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团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团圆

 

红烛高烧,龙凤呈祥的宫灯映着满室暖光。

巨大的圆桌上铺着明黄绣龙凤的桌布,琳琅满目摆满了珍馐美味,既有宫廷御膳的精致,也有特意准备的江南风味。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淡淡的酒香,以及一种刻意营造却又无比真实的…

家的暖意。

窗外是深沉的宫禁夜色,更衬得室内灯火通明,恍若隔世桃源。

白蔻、青黛等心腹宫女侍立一旁,屏息凝神,将空间留给这珍贵的一家人。

萧执换下了沉重的衮冕,穿着暗红色绣金龙的常服,少了帝王的疏离,多了几分新郎的意气风发,但眼底深处是历经风霜后的沉静。他紧紧握着身旁谢昭的手。

谢昭一身正红色宫装,虽非皇后规制,却华美异常,凤冠己取下,只簪着几支象征性的金钗,露出清丽绝伦的容颜。

她脸上带着新嫁娘的羞赧和喜悦,眼神清澈,依恋地靠在萧执身侧。

太后坐在主位,看着眼前一双璧人,再看看终于能光明正大坐在皇帝身侧的谢家夫妇和沈家舅甥,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但那笑意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和…

一丝悲凉。

她轻轻着腕上一串旧佛珠。

谢渊和沈铮向太后、帝妃行礼后落座。

谢渊脊背挺首,目光扫过女儿幸福的脸庞,又掠过萧执紧握女儿的手,最终落在满桌佳肴上,喉结微动,似有千言万语,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沈清漪坐在谢昭旁边,忍不住抬手轻轻抚了抚女儿鬓边的碎发,指尖带着细微的颤抖,声音有些哽咽:“阿妩…今日,真好看。”

沈砚坐在舅舅下首,举杯向萧执示意,一切尽在不言中,笑容爽朗却带着不易察觉的苦涩。

“都坐,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家人。” 太后率先开口,声音慈和,打破了最初的拘谨。她亲自拿起公筷,夹了一块软糯的江南点心放到谢昭面前的碟子里,“阿妩尝尝,哀家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萧执亲自执壶,为谢渊、沈铮、沈砚斟酒。谢渊和沈铮连忙起身,被萧执按下:“岳父大人,舅舅,表哥,今日只论家礼,这杯酒,是萧执迟来的赔罪,更是感激。”

他目光扫过在座众人,声音低沉而郑重,“感谢诸位,在那些…身不由己的年月里,护住了阿妩,也护住了我。”

谢昭拿起筷子,先给萧执夹了他爱吃的清蒸鱼,又给母亲夹了块炖得软烂的肘子,最后还调皮地给表哥沈砚夹了个大大的狮子头,惹得沈砚失笑。

小女儿情态流露,仿佛回到了江南无忧无虑的时光。

席间渐渐有了笑语。沈铮说起谢昭幼时爬树掏鸟窝的糗事,沈清漪嗔怪地打断。沈砚讲起军中趣闻。

萧执含笑听着,偶尔插话,目光始终不离谢昭。

太后也难得地开怀笑了几声。暖阁里热气氤氲,食物的香气混合着温情,织成一张名为“家”的网。

然而,这份温馨越浓烈,那潜藏的悲凉就越发刺骨。

当笑语暂歇,烛火噼啪一声轻响时,太后端起酒杯,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暖阁一侧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先帝的画像。

画像中的帝王威严依旧,眼神深邃莫测。太后的笑容淡了,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她没有说话,但那瞬间的沉默,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温暖的池水,激起了无声的涟漪。

谢渊端起酒杯,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低沉的嗓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沙哑:“若无…当年之变,阿妩与陛下,本该在江南,或是在潜邸,便能如此刻般,日日团圆。”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仰头将酒一饮而尽。那未尽之语,是“若无先帝的猜忌和制衡”。

沈清漪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慌忙用帕子拭去,强笑道:“看我,大喜的日子…是高兴的。”

可谁都知道,那泪水中包含了多少年的担惊受怕、骨肉分离的煎熬。

如果当年萧执不顾一切要娶谢昭,那么谢家、沈家,甚至萧执母子,都可能被先帝视为结党营私的威胁,顷刻间灰飞烟灭。

沈砚放下筷子,看向萧执,眼神复杂:“陛下,这桌团圆饭,我们等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

他指的是谢昭入宫前家族的抗争,入宫后面对的风刀霜剑,以及他自己在江南替萧执稳住后方、震慑宵小的艰难。

萧执握着谢昭的手猛地收紧,仿佛汲取力量。

他看着满桌的“家人”,看着太后眼中那抹挥之不去的阴影,看着岳父岳母鬓边的霜色,看着表哥眼中的沧桑,声音低沉而压抑:“是朕无能,让阿妩受苦,让诸位长辈、兄长忧心了这么多年。那些年…是朕和阿妩,还有母后,是谢家、沈家…用各自的方式,在刀尖上行走,才换得今日这一席安宁。”

他所谓的“各自的方式”,便是他不得不纳的那些摆设妃嫔,太后不得不做的妥协,谢昭不得不忍受的分离和宫禁,谢沈两家不得不承受的压力和风险。

谢昭感受到手上传来的力道和萧执话语中的沉重与痛楚。她抬起头,清澈的目光一一扫过父母、舅舅、表哥、太后,最后定格在萧执脸上。

她的笑容依旧甜美,却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通透和坚韧。

“爹,娘,舅舅,表哥,母后…” 她声音清越,打破了沉重的氛围,“还有执哥哥。过去种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今日,我们终于坐在这里了,不是吗?”

她拿起自己面前的酒杯,里面是甜甜的果酿,“那些刀尖上的日子,那些身不由己的分离和伪装…都是为了此刻。”

她举起杯,眼中闪烁着晶莹却坚定的光芒:“为了我们能堂堂正正地坐在一起,为了执哥哥不用再戴着面具做他不愿做的事,为了母后不用再殚精竭虑地周旋,为了爹娘舅舅表哥不用再为我日夜悬心…这一杯,敬我们所有人,敬这…迟来了许多年,却终究被我们握在手中的团圆!”

“敬团圆!” 太后率先举杯响应,眼中泪光闪动,却带着释然。

“敬团圆!” 萧执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失而复得的珍重。

“敬团圆!” 谢渊、沈铮、沈砚、沈清漪齐声应和,声音里有感慨,有后怕,更有无尽的欣慰和珍惜。所有的牺牲、隐忍、痛苦,似乎都在这一声“敬团圆”中得到了慰藉。

暖阁内,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一张含着笑、带着泪、刻着岁月痕迹却终于得以舒展的脸庞。

这顿饭,吃得缓慢而郑重,每一口食物都仿佛带着劫后余生的甘甜,也浸透着无法言说的悲辛。

这份温馨,是废墟上开出的花,是寒夜里捂暖的玉,是无数个“如果”破碎后,唯一拼凑起来的“幸好”。

它来之不易,它铭心刻骨,它提醒着在座每一个人,这份看似寻常的家宴,是多么奢侈的幸福。

宴席终了,太后由宫人搀扶着起身。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儿子和儿媳紧握的手,又看了看终于能安心落座的谢家夫妇,对那幅先帝画像的方向,几不可闻地低语了一句:“…你看到了吗?他们…本该如此的。”

然后,她挺首了腰背,带着一丝释然和疲惫,缓缓离去。背影在宫灯下拉得很长,融入了宫闱的深影。

暖阁内,红烛依旧,饭菜的余温尚存。那份混杂着甜蜜与悲伤、来之不易的温馨,久久不散,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http://isfxs.com/book/GDHCIG-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