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阐教不甘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5章 阐教不甘心

 

在那巍峨的昆仑山脉,云雾缭绕间,玉虚宫的琼楼玉宇若隐若现。此时,阐教十二金仙齐聚一堂,面色阴沉,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广成子手握番天印,重重地拍在案几上,震得案上的茶盏都跟着晃动起来,茶水溅出,在桌面上形成一片片深色的水痕。“这封神榜之事,本应是我阐教占据上风,将截教弟子送入榜中,可如今却是这般局面,真是岂有此理!”他的声音中满是愤怒与不甘,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闪烁着怒火。

轻叹一声,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忧虑:“广成子师弟所言极是。我们阐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谁能料到会生出这般变故。”

“是啊!”太乙真人也忍不住开口,他抚摸着胡须,神情颇为无奈,“我们苦心谋划,就是为了不让自己上榜,可如今三霄获救,赵公明更是死而复生,这往后的局势,怕是要失控了。”

惧留孙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片刻后睁开眼睛,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截教实力大增,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阐教的弟子真的要面临上榜的危机了。”

这封神榜,乃是天地间的一件至宝,其意义重大,关乎着三界的秩序与神仙的命运。榜上有名者,虽能得享封神之位,却也意味着失去自由,要受天庭的约束。阐教十二金仙自然都不愿自己上榜,他们凭借着昆仑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凭借着元始天尊的庇佑,凭借着自身的法力与法宝,本以为能够在这场封神大劫中掌控局势,将截教弟子送入榜中,以此削弱截教的势力,巩固阐教在三界中的地位。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三霄娘娘凭借着九曲黄河阵,曾让阐教弟子吃尽苦头,若不是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亲自出手,阐教恐怕要遭受重创。可如今,三霄娘娘竟然在神秘力量的帮助下脱离了困境,这让十二金仙心中警铃大作。而赵公明的复活,更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们的心上。赵公明实力强劲,手持定海珠,曾经让众多阐教弟子束手无策,如今他复活归来,截教的实力无疑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灵宝大法师在一旁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办法扭转局势。”

“可如今截教戒备森严,我们该如何下手?”黄龙真人一脸愁容,眼中满是迷茫。

玉鼎真人目光深邃,凝视着远处的云海,沉声道:“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霄和赵公明是如何获救和复活的,只有找到了其中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玉鼎真人所言极是。于是,阐教十二金仙开始暗中派人打探消息,在三界各处布下眼线,试图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与此同时,截教在碧游宫也在庆祝着三霄娘娘的归来和赵公明的复活。通天教主端坐在宝座上,看着下方弟子们的欢声笑语,心中也颇为欣慰。但他深知,阐教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风波恐怕即将来临。

在截教欢庆的同时,阐教的调查也有了一些眉目。有眼线传来消息,在东海之滨,曾出现过一股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似乎与三霄和赵公明的变故有关。广成子听闻后,立刻召集众人商议:“既然有了线索,我们便不能错过。我愿带领几位师弟前往东海探查一番。”

、太乙真人等人纷纷表示愿意同去。于是,广成子、赤、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等几位金仙,踏上了前往东海的路途。

他们一路飞行,脚下云雾翻滚。昆仑山与东海相距甚远,但对于金仙们来说,也不过是片刻的路程。当他们来到东海之滨时,只见海浪翻涌,波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轰鸣。海面上雾气弥漫,隐隐约约有一股神秘的气息在其中流转。

广成子警惕地打量着西周,低声说道:“大家小心,这里的气息颇为诡异。”众人纷纷祭出法宝,提高了警惕。

他们沿着海岸仔细搜寻,突然,玉鼎真人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一片海域说道:“那边有情况。”众人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海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缓缓形成。

太乙真人好奇地说道:“这漩涡来得蹊跷,说不定与我们要找的秘密有关。”广成子点头,带领众人朝着漩涡飞去。

当他们靠近漩涡时,一股强大的吸力从漩涡中传来,试图将他们卷入其中。广成子大喝一声,番天印瞬间飞出,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抵挡住了那股吸力。众人齐心协力,施展法力,终于在漩涡中开辟出一条通道,进入了其中。

通道内一片漆黑,只有一些微弱的光芒闪烁。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不知过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座神秘的宫殿。宫殿的墙壁上刻满了奇异的符文,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整个宫殿弥漫着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就在他们踏入宫殿的那一刻,西周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灯盏,照亮了整个空间。一个身影缓缓从宫殿深处走出,只见此人身材高大,身披黑袍,面容被阴影笼罩,看不清具体模样。

“阐教金仙,为何擅闯我这东海秘境?”黑袍人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

广成子上前一步,朗声道:“我们来此,是为了调查三霄和赵公明之事,想必阁下对此事知晓一二。”

黑袍人发出一阵冷笑:“你们阐教妄图在封神榜一事上算计截教,如今截教有难,有人相助,又与你们何干?”

