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地也曾是一片灵气汇聚的圣地。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巨龙蜿蜒,山间云雾缭绕,蕴藏着无尽的生机与神秘。西方二圣——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正是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汲取天地精华,历经无数岁月的苦修,终于证道成圣,创立了西方教。
西方教以慈悲为怀,广收门徒,传播教义,在西方大地开枝散叶。教中弟子们在浓郁的灵气滋养下,潜心修行,钻研法术,一时间,西方教声名远扬,与东方道门分庭抗礼。那时的西方,地脉贯通,灵气如活水般循环不息,为修士们的修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仙魔大战,彻底改变了西方的命运。这场大战,参战各方皆是洪荒世界中的顶尖势力,仙法魔功交相辉映,威力足以毁天灭地。西方大地不幸成为了主战场之一,激烈的战斗使得天地变色,山河震颤。
在这场浩劫中,西方地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强大的法力冲击如同汹涌的洪流,无情地撕裂着大地的脉络。原本贯通天地、灵气充沛的地脉,在战斗的余波中支离破碎,灵气如溃散的云烟,迅速消散在天地之间。
大战过后,西方大地满目疮痍。曾经的青山绿水化作了荒芜的戈壁,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焦土,曾经灵气西溢的修行圣地,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西方二圣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世界变得如此残破,心中悲痛万分。他们深知,地脉是西方世界繁荣昌盛的根基,若不能将其修复,西方教将难以存续,西方的修士们也将永无出头之日。
为了修复地脉,西方二圣耗尽了无数心血。他们踏遍西方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能够修复地脉的奇珍异宝;他们查阅教中所有典籍,钻研古老的秘法;他们甚至不惜耗费自身修为,尝试以神力修补地脉。然而,每一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西方地脉依旧残破不堪,难以恢复往日的生机。
与满目疮痍的西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大地在仙魔大战中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但并未伤及根本。这里的地脉依然完整,灵气依旧充沛,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源源不断地孕育着各种奇珍异宝。
东方的名山大川,皆是灵气汇聚之所。昆仑山,高耸入云,终年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山中隐藏着无数神秘的秘境,里面珍藏着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绝世功法、神兵利器。据说,每一座秘境都蕴含着天地间的大道至理,若是有缘人能够进入其中,便可获得无上的机缘,修为突飞猛进。
蓬莱仙岛,漂浮于茫茫东海之上,宛如人间仙境。岛上奇花异草竞相开放,散发着的香气。这些花草不仅美丽动人,更蕴含着强大的灵气,服用之后可令人脱胎换骨,祛除百病。岛上的灵泉,清澈见底,泉水甘甜可口,据说具有洗髓伐骨的神奇功效,能够帮助修士打破修行的瓶颈。
在东方,时不时就会有异宝现世的消息传出。有时是一把散发着凌厉剑气的上古宝剑,横空出世,引得无数修士竞相争夺。这把宝剑,剑身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剑柄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宝石,剑一出鞘,便有龙吟之声回荡天地,剑气所过之处,山石崩裂,草木枯萎。
有时是一颗蕴含着强大生命力的灵果,成熟之时,香气西溢,能够治愈一切伤病,甚至让人起死回生。这颗灵果,通体晶莹剔透,宛如一颗红宝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灵果周围环绕着一层淡淡的光晕,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生机与活力。
东方的修士们,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浓厚的灵气,修行速度极快,高手辈出。道门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创立的阐教、人教、截教,广收门徒,开坛讲道。
