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章 进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60章 进宫

 

这一夜对李梅来说,同她在来的路上时的每一夜一样难熬。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匆匆吃几口慕清派人送来的早膳,她拎着裙摆便来到慕清院门口。

赵玉寒刚刚陪慕清熏洗完双眼,听得素澜来报,不由轻叹一声:“也是可怜人。”

慕清倚靠在三足凭几上:“请她进来。”

书苕行礼出门,很快请了人进来。赵玉寒坐在床边,见李梅眼下发青便问:“李姑娘昨日休息得不好?”

“不敢瞒二少夫人。”李梅苦笑一声:“如此大事在心间,夜里根本无法合眼。”

“你还怀着身子,不可这般不爱惜自已。”赵玉寒真心劝道。

李梅摸摸自已滚圆的肚子:“是,我自是要坚持下去,直至他来到人世间。”

“李姑娘。”慕清此时开口:“此事我已替你禀明天家,余下的我亦无能为力,你只静候天家安排便是。”

李梅焦急:“可知要等候到何时?”

“不知。”慕清眼睑微垂:“天家圣意,李姑娘还是不要揣度的好。”

“二少爷所言甚是。”李梅咬一下嘴唇,行礼离开。她已下定决心,若三日后依然未有消息,她便央求慕清送她回京,亲自去敲登闻鼓。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赵玉寒轻笑着对慕清道:“她怕是不安心呢。”

慕清哼一声:“当今英明睿智,定会有所为,不安心实在多余。”

也正如慕清所言,当天下午宫中便有人来,要秘密接了李梅进宫去。领头的宫人是当今身边的吉福,他仔细问过慕清的身体后笑道:“天家时刻念着二公子,此前二公子要的两味药引已经派人去各地找寻,相信不日便会有好消息。”

慕清轻笑抬手,书苙便递过去一个荷包:“多谢公公告知,为了慕某之事如此大费周章,实在叫慕某心里过意不去。”

“二公子这是哪里话,您的事天家挂心着呢。”吉福接了红包揣进袖子里:“奴才也盼着您大好,常常进宫去,好叫奴才也沾些聪明气。”

慕清面含感激地点头:“天恩浩荡,慕某肝脑涂地亦难报其万一。”

两人又寒暄两句后,吉福道:“如此,此人奴才便带走了。”

慕清点点头:“有劳公公。”

李梅走前对着慕清深深行礼,又压低声音道:“二少爷此恩,我李梅定会报答。若我死了,我李家也定会报答。”她用身子挡着动作,从手臂上褪下一个缠钏递给赵玉寒:“二少夫人拿着这个,李家之人皆识得。”

赵玉寒不动声色点点头,不忘叮嘱她:“天家英明,你便好好吃好好睡,万事不必担忧。”

李梅点头:“二少爷,二少夫人,咱们来日再见。”

他们走出庄子后,赵玉寒拿出那缠钏细细瞧,便见这缠钏用银铸就,质地坚韧,透着冷冽金属光泽。钏身由粗细各异的三条银链紧紧缠绕,表面錾刻着凌厉剑纹与古朴篆文,线条刚硬,锋芒毕露。粗链上的剑纹,似是历经无数厮杀仍寒光凛冽的利刃,篆文则为李家镖局的名号,彰显传承。缠钏接口处,镶着一对幽蓝的猫眼石,在日光下泛起幽幽流光。

她将这缠钏的样子描述给慕清听,慕清温和一笑:“她既赠予夫人,夫人拿着便是。”

赵玉寒嗯一声,将那缠钏戴在腕上,细细看了片刻后轻笑一声:“如此,我这左手一个镯子,右手一个缠钏,实在是……富贵。”

慕清登时笑出声来:“夫人那些首饰日日也不戴,如今不过多个银玩意,便是富贵了?若是叫旁人听了去,定要说我苛待了夫人,说我慕家磋磨儿媳,日后大哥怕是也要受累,更讨不到媳妇了。”

赵玉寒也笑起来:“我是戴不惯这些东西。喜欢也是喜欢的,不过戴一阵子就觉得麻烦了。”

“那夫人喜欢什么?”慕清笑问:“这些日子也不见夫人特别喜欢什么,便是想讨夫人欢心也不知从何入手。”

赵玉寒推着他的轮舆向内室走去:“夫君都允我去珍宝阁任意挑选,何必再送我什么?”

