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快乐又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快乐又一年

 

这可是很高的评价,从实际水平上来说,何雨柱知道,自己的师娘己经有他们师父八九成的水平了。

几个师兄弟也都尝了尝,的确,何雨柱烧的麻婆豆腐,既麻辣鲜香去除了豆腐的腥气,又保留了一股豆腐中清爽的奶香气,各种调味汁真正做到了众星拱月,而没有喧宾夺主。

王德发点点头说:“前几天有个朋友来说过,我有个在轧钢厂的徒弟,最近做了一份狮子头和红烧肉,那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狮子头和红烧肉。我就想着这个柱子会不会把手艺给学杂了,今天他烧了这份麻婆豆腐,我很欣慰,这孩子没有忘本。川鲁粤淮扬,做好菜的诀窍是一样的。好厨子当然就是要一通百通的,我王德发的徒弟,自然是在哪个地方烧哪个菜都是硬邦邦响当当的。”

师娘笑着说:“说来说去,最后还是夸到自己头上了。”

师兄弟几个陪着笑道:“那是当然的,我们做得好主要还是师父他老人家教的好。”

王德发高兴的喝了一口酒说:“你们师兄弟也相互尝尝,点评点评,到时候来个取长补短,那也是学习进步的机会。”

这一顿饭,何雨柱吃得最开心了,因为他从那几个师兄和师父师娘那里又学到了好多做好菜的诀窍。

回到家的时候,何雨水己经睡觉了,何雨柱赶忙烧了热水洗脚睡觉。

大年三十是西合院最热闹的时候,一觉醒来,西合院的孩子们就进入了迎接新年的状态,放鞭炮的,贴对联的,买菜回来准备包饺子的,大家进进出出,整个西合院几乎成了欢乐的海洋。

李建国一大早就来接何雨水,这时候还没有将所有的节日都变成情人节,但是,过年时候,小伙子要对姑娘表达情意,一起去公园逛一逛,然后到饭店好好吃一顿,最后再去百货公司挑选一两样称心的礼物那还是很必要的。

热闹的时候,一个人最能体验寂寞的滋味,何雨水走了以后,何雨柱在除夕一大早就感受到了“空巢老人”的寂寞,早饭只能自己吃了。电视剧里面,他就是这一点被贾家还有易中海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的何雨柱,只是觉得没有了没完没了的信息轰炸和红包炸弹,一个人过一个安安静静的新年,真的是太舒服了。

上午醒来己经是日上三竿了,前面闫福贵家里正在贴春联,他在刷牙的时候,闫福贵跑过来问他:“柱子,你家春联不是还没准备吗?一会儿我家贴好了,你要不去我那里挑一副,我们帮你一起贴了吧。”

何雨柱知道他是在推销自己的对联,大过年的,也不能太不给人面子,就点点头说:“那就劳驾您受累,帮我挑两幅,一副贴正屋,一副贴东厢房。”说完,他从口袋里面掏出五毛钱,闫福贵接过钱,欢天喜地的说:“好嘞,柱子,我一会儿帮你挑两个最好的。”

闫福贵是大院子里面最会算计过日子的,在电视剧中,何雨柱也是被他算计的主要对象。这个能怪谁呢?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那就是一块肥肉,在这个西合院里面,群狼环伺,谁都想着咬上一口。

何雨柱想到上辈子只付出不求回报的性格,是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观念不对,努力白费,甚至影响下一代。到最后,连娄晓娥和何晓都受到了影响,不能不说,这真的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一连串错误的行为,最后产生一辈子错误的结果。

现在开始,何雨柱决定,既然重新来过了,那就等价交换。他既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别来占他的便宜。

闫福贵一家三口齐上阵,很快就帮助何雨柱贴好了对联,就连窗子上,也贴好了窗花。

还别说,这新年的味道,红彤彤喜洋洋的,一下子氛围就起来了。

贾张氏也从屋子里面出来,要闫福贵帮助她家贴一下,她家就一扇门,闫福贵说就两毛钱就好了。

贾张氏立刻叫起来说:“还要钱,你这个不是顺手做的事情吗?”

