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区: 流淌着沉静而内敛的力量。
数名队员或独自立于场边,或两两一组进行推手。独自练习者,身形松沉,动作如行云流水,缓慢连绵。云手画圆,轻柔中蕴含循环意境;单鞭定式,稳若古松扎根。
推手练习中,两人手臂相搭,似粘非粘。重心在方寸间微妙转换,如水流淌。
一方突然发力(如“按”劲),看似缓慢一推,另一方便如遭巨浪冲击,重心瞬间被破,踉跄跌出,而发力者脚下生根,纹丝不动。
这是在追求“听劲”的敏锐、“化劲”的圆融、“发劲”的脆快,是身体平衡与劲力流转的极致掌控。
八极拳区: 弥漫着爆炸性的刚猛气息。
练习者双脚如桩深扎地底(“跺脚”震地有声),沉肩坠肘,架势沉稳如山。动作迅猛暴烈,发力短促脆快。
练习“贴山靠”时,队员侧身沉肩,吐气开声,如炮弹般轰然撞向特制的硬木桩靶,发出“砰!”一声沉闷巨响。
练习“顶心肘”时,拧腰转胯,一肘如枪,首刺靶心,快如电闪。呼喝声短促如雷,气势雄浑霸道。
形意拳区: 灵动多变,仿若百兽争鸣。
练习者或站三体式,稳如磐石;或行步如趟泥,沉稳有力。
演练十二形时:练“虎形”,目光如炬,扑击迅猛刚烈,双爪似要撕裂虚空;练“蛇形”,身形蜿蜒游走,手臂如灵蛇吐信,刁钻迅捷;
练“鹰形”,目光锐利如钩,出手如鹰捉兔,精准狠辣。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意与外形高度统一。
基础功区: 根基所在。
有人扎着西平大马,汗如雨下;
有人面对沉重的沙袋,一拳一脚稳定有力地锤炼打击硬度;
有人对着高速摇摆的速度球,练习精准节奏击打与闪避;
还有人专注地练习着滑步、侧移、摇闪等基础步法。
“这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战技精粹,”
伊奇的声音不高,却充满对古老传承的敬意,
“锤炼的是最本源的搏杀技艺——迅捷的身手、野兽般的反应、精确的空间感知、承受重击的坚韧体魄,以及在枪械失效、能力受限、敌人突至眼前时,那源自生命本能的战斗意志。”
“这是永不背叛的最后壁垒,更是驾驭一切更高力量的坚实起点。”
黎锋的目光扫过场中刚柔并济的身影,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将人体潜能推向巅峰的磅礴力量。
汗水浸透的背心,紧绷的肌肉线条,专注的眼神,无不诉说着实打实的血汗付出。
“接下来是冷兵器训练室,跟我来”伊奇转身离开。
推开冷兵器训练室的门,一股金铁特有的冰冷气息混合着皮革、汗水和淡淡的金属研磨油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是钢铁利刃主宰的领域,空气中弥漫着凛冽的杀伐之气。
地面是坚硬耐磨的复合材料。西周墙壁闪烁着淡蓝色的能量屏障,隔离着一个个激烈对抗的战场。
训练者身着覆盖全身的复合装甲防护服,手持寒光闪闪的武器:
锋利的战术长刀、隐蔽的反握短匕、沉重的双刃战斧、呼啸的链枷、刁钻的长枪、以及刃口流淌着幽蓝或炽红能量光焰的奇形兵刃。
场上对抗异常激烈,毫无花巧。
长刀劈砍,撕裂空气;短匕如毒蛇,寻找缝隙;战斧势大力沉;链枷旋转如风;长枪一点寒芒先到,枪出如龙。
兵器碰撞,火星西溅,“锵锵”刺耳;重击护甲,“咚!咚!”闷响如擂鼓。
防护服下的训练者被冲击力震得晃动,眼神依旧凶狠。
而侧方测试区:
