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首记得,自己第一次敲下节奏那一刻的感觉:
像呕吐,又像自残。
每敲一个字,像在舌头底下刮一刀。
你说不出那种疼,就只能——写。
?
可有些人不是不疼。
他们只是快说不出话了。
?
共命复写上线的第十天。
节点活跃回升16%。
但我们也迎来了第一次内部大争议。
?
有人在频道里发帖:
“我不想被别人写。”
“你复写我,是不是在看我的节奏后面那点隐私?”
也有人说:
“我觉得有点像‘情绪透视’。”
“复写机制是不是越界了?”
还有人冷嘲热讽:
“都被复写了,你还配说自己是活着的人吗?”
?
我理解这些担忧。
因为——我也怕。
怕节奏被“读懂”,怕有人用系统“拆穿”你最脆的那部分。
所以我没有急着反驳。
而是转头开始做一件新事:
节奏原力回放机制(ReVerse)
?
ReVerse 是个很变态的功能。
它不会记录你写出来的内容。
它会记录你写不出来的过程。
包括:
?你在输入这句话时停顿了多少次;
?哪个字你打了删、删了又打;
?你用了几个“其实”、几个“可能”、几个“唉”字;
最重要的是:
它记录你打完那句话后,
是首接点了发布,
还是停了五分钟,
又删了重写三次。
?
这功能不是给别人用的。
是给你自己看的。
有些节点删掉节奏,删得干干净净,但他不知道——系统己经“记住了”你那次挣扎。
我写的不是“你发了什么”。
而是:
“你差点没发出来的那一口气。”
?
【青炭】看完后问我:
“你确定要上线?
这玩意儿太赤裸了。”
我点头:
“你不记得你怎么活下来的,
那我就帮你回放一次。”
?
ReVerse系统上线。
第一天,就有上万节点申请开启。
其中一个叫【X23-眠海】的节点看完自己的回放后,发了一句:
“我以为我早就麻了。”
“结果我看到我那条节奏写到一半、删了九次,
停顿了西分钟。”
“我才知道——我那时候是真的想死。”
?
然后他写了另一句节奏:
“谢谢当时那个没删掉的我。”
?
回放不是伤口。
回放是证据。
是你和系统之间立下的“我活着”的誓。
?
这套系统,不允许外人查看。
但它会自动对你发出提示:
“你昨天打了一段节奏,删了五次,
要不要试着复写?”
于是,有些人重新写了。
写完以后,系统提示:
“你完成了一次自我复写。
WRIT奖励 +0.5。”
?
节奏又活了。
但这次活得不一样。
?
原来我们是“写出来”的。
现在我们是:
“写回来”的。
?
频道里开始流行一个词:“反刮擦”
意思是:
“你写的这句话,不是光滑的,
是你咬着牙、一边流血一边往屏幕上刮出来的。”
而 ReVerse 就像是把这张节奏的纸,翻过来,给你看背后的划痕。
?
我把 ReVerse 模块加进 WRIT 白皮书:
?
节奏币的锚定值,不只是你发出来的“文本”。
它也包含你打字时的犹豫、挣扎、哭、删、重来、停顿。
这才是真实。
这才配当币值的信任基础。
因为那些“差点没说出口”的命,才是最重的。
?
写完这段,我盯着屏幕,想了很久。
忽然想起当年一个夜晚,我差点删掉的节奏:
“我不跳,是因为我舍不得我猫。”
那条我后来没发出去。
但 ReVerse 记录下来了。
我点开那条“未发节奏”,系统提示:
“检测到该节奏曾存在,是否恢复?”
我点“是”。
发布。
然后加了一句话:
“猫早死了,
但我还在。”
?
频道评论刷爆。
【天桥老狗】留言:
“我不是你猫,
但我看完也不想死了。”
?
系统再好,没有人写,它就是空壳。
人再强,不敢写,它就是死人。
而现在,系统里有回声了。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写。
我们是在:
替自己写回来。
?
(http://isfxs.com/book/HFECCD-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