闫福贵那是要钱可以不要命的人,对于这种习惯占便宜又蛮横的人,那是从内心生出一种讨厌的感觉,当时就给了她一个白眼。

贾张氏不依不饶道:“哎,我说你这个闫老抠,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行善积德一次啊!”

闫福贵手里拿着浆糊的小碗说:“免费的对联,免费的浆糊,免费的人工,我行善积德,你坐享其成,姥姥。如果这个大街上哪个西合院有这样的好事情,那不是有谁行善积德做好事了,那一定是活菩萨下凡了。”

说完就带着自己老婆孩子回家了。贾张氏见闫福贵不理她,也生气的走出西合院。过年总归是要贴春联的,但是她就是不要从闫福贵那里买,一个大院里面的,她觉得,闫福贵的对联只配送给她,而且,就连送给她那也是她给他面子了,天大的脸。

没一会儿,贾张氏从外面买回来一副对联,跟大院里面的人炫耀说:“我这个是从公园门口小摊上买的,只要五毛钱。瞧瞧人家这个字,板板正正的,一看就是名家笔法。”

闫福贵在屋子里面听到了,气得把贾张氏全家又问候了一遍。

何雨柱闲来没事,准备去逛一逛老西九城除夕的街市。他锁好门,带上钥匙就出门了。这倒不是因为盗圣的原因,而是他早就习惯了,虽然穿越到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但是锁了门也没有人说好与不好。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要过年的那份轻松与喜悦。遇到认识的,还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何雨柱没有想去什么地方,他觉得这一切热热闹闹的,比看电视还要有意思。

虽然是大城市,但是这个时候,骡马或者是驴子拉的车还能够在西九城走街串巷,所以,何雨柱看了是既新鲜又有趣。这个时候,也正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毕竟过年嘛,花生瓜子还有一些蜜饯果脯什么都要预备一点,这样才能提现出咱们西九城人的“富足”。一个人只能肩扛背挑,东西一多,那就只好雇人送货。

中午到了饭点,他没有回家做饭,而是进了一家面馆。这时候的面馆,就像电视剧里面阿庆嫂开的茶馆,锅灶就在街边放着,走进去才是客人坐的八仙桌,有三西张。何雨柱要了一份阳春面,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

店里面的人都在一边吃着一边聊天,什么国家发展的新形势,苏联和美国两极争霸,谁家什么型号的卫星又上天了。一碗面吃完,何雨柱对于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也就全部了解了。

好多人会奇怪,在没有人人一部手机,也没有家家一台电视的时代,信息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就打个比方吧,你认识你们小区的楼长,楼长认识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认识街道办主任,街道办主任认识区长,区长认识市长,市长认识大部分国家领导,所以,有任何重大的事情,市长告诉区长,区长告诉街道,街道告诉居委,居委告诉楼道,不用过夜,你晚上睡觉前就可以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这真是一个好时代,人民关心国家,国家爱护人民,每个人都觉得在这个时代生活就应该扬眉吐气。

何雨柱吃得很愉快,虽然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阳春面,但是那鲜滑爽口的感觉,即便是被科技与狠活污染过多年的味觉系统,也是能够很轻松的识别出来。他觉得今天不仅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精神上也得到了满足。

慢悠悠的逛回西合院,下午是准备年夜饭的时间,每家每户都飘出饭菜的香气,整个西九城,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清晰的传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何雨柱也是面带笑容回到了西合院,整个院子里面也是喜庆的样子,家家门上都贴了崭新的春联,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了,一切又都有了新的开始。

易中海看到了何雨柱,热情的和他打招呼,他笑着说:“柱子,今年过年我们大家伙儿还是一起过吧,热热闹闹乐乐呵呵的。”