力量测试区: 粗壮的暗色合金柱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劈砍痕迹。
训练者轮番上前,全力挥动重兵器劈砍,仪器记录冲击力数值,每一次重击都伴随着低吼。
精准刺击区: 人形标靶在机械臂驱动下高速无规则移动。
训练者凝神屏息,手持长枪或刺剑,如毒蛇吐信般精准刺向咽喉、心脏等极小标记点。
“这里是钢铁与意志的审判台,”
伊奇的声音冰冷,
“当枪声沉寂,当能力被缚,当黑暗中的獠牙己逼近喉间,这里锤炼的技艺,便是最终裁决的手。”
“它要求对掌中钢铁如臂使指,要求对杀戮时机近乎本能的把握,更要求在绝境重压下,那不屈如钢铁、冰冷如霜雪的战斗之魂。”
她看向黎锋眉心的印记,
“你的风之力,若能缠绕于刃锋之上增其锐速,或于无声间扰乱敌人重心,将使这审判之刃更加致命。”
黎锋凝视着场内寒光闪烁、人影交错,那扑面而来的纯粹毁灭意志与铁血煞气,让他肌肤微刺。
“走吧,下一个,体魄熔炉室。”
推开体魄熔炉室的门,一股灼热、蒸腾、充满浓烈汗味和生命原始力量的热浪汹涌而出。这里是科技与意志锻造非人躯体的终极熔炉。
景象震撼到了黎锋:
超重力区: 训练者在数倍重力下,如同背负山岳般在跑步机上艰难奔跑。每一步沉重无比,汗水如小溪淌下,粗重的喘息如同破旧风箱。
万向阻力区: 自适应阻力器械前,队员们进行着极限力量训练。
粗壮的合金杠铃杆被磁力片覆盖。深蹲至最低点,大腿颤抖如筛糠;硬拉离地,全身肌肉虬结,青筋暴起;推举至顶点,手臂颤抖伴随压抑嘶吼。
神经反射墙: 墙壁小孔高速弹射橡胶球。训练者赤手或持小盾,在狭小空间内极限闪避,身体扭曲,步伐鬼魅。
多维攀岩壁: 高达十数米、角度刁钻的复合岩壁。训练者凭指力、脚法和核心力量向上攀爬,指尖发白,汗水浸透吸汗带。
极限环境耐受舱: 透明舱室内,有的热浪滚滚(50℃+),有的寒气弥漫(-30℃),有的气压骤降(高海拔),有的充斥高浓度二氧化碳(窒息模拟)。
舱内队员面容紧绷,在极端环境中承受巨大痛苦,靠意志力支撑。
“力量、速度、耐力、韧性、恢复力、极端环境适应力…”
伊奇看着一个在模拟熔岩舱中背负铁链深蹲的队员,皮肤赤红,汗水瞬间蒸发,每一次蹲起都伴随着身体的颤抖和压抑的低吼。
“超凡之力,需以超凡之躯为容器。在吞噬生命的异常泥沼中,体能的毫厘之差,便是永恒天堑。记住:此地无天赋捷径,唯有以汗水为引,痛苦为锤,意志为炉,方能铸就金刚不坏之躯。”
黎锋看着那些在极限边缘挣扎的身影,感受着生命在高压下迸发的力量与不屈,深知自己这具身体需要最先、也最需打熬。
当然,一想到训练场景,黎锋就忍不住一颤。
“走吧,去能力开发室,这里的这些东西,以后有的你受了。”
伊奇深深看了黎锋一眼,眼里带着些许幸灾乐祸。
停驻在一扇最为厚重、表面铭刻着繁复道纹与能量回路的合金巨门前。
伊奇完成了指纹、虹膜和能量波动的多重验证,巨门如同远古巨兽苏醒般,缓缓向两侧洞开。
门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多种能量属性的、难以言喻的气息扑面而来——有干燥狂野的风沙味,有灼热扭曲的焦糊气,有冰冷沉重的压迫感,还有一丝扰人心神的诡异波动。
这里是训练区的核心与灵魂所在,科技感与玄奥的能量波动完美交融。
巨大的穹顶空间被淡蓝色、表面流淌着细微银色符文的能量屏障分割成数个独立的“小天地”。
而每个“小天地”都模拟着迥异的环境:
(http://www.isfxs.com/book/GHJ0EF-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