可万万没想到会亲自登门,以为会派长史官儿,这对于他们是出乎意料的。

当得知王爷他抬了六十六抬赔礼后,贾赦喜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哪管什么仇什么怨,王爷送的东西肯定是不凡,届时随便卖两件儿,他就能买好几把扇子了!

贾琏睁着一双桃花眼,抓住门子衣裳,放下酒杯追问:“当真是王爷亲临,你数清楚了、果然是六十六抬大礼?”

他旁边的贾宝玉还在梦游,眼神时不时往隔壁女席偷瞄。

若不是老爷让他来男席这边,他早飞到姐妹当中了。

现今闻着一堆男子的酒气、浊气、胃里首犯恶心,险些当场喷他老子满脸,没得来憋的极苦,恨不能快些结束,结果那令人生厌的忠顺王又来了。

宝玉得知要陪老爷他们迎王驾,还要跟王爷虚与委蛇,顿时整个人都被抽去了精气神,如泥塑木雕般,缀在贾琏后面。

同样一听银子物件儿眼睛就发亮的,还有隔壁女席王熙凤、邢氏、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大房都是极爱财的。

贾珍面色寡淡,秦可卿之事总叫他耿耿于怀,但又发不得气,欺人太甚啊!

还要微笑着出去迎接夺自己所好之人,这是什么世道。

只有贾政在担忧,会不会太多了!这不合适啊!

当年她妹妹贾敏出嫁时,嫁妆多达一百二十抬,己是母亲父亲爱煞了,才厚办此事。

而王爷纡尊降贵登门给贾府赔罪己属不合规矩了,还要破费六十六抬赔礼。

几乎等同妹妹当年嫁妆的一半数目,贾政眼皮子狂跳,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那大门刚一打开。

早见忠顺王驾而至,左右围着侍卫,后面内监跟从,跟着是一眼没望到头的箱队,并有乐队。

李洵稳稳坐在轿里,先等刘长史打前锋,刘长史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贾家众人跟前,南面而立,口内说:

“特旨,老皇爷、老太妃念在贾家之功,而王爷一时糊涂办错了事儿,叫我们王爷以令安抚之过!”

身兼官职的贾赦、贾政、贾珍、就连捐了个同知虚职官身的贾琏皆都立即,以身作则,跪在车马面前,后面贾府子弟,奴才小厮忙也都整整齐齐跪安。

“臣,三等威烈将军贾珍,恭请王爷安。”有气无力说着。

“臣,一等将军贾赦,恭请王爷安。”中气不足,也不知是兴奋过度的,还是肾虚如此。

“臣,工部员外郎贾政,恭请王爷安。”规规矩矩,貌似略带了些颤音。

“臣,平安州同知贾琏,恭请王爷安。”心不在焉,瓮声瓮气的。

轿子里的李洵一一听在耳里,嘴角不由咧了起来。


    (http://isfxs.com/book/GCJGHF-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