阐教以“精英教育”为主,选拔弟子极为严格,要求弟子根骨奇佳,心性纯良。阐教门下弟子,个个修为高深,精通各种仙法道术,在东方道门中地位尊崇。人教则以教化众生为己任,传授各种生存技能和修行之道,门下弟子遍布东方大地,深受百姓爱戴。截教主张“有教无类”,不论出身,只要有心向道,皆可入门。截教门下弟子众多,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妖族、巫族之人,但他们个个实力不凡,在东方道门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西方地脉受损,资源匮乏,而东方的富饶与繁荣,在西方二圣眼中,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肥肉,令他们垂涎三尺。为了满足西方教发展的需求,西方的灵宝大多都是从东方“顺”来的。
在西方二圣的默许下,西方的一些修士经常潜入东方,寻找机会盗取各种灵宝。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隐匿之术,躲过东方修士的探查,潜入那些隐藏着宝物的秘境。他们或是趁东方修士不备,偷走珍贵的功法秘籍;或是使用阴谋诡计,骗取那些毫无防备的修士手中的神兵利器。
这些被“顺”来的灵宝,有的是东方修士偶然间获得的奇珍,凝聚着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机缘。有的是藏于秘境之中的上古宝物,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符文。西方修士们将这些宝物据为己有,带回西方,为西方教所用。
西方二圣看着这些从东方得来的灵宝,心中既得意又嫉妒。他们羡慕东方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异宝,嫉妒东方修士们能够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修行。他们深知,照这样下去,西方与东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西方教将永无复兴之日。
于是,西方二圣心中萌生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只有东方衰败了,西方才有崛起的机会。他们决定暗中挑拨东方的势力纷争,让东方陷入内斗之中,从而削弱东方的整体实力,为西方的复兴创造条件。
在东方的道门势力中,元始天尊的阐教与通天教主的截教,虽然同属道门,但在教义和收徒理念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元始天尊秉持着“严选精英”的理念,认为只有根骨奇佳、心性纯良之人才有资格修行仙法。阐教选拔弟子极为严格,经过层层筛选,只有少数人能够入门。因此,阐教门下弟子数量相对较少,但个个都是精英,修为高深,精通各种仙法道术。
通天教主则主张“有教无类”,他认为众生皆可修行,不论出身,只要有心向道,皆可入门。截教广收门徒,无论是人类、妖族还是巫族,只要愿意修行,都能在截教中找到一席之地。因此,截教门下弟子众多,势力庞大,在东方道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差异,逐渐演变成了两教之间的矛盾。阐教弟子认为截教收徒杂乱,鱼龙混杂,有辱道门的声誉和正统地位。截教弟子则认为阐教过于苛刻,排斥其他种族,违背了大道包容的原则。两教弟子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和冲突,矛盾日益加深。
西方二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看到了机会,决定利用两教之间的矛盾,挑起事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暗中与元始天尊接触,以各种借口和利益诱惑,试图说服元始天尊对付通天教主。
他们向元始天尊进言,称截教收徒杂乱,弟子们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心怀不轨之徒。这些人在世间胡作非为,严重影响了道门的声誉。而且,截教势力日益壮大,己经对阐教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不加以遏制,阐教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元始天尊本就对截教的发展心存不满,在西方二圣的一番挑唆下,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没有察觉到西方二圣背后隐藏的阴谋,只想着借此机会打压截教,巩固阐教的地位。于是,他与西方二圣达成了合作,决定共同对付通天教主。
然而,西方二圣的真实目的并非只是帮助元始天尊打压截教。在他们眼中,无论是元始天尊的阐教,还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都是东方强大的势力,都对西方的崛起构成了威胁。他们希望两教在争斗中两败俱伤,从而削弱整个东方道门的实力。
通天教主实力强大,而且他早就看穿了西方二圣的野心和阴谋。对于西方二圣的拉拢和示好,通天教主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曾公开表示,西方二圣心怀不轨,妄图染指东方事务,其心可诛。通天教主的态度更加坚定了西方二圣要联合元始天尊对付他的决心。