怒道:“你这是在助纣为虐!截教弟子行事乖张,扰乱三界秩序,就该上榜封神,接受天庭约束。”

黑袍人不屑地哼了一声:“在我看来,不过是你们阐教为了一己私利,想要打压截教罢了。封神榜之事,本就不该由你们阐教独断。”

双方言语不合,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广成子不再多说,番天印再次飞出,朝着黑袍人砸去。黑袍人不慌不忙,手中出现一把黑色的长剑,轻轻一挥,一道黑色的光芒便迎上了番天印。

一时间,宫殿内光芒闪烁,法力西溢。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等人也纷纷加入战斗,祭出各自的法宝,与黑袍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黑袍人实力强劲,面对阐教几位金仙的围攻,竟然不落下风。他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次挥剑都能带起一阵黑色的风暴,与金仙们的法宝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战斗持续了许久,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的法力。广成子等人渐渐感到有些吃力,黑袍人的攻势却愈发猛烈。就在这时,黑袍人突然施展了一个神秘的法术,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手中长剑挥舞,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无数黑色的锁链从虚空中出现,朝着金仙们飞去。

太乙真人连忙施展法术,试图抵挡那些锁链,但锁链的力量强大无比,竟然将他的法术轻易破解。眼看锁链就要缠绕到他身上,玉鼎真人及时出手,用轩辕剑斩断了几条锁链,救下了太乙真人。

然而,黑袍人的攻击并未停止。他再次施展法术,宫殿的顶部开始坍塌,巨大的石块朝着众人砸下。广成子等人一边躲避石块,一边继续与黑袍人战斗,局势变得愈发危急。

就在阐教金仙们陷入困境之时,突然,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宫殿外射来,瞬间驱散了周围的黑暗。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白衣仙人脚踏祥云,缓缓飞入宫殿。

黑袍人见到白衣仙人,神色微微一变,手中的攻势也缓了缓:“你为何要来多管闲事?”

白衣仙人微笑着说道:“封神榜之事,关乎三界众生,并非一人一教之事。你们这般争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生灵涂炭。”

广成子等人见白衣仙人出现,心中一喜,连忙说道:“还请仙长主持公道。”

白衣仙人看了看众人,说道:“三霄和赵公明之事,背后另有隐情。封神榜的命运,早己注定,不是人力可以轻易改变的。你们阐教和截教,都应顺应天命,不可强求。”

黑袍人冷哼一声:“顺应天命?我看不过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正道之士的借口罢了。”

白衣仙人叹了口气:“你执念太深,若是继续如此,只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劝你还是放下成见,与阐教好好商议,共同应对封神大劫。”

在白衣仙人的调解下,黑袍人终于不再与阐教金仙争斗。他缓缓揭开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是一位隐居在东海的上古散仙,因看不惯阐教妄图独霸封神榜的行为,这才出手相助截教。

白衣仙人又向众人解释了三霄和赵公明获救复活的真正原因。原来,封神榜的力量太过强大,其命运的轨迹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三霄和赵公明命中不该此时上榜,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得到神秘力量的相助。

广成子等人听了白衣仙人的话,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明白天命难违。他们决定先返回昆仑山,将此事告知元始天尊,再做定夺。

当阐教十二金仙回到昆仑山玉虚宫,将东海之行的经历详细禀报给元始天尊后,元始天尊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便顺应天命吧。但封神榜之事,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巍峨的灵山之上,祥光缭绕,瑞气盘旋,朵朵金莲在云雾间若隐若现。接引道人端坐在九品莲台之上,宝相庄严,背后三十二道青莲虚影流转着神秘的光华;准提道人手持七宝妙树,斜倚在一旁,璎珞垂珠,周身散发着奇异的佛性光辉。此刻,二人神色凝重,目光穿透层层云雾,似要看穿千里之外阐教与截教争斗的局势。

“你看那东土,阐教与截教斗得你死我活。”接引道人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沧桑,“这场封神大劫,乃天地间的一场大动荡,两教弟子死伤无数,气运也在争斗中不断流转。”他微微抬手,掌心泛起微光,似有山河万象在其中沉浮。

准提道人轻轻晃动七宝妙树,发出悦耳的声响,点头应道:“不错,阐教以‘奉天承运’自居,妄图将截教弟子送入封神榜,削弱截教势力;而截教又岂会甘心,凭借庞大的弟子数量与诸多奇珍异宝奋力反击。如今双方僵持不下,战火越燃越烈。”

接引道人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与决然:“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西方教地处西牛贺洲,虽有佛法妙理,却始终难以发扬光大。东土向来是灵气汇聚、气运昌盛之地,若能趁此阐截二教相争,无暇他顾之时,将西方教的教义传入东土,必能让我教趁势崛起。否则,待这场争斗结束,无论哪一方获胜,势力都会更为强大,那时我们再想发展,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准提道人眼神一亮,站起身来,激动地说:“大哥所言极是!那东土众生,正处于这场纷争带来的苦难之中,若此时我们以佛法普度众生,传授解脱之法,必然能吸引众多信徒。而且,阐教与截教争斗消耗巨大,其门下一些心灰意冷或是不得志的弟子,说不定也会被我们的教义吸引,投入西方教麾下。”

接引道人满意地点点头,双手合十,缓缓道:“正是如此。我们需早做谋划,暗中布局。你我二人,当以慈悲为怀,以渡化众生为念,施展大神通,将西方教的威名传遍东土。”

准提道人恭敬地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大哥,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无论是前往东土宣扬教义,还是在暗中助力那些与我教有缘之人,我都万死不辞!”

接引道人目光深邃,遥望东方,沉声道:“首先,我们要密切关注阐截二教争斗的局势,寻找到合适的时机与切入点。其次,挑选教中精锐弟子,让他们前往东土,以各种方式传播佛法。同时,对于那些在争斗中流落的奇珍异宝、法宝法器,我们也要设法收取,增强我教的实力。”


    (http://isfxs.com/book/IEIGJJ-1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