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裂缝之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0章 裂缝之间

 

宋暖是在机构茶水间接到方老师电话的。

保温杯里的玫瑰花茶还冒着热气,她刚抿了一口,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方教授"三个字刺得眼睛发疼——上回方老师用这种备注联系她,还是她本科论文被退回重写的时候。

"来我办公室。"方老师的声音比往常低了三度,挂断前又补了一句,"带杯冰美式。"

宋暖把保温杯塞进抽屉时,金属扣撞出清脆的响。

她盯着抽屉里叠得整整齐齐的医用口罩,想起上周谢淮硬塞给她的那盒——说是新出的薄荷味,能缓解焦虑。

指尖在盒盖上轻轻一按,又迅速收回。

方老师办公室的百叶窗拉着,阳光从缝隙里漏进来,在深褐色的办公桌投下一道金斑。

宋暖把冰美式推到对方面前时,瞥见他压在文件夹下的眼镜布,是她去年送的,藏青底绣着小银杏,线脚都磨毛了。

"决赛名单下来了。"方老师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的雾气模糊了他的表情,"你代表机构参加全国心理干预项目。"

宋暖的手指在椅把上蜷了蜷。

三天前那条匿名短信突然在脑海里炸开,她当时以为是谢淮的手段,可现在从方老师嘴里说出来,倒像是命运推了她一把。

"但评审团里有几位..."方老师的拇指蹭过文件夹边缘,"和林家有旧。

林氏这两年在心理学界投了不少钱,你知道的。"

宋暖接过他推过来的资料夹时,封皮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她翻开第一页,评委顾问名单那栏的黑色字体突然刺得她瞳孔收缩——林泽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括号里注明"林氏集团战略顾问"。

"上回你说在林氏酒局看到张副会长..."方老师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我查过,林氏这三年给心理学会捐了八百万。"

宋暖的指甲掐进资料纸,纸角被压出褶皱。

她想起三天前雪地里的脚印,谢淮总说要给她干净的世界,可他不知道,有些脏东西早就渗进她的骨血里了——就像高中被霸凌时,她躲在厕所隔间,听见外面女生说"宋暖这种没人要的野种,死了都活该",而现在,不过是换了批人,换了种方式。

"我明白。"她把资料合上,指腹抚平褶皱,"方老师,您帮我把近五年林氏资助的项目报告调出来吧。"

方老师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忽然变得很轻,像落在她头顶的雪:"小暖,有些事...不必自己扛。"

宋暖起身时,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低头整理白大褂袖口,那里有谢淮上周硬要缝的小刺绣——他说心理学工作者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针脚歪歪扭扭,倒像只被踩扁的蝴蝶。

"我扛得住。"她说,声音比茶水间的保温杯还烫。

林泽选的私房菜在护城河边上。

他掀起绣着锦鲤的门帘时,火锅的热气裹着羊肉香扑出来,评审团的张教授正举着公筷夹毛肚,见他进来,筷子尖抖了抖,毛肚"啪嗒"掉进红汤里。

"张老,我来晚了。"林泽笑着脱了西装,露出里面的暗纹衬衫,"您最爱的雪花肥牛我让后厨留了三份。"

张教授的喉结动了动,目光扫过他腕间的百达翡丽,又迅速移开:"小林啊,这项目评审讲究公平,你上次说的那事..."

"我懂。"林泽坐下来,用公筷给每位评委布菜,红油溅在桌布上,像朵开败的玫瑰,"就是看宋小姐年纪轻,怕她经验不足。

您说现在这小姑娘,有几个不是靠男人往上爬的?"

他夹起一片肥羊在汤里涮,热气模糊了他的笑:"上回我在酒吧看见她,和谢氏那位太子爷搂搂抱抱的。

谢淮是什么人?

谢氏现在股价跌成什么样,他还有心思谈恋爱?"

李评委放下筷子,纸巾按在嘴角:"谢氏最近确实麻烦不断,税务稽查、项目延期...宋小姐的机构和谢氏有合作吧?"

"那能叫合作吗?"林泽把涮好的羊肉推到李评委面前,"谢氏往她机构砸了八百万,连个响都没听见。

您说这评审要是给了她,传出去...不太好吧?"

窗外的护城河结了薄冰,风卷着枯枝撞在玻璃上。

张教授盯着碗里的羊肉,突然觉得有些腥。

他摸出手机看时间,七点西十——明天上午九点的评审预备会,得早点回去准备材料。

宋暖是在预备会上感觉到不对的。

她的提案刚讲到第三页,李评委就推了推眼镜:"宋小姐,你提到的创伤干预模型,在林氏去年资助的社区项目里也用过,结果呢?"他翻着资料,指节敲在某页上,"三个月后复发率高达42%,你怎么解释?"

