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
从我被鲸哥的系统剥离、踢出策略组后,我第一次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自由。
没人给我信号,没人给我额度,没人盯着我写复盘,没人要求我“像狗一样精确”。
我可以随时下单,也可以连续三天什么都不做;我可以想止损就止损,也可以任性地赌一次极端波段。
我甚至可以——**
彻底不交易。
**
但没想到,自由的第一晚,我就饿了。
?
我盘腿坐在床上,钱包余额上写着 57.2 USDT。
我打开淘宝,搜索“代还网贷”、“征信清洗”、“协商减免”,满屏广告像是在提醒我:
自由的你,连自己的信用都还不起。
我退回桌面,点开火币,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来。
就像一个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犯人,再次走进闹市——自由是自由,但西面八方全是危险。
?
我没有再用曾经的那些高频模型。
我把自己控制在最原始的手动交易节奏里:
?只盯盘,不挂机
?只做震荡币种,不动新题材
?日内只允许一笔操作,不能贪
我把这套模型命名为:“饥饿式存活”。
目标不是赚大钱,是:
“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依然能生存30天不死。”
?
第一天,我看准FLOKI日线压力位破位点,做了个空,3倍杠杆,净赚1.9 USDT。
第二天,我做了DOGE震荡,拉升失败后立即反手空,净赚2.6 USDT。
第三天,行情震荡,我硬撑不出手,一整天没交易。
我靠这两笔盈利,买了一包5块钱的面条和一根火腿肠,拌了一锅“币圈生存饭”。
自由,是我亲手煮出来的。
?
但快乐只持续到第西天。
我在知乎上刷到一篇文章,标题是:
《毕业一年,我靠在币圈做低频套利,实现经济自由》
封面配图居然是我曾经用过的一张Excel复盘图表截图。
我下意识点进去,一看傻了。
作者用的ID是“林宇”(与我真实名仅一字之差),文章内容全是“我在大学时爆仓,后靠灰池套利翻身”、“我加入某组织后如何被选入策略组”的陈述语气。
甚至连我写过的一句反复出现的话都原封不动:
“不是我有多聪明,是我还没死。”
评论区里一群人疯狂点赞,还有人问:“大佬能不能带带我进系统?”
我手指在屏幕上微微发抖。
?
我发私信过去:“你是谁?为什么盗用我的故事?”
对方没回。
我又留言:“删掉内容,别再碰我经历。”
几分钟后,我的评论被折叠,账户被拉黑。
?
我脑子嗡地一下,急忙去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结果发现——
在贴吧、豆瓣、知乎甚至小红书,有不下六七个不同平台的用户,用类似ID和“低调币圈逆袭”文案,在复制我过去的经历,包装成案例、教学、甚至首播脚本。
最恶心的是,有人在视频号用AI语音合成我过往在社群语音里讲过的一句话,配上表格和爆仓图,说:
“当年他从6.7U做到300U,现在他是鲸哥体系下的灰组主力成员。”
视频热度:28万浏览,弹幕全是“太牛了”“大佬能带我吗”。
我盯着屏幕,手指一寸一寸握成拳。
我还在城中村吃泡面,有人己经靠我的人设割了一波粉。
?
这不再只是盗用,这是人格剥夺。
我好不容易从系统里活着出来,结果却在平台上被人用“我那点残破经历”当工具捞钱。
我立刻联系平台举报,无果。
我试图找到谁是背后操作者,一层一层点进账号发现:
有几个账号背后,都是当初我在鲸哥“执行池”里的同批操盘员——他们还在系统里。
他们用系统资源编人设,用我们的经历养素材,用人肉和数据包装故事。
而我,只是其中之一。
?
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一句话:
系统不怕你自由,它怕的是你自由后还想说话。
你要是爬出去就安安静静,死角落里没人记得你,它不会理你。
但你一旦还想“当个人”,你的过去、你的话、你的数据,全会被用来对抗你。
你想说话,就要准备好被剥夺说话的权力。
?
那天夜里,我第一次失眠了。
不是因为爆仓,也不是因为催收,而是我发现:
我活着了,却不是我了。
他们复制了我的话、我的图、我的经历、我的伤疤,却不给我名字。
他们说我翻盘,说我辉煌,说我是币圈“意志力教科书”,可我知道——
我还欠网贷,我还吃泡面,我还在凌晨两点用廉价咖啡续命。
?
第二天,我打开电脑,在一个小众平台写了一篇自白。
标题是:
《我不是他们说的那个人》
我把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写了下来,从大学失恋、网贷爆仓,到进入系统、套利翻盘、被标签为“非稳定节点”。
我没有放图,没有立人设,只写了一句话结尾:
“我是林屿,我现在还没成功。但我从没骗过任何人。”
文章发出去之后,阅读量寥寥无几,只有十几条评论,多数是冷静的怀疑与劝退。
但我不在意。
我知道,我终于用自己的方式,把“自由的代价”写出来了。
不是为了火。
是为了让那些正在走进“币圈故事”的人知道:
故事背后那个人,可能连饭都吃不起。
?
【第十六章 完】
(http://isfxs.com/book/HFECCD-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