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办纺织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开办纺织厂

 

苏州河畔新起的“万锭纺纱厂”前,黑压压跪着上千乡民。几个白发老妪把黄符往铁门上贴,嘶声哭嚎:

“鬼车吃人啦!陈家媳妇被铁怪物吞了手指头!”

门内,十六岁的陈招娣正盯着飞转的珍妮纺纱机出神,左手纱布渗着血,实则是她昨夜偷学操作被齿轮所伤。

“都听着!”工头敲锣咆哮,“陈大人有令:伤者赏银十两,带薪休养半月!”

一筐银元“哗啦”倾在染血纱布旁,乡民们的哭咒戛然而止。

孔乙己管账账房里,前科举落第的老童生孔乙己抓着算盘发抖。眼前《薪酬簿》写着骇人条款:

日薪:三十文(市价十倍)

夜班补贴:红烧肉一碗

旬休一日,伤残养老厂里全包!

“东…东家!”他结结巴巴问陈小刀,“这例银比县太爷还高,岂不亏穿地心?”

陈小刀踹开库房铁门。三十万锭棉纱雪崩般涌出,瞬间埋了孔乙己半截身子。

“看着没?”陈小刀拔出一锭纱,“这玩意在伦敦,值这个数!!”

他五指张开又翻了三番。

孔乙己哆嗦着扒拉算珠:“十…十五两?”

“错!”陈小刀把纱锭砸向窗外,“是十五两黄金!”

银雨破发薪日晌午,纱厂铁门紧闭。乡民们扛着锄头镰刀围堵叫骂:

“黑心厂吞工钱!”

“放我闺女出来!”

突然厂楼顶棚“哗啦”掀开,十架蒸汽吊臂探出铁爪。就在乡民抱头逃窜时,铁爪猛然张开!

叮叮当当!

漫天银元如暴雨倾盆!

“捡…捡钱啊!”人群瞬间疯狂。老农王石头被银元砸肿脸,仍死死护住怀里的钱袋嘶喊:“别踩!那是我家二丫的工钱!”

三楼窗边,陈小刀对顾明月挑眉:“这招叫‘物理启蒙’。”

-纺纱车间,顾明月抚过飞旋的纱锭蹙眉:“法兰西商人汤姆森要订五万匹布,可咱们的棉花…”

“早备好了!”陈小刀掀开地窖。

百名女工踩着怪诞的铁架车,车前滚轮竟带动八台纺纱机!女工陈招娣蹬得满脸通红:“东家!这‘自行车’比纺纱还累!”

“傻丫头!”陈小刀弹她脑门,“这是在发电!”

他扳动电闸,整座工厂骤然大亮!屋顶铁架“滋啦”爆出蓝光,悬空的棉纱自动绞合成股。

全大清首台电动纺纱机,靠女工蹬自行车供电!

一月后,黄浦江面泊满西洋商船。英商汤姆森举着合约叫嚣:“陈!你的五万匹布违约了!”

陈小刀慢悠悠展开《补充条款》:“第柒款:若乙方棉花掺假,甲方有权‘砍价’交货。”

他一挥手,女工们推出百架铁笼,笼里老鼠正狂啃棉包。

“贵国棉花掺蔗渣三成。”陈小刀冷笑,“按约,交货量砍七成!”

汤姆森暴怒拔枪!房梁突然降下铁网,马克沁枪管抵住他后脑!

“再砍一条。”陈小刀捻起合同,“贵船队,归我了。”

年关雪夜,女工宿舍暖如春室。陈招娣蘸着胭脂,在《万锭厂旬报》写标题:

窗下忽然银光流淌。女工们惊呼推窗,见厂区大道亮起十里琉璃灯,灯油竟是棉籽榨的!

“东家有令!”孔乙己在灯下高诵,“今夜全厂游灯,提灯者赏银元三块!”

霎时纱厂涌出星河:女工们提着小棉灯奔跑笑闹,灯影里还映着“反清复明”的隐秘口号。顾明月在塔楼轻笑:“陈大人好手段,造反都能包装成年俗。”

千里外承德避暑山庄,康熙捏着密报指尖发颤:

“陈小刀用棉灯油取代宫烛,岁省内帑八十万两?”

梁九功扑地:“更骇人的是…灯油渣滓喂猪,猪粪产沼气,沼气又点灯!”

老皇帝掀翻案几:“这厮把朕的江山当纺车耍!”

梁九功又呈上铁盒:“西爷加急呈献的…”

盒内棉布展开,竟是一幅用电绣的《大清寰宇全图》!江南处一点红星,正是上海万锭纱厂。

康熙突然咳血狂笑:

“好!好个陈小刀…”

“传旨!赐他穿黄马褂管织造局。”

“让他把全大清给朕纺成一块铁布衫!”


    (http://isfxs.com/book/GBDHGH-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