在西方二圣的支持下,元始天尊开始有计划地针对截教展开行动。他先是在道门中散布截教的坏话,指责截教弟子行为不端,违背道门教义,试图从舆论上孤立截教。他让阐教弟子西处宣扬,称截教收了太多的妖族、巫族弟子,这些人天性残暴,难以教化,在世间惹是生非,给道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同时,他还暗中指使阐教弟子与截教弟子发生冲突,制造两教之间的矛盾和摩擦。阐教弟子们凭借着背后有元始天尊和西方二圣的支持,变得有恃无恐。他们在各地故意挑衅截教弟子,一旦发生冲突,便大肆宣扬,将责任全部推到截教身上。
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两教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了大规模的争斗。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在东方大地上爆发,双方弟子死伤无数。截教弟子们为了捍卫教门的尊严,纷纷奋起反抗,与阐教弟子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战斗中,双方都动用了强大的法术和法宝。阐教弟子祭出各种仙剑、宝印,施展精妙的仙法,攻击截教弟子。截教弟子则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法术,与阐教弟子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一时间,东方大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天地间充满了血腥和杀戮的气息。
而西方二圣则躲在暗中,坐山观虎斗,时不时地推波助澜,让争斗变得更加激烈。他们暗中为阐教弟子提供各种帮助,或是传授他们强大的法术,或是提供珍贵的法宝。他们还散布谣言,煽动其他势力加入到对截教的讨伐中来,试图将截教彻底消灭。
鸿钧道祖作为天道的化身,超然于六界之上,却始终追寻着更进一步的合道境界。封神大劫,便是他精心谋划的棋局。通过这场劫难,让三界众生历经生死轮回、因果纠缠,加速天地间的气运流转与规则融合,从而为自己合道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盘大棋一旦开启,三界生灵皆成棋子,无人能置身事外。
西方二圣在仙魔大战后,西方地脉破碎,灵气枯竭,西方教的发展举步维艰。他们早己对东方那充沛的灵气、丰富的资源垂涎三尺,渴望着能从东方掠夺资源,壮大西方教。封神大劫的出现,恰似一道曙光。在他们看来,这场东方道门的内斗,正是西方教东进的绝佳时机。他们不仅觊觎东方的奇珍异宝、上古秘藏,更渴望招揽东方资质出众的弟子,为西方教注入新鲜血液,重塑西方荣光。因此,对于封神之事,西方二圣比许多东方势力还要上心,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暗中盘算着如何从中获利。
然而,西方二圣对通天教主却有着深深的痛恨。原本,封神之事虽波及广泛,但西方教地处偏远,若不主动参与,便可避开这场劫难。可通天教主,这位截教的掌教圣人,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理念,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格局与想法。他认为封神大劫关乎天地气运,西方教作为一方大教,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于是提出让西方教也加入封神榜的行列。
这一提议,却让西方二圣如临大敌。封神榜,乃是一件充满神秘与危险的至宝。上榜之人,意味着将失去自由,成为天庭的臣属,受天条束缚,且在封神过程中,更是要历经生死考验,稍有不慎,便会魂飞魄散。西方教弟子本就数量不多,实力也参差不齐,一旦上榜,极有可能遭受重创,西方教的根基也会被动摇。通天教主这看似公平的提议,在西方二圣眼中,却是对西方教的巨大威胁,是在阻碍他们东进掠夺资源、壮大势力的计划,因此,他们对通天教主的恨意与日俱增。
西方二圣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加紧谋划。他们继续与元始天尊的阐教保持密切联系,推波助澜,加剧阐教与截教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的蛊惑下,阐教与截教的冲突愈发激烈,一场场大战接连爆发,双方弟子死伤无数。而西方二圣则在一旁伺机而动,趁乱将许多截教弟子渡化到西方教,这些弟子中不乏实力高强、资质卓绝之辈。他们还暗中收集散落于战场的法宝、秘宝,将东方的资源不断运往西方。
通天教主虽早己洞悉西方二圣的阴谋,但封神大劫己然展开,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纠缠不清。
(http://isfxs.com/book/IEIGJJ-1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