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膳,赵玉寒主动同慕清道:“我正愁写话本子没有思绪,如今倒是全有了。”
慕清眼睑微垂,唇边含笑:“夫人只管尽情发挥。”
这边厢夫妻二人闲话着,那边厢书苒已经一路快马加鞭将信送到慕老爷手中。慕老爷也不问缘由,只点点头将信收进袖子里,待晚宴结束呈给天家。
御书房内,当今天子楚启霄读信时全程眉头紧皱:“亚父可知信中所言之事?”
“不知。”慕老爷弯腰回话:“宫门口人多眼杂,臣不曾细问。”
“如今并无外人,亚父不必如此。”楚启霄挥手,贴身太监立即上前接过信,恭敬送到慕老爷面前。
“多谢陛下。”慕老爷读过信也是眉头微皱:“碎叶城竟有如此之事。”
“到底是边城,天高皇帝远。”楚启霄冷笑一声:“且安所说之法皆可行,但朕更偏向第二种。”
慕老爷再读一遍信中所写之法:“虽有些偏激,到底更隐秘些,不至引起恐慌。”
“正是如此。”楚启霄从龙椅上走下来:“朕已登基五载,也是时候开科取士以求革除旧弊、更新吏治。”
“陛下圣明。”慕老爷再次弯腰:“陛下若有所需,慕家定当倾力相助。”
“亚父如此说,倒是与朕生分了。”楚启霄将慕老爷扶起:“亚父于朕,与父皇无异。”
作为一名帝皇,他自是不该说这种话,这是对江山社稷的动摇,也是对祖宗礼法的挑衅。但是,先帝尚未登基时便与慕老爷结为异姓兄弟,楚慕两家亦是通家之好,他自已也没少于慕家饮食。就连他的名字都是慕老爷取的,意为破故启新、直上九霄,寄托深厚期望,感情自是不能以常理论。他立储后便立志于君臣相得之道,登基后慕家亦是处处得力,静姨更是为他舍了命去,此等恩情他自是铭记于心,虽登大宝之座亦矢志不忘。
慕老爷看着这个可以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年轻帝王,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只是他到底有分寸,绝不敢做携恩图报之事,也不敢肆意作态,倨傲骄矜,于是道:“陛下此言实在叫臣铭感五内,然臣有自知之明,绝不敢同先皇比肩。”
“朕所言句句发自肺腑,此心可鉴,真情不变。”楚启霄笑着:“天色已晚,亚父先回府去吧,也省得府中诸人惦记。”
慕老爷点点头,再度躬身行礼:“微臣告退。”陛下如此说,便是已有决断,他们只需听从皇命便是。
楚启霄的贴身太监亲自送他到宫门口:“慕老爷,天黑路滑,您回府路上注意安全。”
“多谢公公。”慕老爷笑道。
书苒仍在宫门口候着,见了慕老爷便迎上前来。慕老爷面色一如既往的和善:“你且去告诉二少爷和二少夫人,在庄子上好生修养,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书苒听他如此说,也是心中明了,行礼后翻身上马疾驰而去。但毕竟天色已晚,他再如何一路飞奔,到达庄子时已是亥时,慕清和赵玉寒已经睡下,只有李梅还因挂心此事、忧心家人无法入眠。
(http://isfxs.com/book/IJBHDG-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