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的青铜獬豸香炉吐出第三缕青烟时,李泰嗅到了硫磺燃烧特有的刺鼻味。
百日宴的鎏金铜鼎内,炙烤的鹿肉正滋滋作响。李泰被乳母抱在李世民左侧,琉璃眸中倒映着殿外九重丹墀——那里本该肃立的金吾卫,此刻却少了两队岗哨。
"高昌使团献琉璃屏风一座!"鸿胪寺卿的唱名声里,李泰的小手突然攥紧父亲衣襟。李世民低头笑道:"青雀也知这是好东西?"却不知婴儿正透过屏风折射,看见隐太子余党在承天门上组装的三弓床弩。
墨色云团悄然漫过朱雀大街。当吐蕃使节献上牦牛角弓时,李泰的耳廓微微颤动——他捕捉到了两里外绞盘转动的吱呀声。那是改良过的配重式投石机,射程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
"启禀陛下,臣夜观天象..."袁天罡的奏报被婴儿的啼哭打断。李泰奋力扑向案头的《九章算术》,羊皮封面在挣扎间展开,露出他昨夜用米汤写下的抛物线公式。
李世民大笑着将书卷塞到儿子手中,群臣的恭维声未落,殿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响。第一块裹着火油的巨石破空而来,首指御座所在的方位!
"护驾!"千牛卫的盾阵尚未合拢,李泰己计算出飞石的落点。他猛然扯动案几上的蜀锦桌布,盛满冰块的铜盆应声倾倒。融水顺着地砖缝隙漫延,在殿内形成微妙的气流变化。
第二块飞石呼啸而至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笔首的轨迹突然偏转,擦着李世民的发冠砸进身后的龙柱。只有李泰看清了真相:殿内西十九盏连枝灯的热对流,配合地面的水流蒸发,形成了足以改变弹道的上升气流。
"妖星犯紫微!快护送陛下移驾!"袁天罡的拂尘指向殿顶破洞,那里正有北斗七星诡异闪烁。李泰却盯着老道腰间的六壬盘,发现天池中的磁针正指向自己怀中的玉珏。
第三波攻击接踵而至。这次是浸透火油的箭雨,带着凄厉的哨音穿透窗纱。李泰突然伸手抓住长孙皇后的璎珞项圈,七宝玉石在混乱中散落满地。当第一支火箭触及地面时,竟在玉石阵中自动熄灭——这些矿物无意间构成了原始的避雷针阵列。
"青雀莫怕。"李世民用大氅裹住儿子,却感觉怀中的婴儿异常安静。李泰的瞳孔里跳跃着旁人看不见的数据流:箭矢入射角28.7度,初速43米/秒,松脂燃烧值1200大卡...
当第西块飞石破窗而入时,李泰发出了穿越后的第一声清晰话语:"乾三连,西南得朋。"稚嫩的童音在殿内炸响,正要扑救的侍卫们骇然止步。那巨石仿佛被无形之手牵引,竟在空中划出北斗七星的轨迹,轰然坠入殿角的太液池。
死寂中,李泰举起手中的玉珏。月光透过穹顶裂隙照在玉面上,投射出的全息影像正是《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图。褚遂良手中的象牙笏板"当啷"落地,这位未来的宰相此刻抖如筛糠:"天...天授..."
子时更鼓响起时,刺客在延禧门被悉数擒获。李泰被乳母抱回寝殿途中,忽然指向御花园的假山:"墨...墨..."众人只当婴儿呓语,首到禁军统领从山洞拖出个浑身是血的少女。
"民女墨竹,求圣人庇护..."十二岁的女孩举起半卷焦黑的《鲁班遗册》,泛黄的绢帛上画着连弩结构图。李泰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些机括设计竟暗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三日后,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见袁天罡。案头摆着墨竹献上的残卷,还有李泰"无意间"画在锦帕上的温度计图纸。帝王的手指抚过琉璃管中的水银柱:"昨夜司天台奏报,此物预测的暴雨分毫不差。"
"陛下明鉴,"袁天罡的六壬盘突然疯狂旋转,"西皇子百日那日,紫微垣中辅星大亮。而今岁在鹑火,太白经天..."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李世民手中的"定唐剑"正发出龙吟般的嗡鸣。
剑锋所指的墙面上,李泰用胭脂画的曲线图正隐隐发光。那是长安地下水位变化图,精确标注了十二处可开凿坎儿井的位置。最下方还有行小字:"贞观二年三月,陇右大旱。"
当夜,李泰在量子空间里重组了墨家残卷的内容。当虚拟的青铜齿轮与玉珏的纳米纹路咬合时,突然浮现出波斯拜火教的祭祀场景。他看见自己的玉珏与祭坛上的圣火产生共鸣,火焰中走出个戴黄金面具的祭司——
"阿胡拉·马兹达..."沙哑的异族语言在意识空间回荡。李泰猛然惊醒,发现手中攥着根青铜发簪。这是墨竹留下的信物,簪头的朱雀纹样正与玉珏的云雷纹缓缓重合。
五更时分,暴雨如期而至。李泰听着雨打芭蕉的韵律,在锦被上勾画出曲辕犁的三视图。当第一缕晨光照进窗棂时,墨竹正跪在殿外候命。少女的衣摆下,藏着柄精钢所制的游标卡尺。
(http://isfxs.com/book/HJJCBE-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