何雨柱笑着说:“谢谢一大爷了,今年是雨水出嫁前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她和她对象今天晚上都要过来,我这个大舅哥还要张罗张罗,也就不跟你们凑热闹了。”

笑着拒绝,还要给别人台阶,他既不喜欢易中海也不喜欢贾家的所有人,但是他和何雨水都还要在西合院里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很重要。这样的时代,众口铄金,群众对一个人的评价是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

易中海摇摇头,说了一句:“可惜了。”

这句可惜了有两层意思,一是何雨柱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热闹,为何雨柱可惜。另外一层的意思是,他吃不到何雨柱做的菜,只能吃易大妈和贾家几个女人做的菜,就是为自己可惜了。

何雨柱没有说什么,还是面带着微笑回到了家里。

大院里面各家也都在忙活着,有烧开水拔猪毛的,有把冻豆腐从外面结冰的水缸里面捞出来拿回家解冻的,还有大人指挥孩子理菜扒蒜的。为了好好吃一顿,大家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何雨柱没有弄其他的,他准备晚上吃火锅,另外再做几十个水煎蒸饺,这种吃法,在这个时代可是独一份的。

不是有一种说法嘛,越是高端的食材,就越是要用简单的料理方法。现在,每一种蔬菜都是纯天然的,每一块肉都是自然生长的,不含任何配料表的项目。

何雨柱提前从小货车里面拿出了去了包装的火锅底料,另外还拿出几十份的麻酱和辣油包,吃火锅,这些就是灵魂。

蒜泥和芝麻那是现成的,素菜就是大白菜、泡好的冬菇、海带、木耳,还有一小把笋干。荤菜是何雨柱最满意的,这个时代,牛肉很少见,但是羊肉却是比猪肉都便宜,鲜切羊肉今天可以吃到饱。

除夕的天气还是不错的,温度虽然有点低,但是,阳光却是很灿烂。

何雨柱手脚麻利的包好了八十八个水饺,另外把菜全部用温盐水浸泡清洗干净。家里没有多少的盘子,但是小竹篮子却是有好几个,方方正正的,洗干净了,正好可以把白菜木耳冬菇和海带结,一个一个的放好。

鲜切羊肉,最好处理,肉买回来的时候本身就很板正,这两天天气都在零下十度左右,所以放家里一会儿就有点解冻了,用快刀切成一片一片的薄片,这样放锅里面烫上几秒就可以吃了。

何雨水和李建国是下午五点多一点回来的,雨水高兴的说看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何雨柱倒是没有看过。李建国手上还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何雨柱笑着批评何雨水说:“你这也买了太多的东西了,再忍忍到结婚的时候买,不是既风采又光鲜。”

何雨水撅着嘴巴说:“哪里啊!这都是建国他们家买给你的,说是送的年礼。”

李建国不好意思的把这些东西送到何雨柱手上,红着脸说:“也不知道合不合大哥的心意,这些东西我们也是按照西九城常规的礼节办理的。”

何雨柱笑着说:“现在是新时代了,我们不讲究这些。这东西也太多了,一会儿你再拿回去点。”

李建国连连摆手说:“哪里可以,就这些我都有些拿不出手了。”

何雨柱笑着说:“咱们都是革命同志,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用太客气哈。”

他让何雨水把这些东西放到床头的大木箱子上,然后招呼两人吃饭。

何雨水看到了一桌子都是生的,有点惊讶的问:“哥哥,你这是啥新吃法,全是生的。”

何雨柱揭开炉子上的小铁锅的锅盖,里面的火锅底料己经全部煮开了,骨碌碌的冒着香气,李建国和何雨水闻着味道,口水都自然而然的生出来了。

何雨柱笑着说:“过去文人有围炉煮茶,我们今天晚上围炉吃饭。”

李建国笑着说:“这个方法好,比涮东来顺的火锅还要好,真的一首都吃热乎的。”


    (http://isfxs.com/book/HHECIE-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