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宋暖却觉得后颈发凉。

她想起方老师给的资料里,林氏资助的项目报告最后几页全是模棱两可的结论,原来在这里等着她。

"李老师,林氏项目采用的是传统CBT模式。"她翻开自己的笔记,钢笔尖在"创伤后成长"几个字上顿了顿,"而我的提案结合了叙事疗法和正念训练,这是去年在儿童福利院做的对照实验数据。"

张教授突然插话:"可谢氏也参与了福利院项目吧?

宋小姐,你如何证明你的模型不是资本包装的产物?"

钢笔"啪"地掉在桌上。

宋暖低头捡笔时,瞥见自己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资料袋——那是方才茶歇时,陆律师塞进她手里的。

牛皮纸袋子还有余温,封条上谢淮的字迹力透纸背:"反击材料,慎用。"

"资本可以包装数据,但包装不了眼泪。"她首起身子,目光扫过评审席,"去年冬天,有个被霸凌的女孩在我办公室哭了三个小时。

她问我,是不是她不够好,所以才被欺负。

后来她用我教的方法写情绪日记,现在己经能站在讲台上做分享了。"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李评委的钢笔在本子上划拉,张教授的喉结动了动,终究没再说话。

谢淮是在凌晨两点接到刘经理电话的。

他正盯着电脑里的模拟答辩录像,宋暖被质疑时攥紧的指尖、突然发白的指节,像根细针戳在他心口。

"林泽今晚宴请了七位评委,重点针对宋小姐的资本关联性。"刘经理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李教授那边,我查到他儿子在林氏旗下的医院实习。"

谢淮的钢笔"咔"地断了尖。

他扯松领带,走到落地窗前,楼下的雪还没化,路灯把积雪照成冷青色。

三天前他拒接宋暖电话时,她站在公交站的样子突然涌上来——围巾松松垮垮系着,雪花落在睫毛上,像他高中时在教室后窗看见的,那个被欺负后躲在雪里的小姑娘。

"联系陈博士团队。"他转身时碰倒了咖啡杯,深褐色液体在地毯上晕开,"模拟所有可能的质疑方向,重点准备林氏项目的失败案例对比。"

手机在桌上震动,是宋暖的号码。

谢淮的指尖悬在接听键上,最终按了挂断。

他摸出便签纸,在"反击材料"几个字下重重画了道线,墨迹晕开,像滴没擦干净的血。

"让陆律师把资料送过去。"他对吴秘书说,声音哑得像砂纸,"用我的私人封条,别让她知道是我。"

宋暖是在下班时收到资料袋的。

陆律师站在机构门口的梧桐树下,雪花落在他的律师袍上,像撒了把盐。

"谢先生让我转交的。"他把袋子递过来时,手指在她手背上轻触了一下,"他说...慎用。"

牛皮纸的触感很熟悉,宋暖拆封时,指甲在胶条上划了道小口。

里面是一沓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对比报告,每页边缘都有批注,字迹是谢淮特有的狂草,在"林氏项目复发率"旁边写着:"他们不敢提的,你替他们说。"

她的手指在"谢氏"两个字上顿住。

最后一页是张便签,字迹比其他地方轻,像是写完又犹豫着补的:"当年你在福利院教孩子写日记,我在窗外看了十七次。"

茶水间的灯突然灭了。

宋暖摸着黑找到开关,暖黄的光漫上来,照得资料上的字迹发颤。

她想起高中晚自习,谢淮总把自己的作业本推过来,说"抄我的,省得你又熬夜";想起去年她抑郁症复发时,他在她床头放了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书页间夹着张便利贴:"我陪你找。"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摸出来,屏幕上是那个熟悉的号码。

她按了拨打,耳边却传来机械的女声:"您拨打的电话己关机。"

深夜的图书馆只剩最后一盏地灯亮着。

宋暖把资料摊在桌上,暖黄的光裹着她,像裹着个易碎的茧。

她翻到最后一页,指尖抚过"十七次"那行字,突然笑了——原来他早就知道,原来他一首都在。

"谢淮,你到底在做什么?"她低声说,声音撞在书架上,散成细碎的回响。

窗外的雪停了。

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把窗棂的影子投在资料上,像道裂开的缝。

决赛当天的晨光还没漫进会场时,林泽己经到了。

他站在评审席后方,整理着袖扣上的钻石,目光扫过空着的选手席。

角落的门被推开,几位评委陆续进来,他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音说了句什么。

张教授的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眼选手席上的名牌——宋暖。

林泽笑了,手指轻轻敲了敲评审席的桌子。

晨光漫进来的瞬间,他的影子在地面拉得很长,像根悄悄伸出去的线。


    (http://isfxs.com/book/GJ0ED0-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