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宝落地那年,何大丫己经三岁了,虽然乡下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喜欢孩子的父母日子还过得去,都不会过多的使唤孩子做事。
在乡下三岁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满田野的跑,在泥地里打滚,跟着小伙伴们拔野草玩……
但是何大丫不同,小王氏不喜欢何大丫,何大丫能走路能拿东西的时候,小王氏就要求何大丫做家里的事了。
何家宝出生后,何大丫就承担起照顾弟弟的生活起居。
什么洗尿布、喂饭都是常见的事。
后面何大丫越来越大,做的事就更多了,只要一有做不好的,小王氏就会打骂她。
犹记得何大丫五岁那年,就因为不小心把小王氏的衣服撕破了,何大丫就遭到了小王氏和何二牛的混合双打。
夫妻俩把何大丫打得奄奄一息才堪堪住手,其中要不是有王家舅舅拦着,说不定夫妻俩要把何大丫往死里打。
但即使是这样,何大丫的伤势也很重,何二牛夫妇还不给找大夫给看,就在大家以为何大丫要死了的时候,村中传来了噩耗——
祥云村的村长过世了!
如果大家没有记错的话,村长才五十出头,没想到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去了。
还有人传言是何大丫克死的,因为何大丫活过来了,有人说何大丫借了村长的命。
第一次有这样的传言大家是不信的,因为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谈何说什么克死的话?
后面又过了两年,何二牛那远嫁的二姐何春花跳井了,留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那何春花的夫家还把那孩子赶了出来。
对何大丫狠心的何二牛却不辞辛苦的去把人接了回来,养在了自己名下。
这下,何大丫的命更苦了!因为又多了一个人要她伺候。
何春花的儿子叫石柱,先是丧母,后是被生父赶出家门,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苦难,因为有人养他。
他反而过得比之前还快活。
石柱在祥云村附近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每天就是带着那群人游手好闲,打架赌博。
何二牛偶尔管管他,但一想到过世的二姐,他就忍不下心来。
亲女儿弃之如履,异姓的侄儿却当成宝养育,显得何大丫越发的凄惨。
何二牛养两个孩子的时候尚且费力,如今多了一个石柱,靠家里的两分地根本活不下去,他只能去外面帮人干活。
家里的地不多,也就两亩地,小王氏一个人打理绰绰有余。
不过种地可看不到小王氏的身影,何家的地大多数是何大丫在种。
小王氏也不管何大丫种得好不好,反正她只管吃,种不好打一顿就是了,打了之后就能种好了。
三年后,何二牛从外面回来了,他这三年在外面挣了不少钱,但是一回家就听到了一个噩耗,石柱那小子死了。
和狐朋狗友抓鱼的时候,掉河里淹死了。
但是,石柱那小子会浮水!
何二牛觉得石柱的死有猫腻,于是他便暗中接触那些和石柱交好的狐朋狗友。
就在何二牛为侄儿的死奔走的时候,何大丫也在家里发高烧到奄奄一息,不过没人管她。
即使家里的地没人翻。
即使鸡鸭没人喂。
即使猪草没人割。
……也不见何家有人替何大丫请过大夫,最后还是新上任的村长看不过去,给请了个大夫过去。
要说何大丫也是命大,高烧到几天都下不了床的人,最后还是活过来了。
可是大家都说,她还不如死了算了,活着也是被何家两口子折磨,有什么意思呢?
何大丫也觉得没意思。
她这十年来都活得浑浑噩噩的,不知世间事,不晓世间人。
每天就是起床,干活,吃饭,干活,睡觉……干活,日复一日,她都没有走出过祥云村。
米大娘说,镇上的集市很热闹。
宁远寺的住持算命很厉害。
镇上开了家慈幼院。
沈家的人怎么都那么厉害。
何大丫不是很懂,集市是什么样子?住持是什么人?慈幼院是干什么的?沈家人……是那个沈宅吗?
她似乎路过一次,也就一次。
远远的,什么也看不见。
12岁的何大丫虽然日子过得凄苦,但是她己经开始有自我意识,每天还是被何家夫妻赶着催着干活,但是她己经很熟练了。
何大丫还算长得清秀,主要是发育得好,大了之后家里不给饭吃,何大丫学会了自己找吃的。
最近何家夫妻在商量着要给何大丫找户人家嫁出去,村里人都惊呼,那丫头才十二岁!
何大丫隐约听到点什么,不过知道自己要嫁出去,她有点小开心,终于要离开这里了吗?
她希望可以嫁远点,那样她就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米大娘说的集市、庙会、酒楼……
她也想出去,想出何家。
何大丫还是那样的天真与懵懂,她似乎一点都不懂嫁人代表着什么,她只欣喜于自己要脱离何家,脱离她不喜欢的地方。
可是,骂骂咧咧要把何大丫嫁出去的何家夫妻,最后却没有把她嫁出去。
一首把何大丫留到双十年华,都没有把人嫁出去。
何大丫也许嫁不出去了,因为就在她十八岁这年,西十岁的何二牛也死了。
也是悄无声息。
何大丫克人索命的传言一下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往了祥云村乃至附近村落。
一时间,没有人愿意靠近何大丫家。
也再没有人管何大丫的死活。
因为大家都知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http://www.isfxs.com/book/EJGEBC-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