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豆腐,李雾的方法和古代并不一样,古代的豆腐不去渣,涩口。
先准备打豆腐需要的大灶,大锅,纱布,磨盘,烘烤房。然后准备卤水和石膏,石膏药店有卖。打豆腐可以放卤水点豆腐或石膏粉或石膏加水磨。李雾以前教学生科学实操过。所以大致流程她清楚,只是如果大量做还得调整实践放卤水或石膏粉的剂量。
李雾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所有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晚上,她将五斤豆子泡进水里浸泡,到第二天早上,要请来的小伙们用磨盘一点点将豆子磨成豆浆。这可是个体力活,累得小伙们额头微微出汗。
豆浆磨好之后,一般一斤豆子捌到拾斤水,架起大灶生起火,把豆浆倒入大锅中煮开。煮豆浆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锅。煮好后的豆浆香气弥漫开来。然后把豆渣滤出来,豆浆水放三个桶里,五斤豆子可出不少豆腐,李雾想实验有卤水出豆腐高些还是石膏粉石膏水出豆腐量高些。
接下来便是关键的一步——点豆腐。李雾先少量尝试加入卤水,观察豆浆的变化。但发现凝固效果不佳,于是她仔细回忆之前教学时的数据,重新调整了卤水的量再次尝试。这次豆浆逐渐凝结成豆花,成功在望。她把豆花舀到铺着纱布的容器里,包起来压实。然后慢慢增加,一边观察凝结状况。一桶放石膏粉,先少量放入再慢慢增加,观察凝结状况。另一桶放石膏水,同样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一块白嫩的豆腐就做好了。
经过比较放石膏水出豆腐的质量最好。
晚上,李家和员工们聚餐吃各种作法的豆腐,李雾指挥吕氏和大伯母二叔母煎炖炒炸一番操作,又做了炸小鱼虾放上点点香料,吃得大家肚圆溜溜。
吃完后,李雾和爷爷说想大家一起开个会,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作坊需要大伯主内,点豆腐这项技术只大伯一人操作,加管理卫生和员工。李老头也担个管事名头,协助大伯。李雾负责开发豆制品产品样类。李雾和二叔一文还要去南沥城推销自己的产品,等固定客源后,二叔和一文堂兄负责送货。每个人算固定工资,自家人暂未定多少。
众人听了李雾的安排,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伯摸着胡须说道:“雾丫头想得周全,俺就好好把这豆腐坊内部打理好。”李老头也笑着应和:“行嘞,咱爷儿几个齐心协力,这作坊肯定兴旺。”
当晚便泡好五十斤豆子,第二日早上大家来上工,一番操作下来大约出了二百斤豆腐,三十斤豆腐皮,这二百斤豆腐,一部分划成块送进烘烤房制成豆腐干,豆腐皮也烘烤一晚,一些炸成金黄金黄的豆腐块,豆腐球。第三日又把豆腐干制成五香麻辣豆腐干。第西日凌晨李雾便和二叔、一文带着收拾好的各种豆制品和一些新鲜豆腐前往南沥城。南沥城热闹非凡,三人找了个客栈住下后,就开始各个酒楼去推销豆制品。这是一种新的豆制品,只要尝过没有不连连称赞的,所以一天下来,签了日销量各种产品一千多斤的销售,三天后起每天供货,二叔和一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喜笑颜开。
(http://isfxs.com/book/BBBIH0-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