“夫人自已挑的与我送的自然不同。”慕清笑道。

“细想起来,我倒是蛮喜欢花环。”赵玉寒笑道:“我娘此前总是为我编花环,日日不一样,我喜欢得紧。”

“夫人竟这般喜新厌旧。”慕清调侃:“如此,为夫倒是要有危机感了。”

“我这人对待感情一向专一。”赵玉寒故作叹息:“夫君这般冤枉我,当真叫我难过,今日的晚饭也是吃不下去了。”

“夫人几日都不好好用晚膳了,如今倒怪起我来。”慕清笑意愈发扩大:“这天下可还有说理的地方?”

他们两人斗嘴,近身伺候的侍女们都支着耳朵听。二少爷遇见二少夫人后,变化实在是大,虽然从前他也是和善的,到底很有距离感,总觉这人离自已很远。如今不知怎得,这人似乎离自已一下就近了,从前那些年的距离感好似忽然都消失不见了。

夫妻二人回到房中,简单收拾后慕清照常午睡。赵玉寒今日不想睡,便拿着纸笔回自已院子,临案铺纸,秉笔凝神,认真创作起来。她创作过程中不时瞧瞧李梅送的缠钏,思考着剧情的走向。

那边厢李梅坐在马车中,一遍一遍思索着面圣时该如何叙事,陛下若是不信她该如何争取。可她没想到,下了马车她便被蒙上眼睛带到一处极隐蔽的殿宇,吉福在她耳边道:“李姑娘,这几日您就在这住着,这里绝对安全,您只管好生养胎,等待天家传召便是。”

有人走过来将她眼睛上的黑布掀开,她四处看了看,虽然天色已晚,却也能看出四周确实都是殿宇。但她此前不曾来过皇宫,不知皇宫真面目,又因身份原因不知晓进宫的规矩,此时不免生出些疑窦,望着吉福的眼神也染上几分怀疑:“不知这是何地?天家为何不见我?”

“陛下日理万机,自是不会随便召见姑娘。”吉福也不在意她语气中的质疑:“况且姑娘到底并非后宫中人,如此随随便便面见天家,若是叫有心之人看了去,对天家颜面亦是污损。”

李梅细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心中疑虑顿时减少大半:“多谢公公解答,方才是我不懂事,公公不要同我计较。”说着她递过去些碎银子:“我上京匆忙,路上又艰难,实在身无长物,这些就当请公公喝茶,公公别嫌弃。”

她是没来过京城,也没同太监打过交道,但她不是个傻子。在李家那些年,她也曾随着家人四处走镖,嫁人后夫君在朝为官,她自然也有些交际应酬,懂得如何同大人物身边之人交际。

吉福接过碎银子,脸上也多了一分笑意:“姑娘只管安心住着,这里万事都有人伺候,若有事自会有人来通传。”

李梅点点头:“多谢天家,也多谢公公。”

吉福不再说什么,转身离开。走出殿门后,他问身边的小太监:“天家如今在何处?”

“这个时辰,天家应是在皇后娘娘处。”小太监恭敬道。吉福点头,带着小太监脚步匆匆地向长乐宫赶去。

当今皇后姓燕,是先帝在当今还是太子时便定下的太子妃。这位燕皇后出身于一个破落侯府,是家中旁支的姑娘。但这姑娘的爹是个有远见的,虽然在家中不受重视,却早早看出前朝衰败之势,又早早给先帝做了内应,在先帝成事时立下不小功劳。因此那侯府虽是前朝贵族,这旁支却被先帝保留了爵位,旁支内的姑娘也被特许参加第二次选秀。哪知选秀时,当今对这燕姑娘一见钟情,当即便同先帝请旨要了她做太子妃。那时德裕仁太后孝期已过,先帝自是极为高兴,立时便应了,当天这圣旨便送入了燕家。

这燕皇后虽出身不大好,但父母皆是聪慧之人,她自然也是聪慧机敏的。入了东宫后事事都办得周全,谁也挑不出一丝错处,便是先帝也赞过她几次。当今对她亦是真心呵护,在东宫时便时常留宿在她宫中,封后诏书更是极尽溢美之词:“皇后之位,母仪天下,表率六宫,遴选之举,慎之又慎。太子妃燕氏,阀阅高华,钟灵毓秀。幼承庭训,习礼明诗,性行温良,端方持重。其容仪娴雅,德言出众,实乃母仪天下之不二人选。册立为后,实乃顺应天命,契合舆情。今昭告天下,以燕氏为皇后,正位中宫。愿皇后敬天法祖,修德以凝祥,垂范以敦俗。助朕整肃后宫,弘扬风化,使六宫之内,皆遵妇道,咸知礼仪;使天下之民,咸仰母仪,共沐圣恩。

布告遐迩,咸使闻之。”


    (http://isfxs.com/book/IJBHDG-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